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用音乐去爱

日期:2014-01-1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并不是只有捐巨款才是慈善,只要肯伸出援手,人人可慈善,行行可慈善。就比如现在,陪着孩子唱一首歌,让他们感到快乐,也是慈善。

记者|阙 政 实习生|阙一都

  
  2014年1月1日,上海大剧院和以往十年来一样,被慈善的乐章所缭绕——来自德国的汉堡交响乐团,在此为观众献上“蓝天下的至爱·安利之夜”新年慈善音乐会。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让现场观众无不沉醉其中。
  而就在两天前,已经有一群特殊的小朋友,先行领略了这个世界知名交响乐团的魅力。虽说正值寒冬,但在上海市儿童医院的“阳光爱心小屋”里,悠扬的琴声已经奏响了春天的乐章……  


医院里的小型音乐会

 

  去年12月30日下午,记者到达市儿童医院大礼堂时,里面已经布置了气球和彩画。围成弧形的椅子上坐满了头戴卡通帽的孩子们,一群身着红衣的安利志愿者正在与他们说笑。
  只是,这些孩子们的活泼和欢笑,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在卡通帽檐下,一些孩子剃了光头,一些孩子戴着网帽,还有一些孩子额角上露出了层层包裹着的白纱布……
  其实,这些孩子都是儿童医院的重症患儿,有的甚至随时可能会接到病危通知。原本报名的19位患儿,最终也因为身体原因,只有16位到场。孩子都喜欢唱歌弹琴,但对于这些平日里一直被“禁锢”在病床上的患儿来说,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
  不一会儿,汉堡交响乐团指挥杜布莱特先生来了——胸前挂着金灿灿的大花,头上戴着火红的圣诞老人帽,弓着腰摆着手,还蹦蹦跳跳——这位大指挥此刻的出场方式,与他平日登临音乐殿堂的风度翩翩完全不同。更令孩子和家长们意想不到的是,大指挥一上场,既不指挥演奏也不唱歌,反而先学起了狗叫:“汪汪!”家长们措手不及,孩子们却立刻活跃了起来,跟着指挥学狗叫、学猫叫,模仿猴子挠痒痒,直把大礼堂变成了马戏团。
  热闹开了之后,指挥家才请出乐队的帅哥演奏家们,一起教孩子唱起了经典的《音乐之声》主题歌“Do-Re-Mi”。更让孩子们惊喜的是,帅哥们拖出几个巨大的旅行箱,里面满满装着的,都是各种糖果和礼物。糖果上印着德文,一看就是音乐家们不远万里背来的心意。
  考虑到孩子们的健康状况,这场“音乐会”并未持续很久。但已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难得的轻松和欢乐。音乐会结束后,他们还围绕在乐团的“老顽童”们身边,不愿离去。


推动“音乐疗法”本土化

 

  在现代医学的理念中,音乐疗法对儿童重症患者的康复有着神奇的效果。音乐疗法的原理就是通过音乐对人的神经结构产生直接影响,以此达到调节人的情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促进治疗的效果。例如,对白血病患儿来说,音乐能激活患者曾受抑制的正常细胞微振,使免疫细胞处于最佳状态,以挫败白血病癌细胞,发挥抗癌作用。
  为帮助重症患儿恢复健康,让他们在音乐声中感受快乐和温暖,安利公益基金会联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儿童医院共同发起了“用音乐去爱”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在孩子们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康复期间,组成一支合唱队,邀请有音乐背景的专业志愿者担任老师,在孩子们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由志愿者陪同他们到医院的“阳光爱心小屋”上音乐课,帮助孩子们减轻忧虑、调节情绪、结识朋友,尽快康复。今后,随着该项目的深入开展,患儿们还将由安利志愿者陪伴,在音乐治疗师的带领下,外出聆听高雅音乐会或者进行主题出游。
  儿童医院社工部主任钮骏告诉记者:“患了重症大病的孩子性格、脾气会改变,本来开朗的重病后会变得内向,本来很懂事的会变得暴躁,有时甚至会打骂父母。有的孩子因为生病休学,越来越封闭自己。”对孩子们来说,医药固然是一种治疗,而和社会的正常接触和音乐疗法,也是一种心理治疗。
  像杜布莱特这样的大指挥家,之所以能够一进场就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也正是因为“音乐疗法”在国外已经流行多年,他们在德国也经常参与这种针对病童的慈善活动,熟知儿童心理。


艺术慈善的独特之美

 

  将慈善和音乐乃至艺术结合,是安利(中国)开展公益活动的一个悠久传统。自2004年以来,每逢辞旧迎新之际,安利(中国)都会在全国多个城市赞助系列新年慈善高雅演出,在为观众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同当地慈善组织合作,为贫困或者残障儿童等弱势群体筹募善款。高雅艺术与慈善的完美结合,使得安利新年慈善音乐会已经成为著名的公益品牌。十年来,已有近1.6万名弱势儿童成为该项目的受益者,有的孩子甚至因此而彻底改变了命运。
  在12月30日的活动上,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宣传部部长黄志华看着孩子们的快乐场面,颇为激动:“在上海,安利并不是捐钱最多的企业,但他们却是最用心的,他们做慈善不但出钱,出力,还出智慧。” 
  早在安利(中国)成立之初,安利就倡导员工和营销人员成为志愿者。“志愿者可以帮助弱势群体,另一方面,‘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服务社会对志愿者的本职工作也很有帮助。”安利区域公共事务副总监廖瑛说,“经过十多年的鼓励和倡导,现在安利已经拥有一支国内最大的企业志愿者团队,全国有212支志愿队伍,注册志愿者74000余名,仅上海地区就有1000多名。”而随着慈善项目的推陈出新,安利对志愿者也有了“细分化、专业化、持续化”的新要求。
  如今,这些安利志愿者已经参与到各个领域的慈善公益活动中,从特奥会志愿者到世博会“小蓝莓”,从每年一度的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年夜饭,到每月一次的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安全教育的“青英护苗”,众多慈善公益活动中都有安利志愿者的身影。每个慈善项目告一段落后,总是有一些志愿者和受助对象成为朋友,哪怕公司没有举办公益活动,这些志愿者也会常去看看他们的小朋友。  
  十多年来,非但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强盛,人们的慈善理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我们的理念是‘阳光慈善’、‘快乐慈善’。”黄志华说:“并不是只有捐巨款才是慈善,只要肯伸出援手,人人可慈善,行行可慈善。”而作为安利艺术慈善的延伸,“用音乐去爱”项目也正是这一理念的独特体现。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