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官媒剖析: 官本位驱动“车轮上腐败”

日期:2013-05-2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编辑|皮特

      中国公车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却走不出“越改越多、越改越乱”的尴尬困境。官方媒体剖析公车改革长年不见效果的痼疾,其中包括:“官本位”文化抑制公车改革动力;公车日益“专车化”,风气上行下效,现在不仅是公车私用,更普遍出现了“公车家用”。

      有关学者指出,如果今后几年公车改革仍没有明显起色,中共反对特权和腐败的承诺就可能沦为空谈,不仅习近平、王岐山等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展示的反腐形象将大打折扣,中共宣称的制度优越也难以再获得多数民众的认同。

     据新华社下属的《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十多年的公车改革不见成效主要是高层没有下决心取消公车。公车改革实际改的是领导的利益,阻力自然很大,必须自上而下改革,而且必须是地方一把手下决心才改得动。

      尽管中共中央几十年来多次下发文件规定不同级别官员使用公车的标准,但公车泛滥、公车私用、公车家用等“车轮上的腐败”依然堂而皇之地在中国各地上演。1998年,当时的国家体改委提出公车改革计划,黑龙江大庆、浙江杭州、贵州贵阳等许多地区也尝试以各种方式试行公车改革,但要么无疾而终,要么流于形式,甚至成为官员变相捞取车贴补助的借口。

      《瞭望》新闻周刊透露,东北某省会城市的一个行政区,数年前曾试图启动公车改革,但大部分干部要坐车不要补贴,改革遭到一半中层干部抵触,最终不了了之。公车改革历程中,如此案例举不胜举,甚至“越改越多、越改越乱”。公车私用普遍,超编超标屡禁不止,成为公共财政的包袱,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一直呼吁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公车的数量可能没人统计清楚,但远超200万辆,“近年来膨胀速度加剧,一些单位变着法儿增加车辆”。短短十年间,有的单位公车从10辆增加到30多辆,数量膨胀了三倍,在西部最不发达地区的一个县,公车数量也超过400辆,可见公车泛滥之严重。


公车浪费越来越多


      由于各类公车数量急剧膨胀以及私用滥用问题突出,公车产生的浪费越来越多。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财政拨款的公车单车费用标准为每年3万5000元(人民币,下同,约7000新元),但2011年28个中央部门单车实际年均费用为7万2000元,即使扣除司机工资,也要5万元,是标准的1.4倍。而这28个部门中有400多辆公车,每年行驶里程不到5000公里。

      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刘献说,十多年来,官员违规配专车的扩散面越来越广,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车支配权,肯定掌握在少数的领导层手上,导致很多正常公务活动反而用不到车。“‘专车化’打破了原先的公务车调度制,让各种公车腐败无所顾忌,如果改革不取消专车,这个坑永远填不满”。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认为,十多年来虽然各地公车改革之声不断,但“越改越多、越改越乱”是不争的事实。改革试点或无疾而终,或者成为“半拉子工程”,甚至出现“补贴照拿、公车照坐”的局面,车改成了变相福利,影响公车改革的公信力。

      公车规模膨胀、私用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监督惩戒不力。绝大部分官员觉得公车私用不是大事,甚至认为是正常待遇。即便查实公车私用,一般也只是罚款、教育等,威慑不够。

      一些官员和学者认为,公车改革走不出“越改越多、越改越乱”的困境,主要是没有下决心取消公车。高层应该统一出台公车改革指导意见,以协调推动全国的改革。

      同时,一些地方试行公车改革也需要社会舆论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温州市一名纪委干部说,温州车改以来节约开支超过18%,但依然顶着巨大压力,“谁先改谁被骂”也是抑制改革难以推进的矛盾。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