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予:硬汉光硬是不行的
阅读提示:圆了英雄梦之后,他开始渴望通过演喜剧展现自己演技的另一面:“早晚有一天,我会因为喜剧而出名。”
记者|阙 政
演剿匪英雄“杨子荣”之前,张涵予已经得了个“英雄专业户”的外号——从《集结号》的谷子地、《水浒传》的宋江,到《十月围城》的孙中山、《建党伟业》的宋教仁……古今英雄,演了好几轮,但他特别想演的,一直还是英雄,尤其是孤胆英雄。
比如《谍影重重》里,亡命天涯、不被人理解的伯恩;又比如三十多年前已经成为他心中偶像的——杨子荣。
杨子荣情结
童年时的张涵予,一到冬天就盼望下雪,一下雪就把家里的虎皮垫子围身上,跑到院子里唱京剧《智取威虎山》,幻想自己是英雄杨子荣,把院子里的鸡鸭吓得四散奔逃。那场面,想想也是醉了。
如今回想起来,张涵予觉得自己的英雄情结和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很有关系:“我们这代人是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尤其在大院里长大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英雄梦,都想干一番大事业。小时候盼着打仗可以成为英雄,或者想着打仗为国捐躯。”
直到第一次走进电影里的“威虎厅”,第一次披上杨子荣的皮大氅,他梦了三十多年的这个英雄,才终于与他本人合为一体。“圆了我的梦,心里跟吃了蜜似的。”
“我为这个人物已经准备了三十年。”张涵予说,“杨子荣在《智取威虎山》里没有牺牲,但是在现实中是牺牲了。他最吸引我的还是他打入土匪窝内部以后,他的所作所为,让我觉得很新鲜。怎么会对土匪那么了解,伪装得那么好,一个人里应外合就把匪巢端了?是他让我开始有了男人的概念、男人美学的雏形,总觉得男人就该那样。”
“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张涵予抱有“杨子荣情结”,这很好理解。而让我们诧异的是,一个以浪漫武侠闻名的越南出生的香港导演,居然同样想拍杨子荣的故事想了三十多年。
对如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林海雪原》其实是作为一个“红色经典”存在的。我们对它的印象很刻板也很僵硬,只知道它是曲波的小说,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电影,是八亿人看了八年的八个样板戏之一,或者是名家袁阔成的评书——听说徐老怪要拍这个题材,第一反应就是奇怪,他怎么会对杨子荣感兴趣?
同样的问题张涵予也问过导演,徐老爷的回答很简单:“喜欢杨子荣,崇拜他的传奇故事,觉得自己拍出来会好看。”据说上世纪70年代末,身在纽约的徐克第一次在唐人街看到电影《林海雪原》,就已经被故事深深吸引。
对英雄人物的崇拜,让两人一拍即合。徐克并不知道张涵予的杨子荣情结,潜意识里却还是一找就找到了他。甚至连座山雕的人选梁家辉,都由张涵予举荐。
“大家之前也会有很多疑问,担忧老爷对我们的党史是不是了解,会不会拍得不接地气……但是工作第一天,他就把我的疑虑全都打消了。没有问题,百分之百。对杨子荣,他比我研究得还要多。他想讲这个故事——中国也到了该拍这个电影的时候,不能总是只有好莱坞的英雄人物。起码可以告诉中国的男孩,在将来成长的路上应该明白,男人就该这样。”
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的张涵予,刚刚拍完一整天的广告,人很疲劳,但眼神依然深邃,全程抽着雪茄,从内到外透出“真爷们儿”的气息。那种自信,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优越感,与姜文、吴秀波等同样成长于大院的艺人颇有相似。
不拍戏的时候,张涵予爱好收藏古董,院子里种着松柏竹,就喜欢它们的“硬气”。
五十上山打虎
12月24日,3D版《智取威虎山》公映。往前倒退5天,就是张涵予的生日,足岁50。银幕下,不明说,谁也看不出他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银幕上,他更是在挑战自己从影以来最艰苦的一次演出。
严寒算是最基本的挑战——剧组有一个多月时间在牡丹江的“雪乡”拍外景,零下40度,一米厚的雪,日短夜长,天一黑就得收工,不然车子下不了山。演员每人发个哨子,以防掉进坑里被雪覆盖了找不着。临时搭起的棚子虽然不小,但演员们穿着厚重的棉袄、大氅,进门的时候还得侧身,不然太宽了“卡门”。梁家辉拍了一半的时候就跟张涵予开玩笑说:“你把我给害了。”严寒总是让他感冒。就连摄像机都时常需要用炙热的灯泡烤一烤,才能不罢工。
而徐克戴着3D眼镜,大部分的时候都看不到他的眼睛,愈加显得高深莫测,像雪山里的飞狐。现场还有20多个韩国人组成的特效团队和3D大屏幕,导演一边拍一边剪辑,每个镜头都现场检查,迅速知道哪里需要补镜头。事先更已经亲手画好所有分镜,“像不用睡觉一样”。
张涵予也以每天吊四五个小时威亚的强度工作着。三四个巨大的鼓风机天天对着他吹,每天都得靠止痛片才能继续拍摄。两场重头戏:打老虎、追飞机,全都没有用替身。“之前有腰伤,觉得没法完成,结果终于完成了,感觉是杨子荣附体,助了我一臂之力。”
光是打老虎,就打了十几天。“我们本来从美国拿来一只真老虎,是拍《少年派》时候用过的,还被海关扣了好久。结果它是一只印度虎,不如东北虎那么雄壮,就没有用上。”现在电影里出现的,都是CG老虎,张涵予就这样跟一只体长是他两倍、脑袋比他大三圈的“空老虎”搏斗了十几天,“树上地上,天上地下”。
最终呈现的效果,可以说完全不辜负徐克“电影圈发明家”的美誉。继《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初试水下3D之后,徐克又在《智取威虎山》第一次尝试3D多毛动物制作。“这次他有很多新的尝试。”张涵予说,“比如老虎的制作非常难,50%的特技钱都花在老虎上了。因为老虎有毛,有毛的话在风里一吹,那个效果就很难制作。还有飞机也很难做,但是他都想好了。”
专业的技术甚至还引来不少大导演探班,“比如张艺谋导演,尔冬升导演,拍摄过程中有很多导演去‘看望’学习。”(威虎山里的老虎,不比《少年派》强,肯定比《大闹天宫》强。)
为了消除观众对样板戏的顾虑,这一次,导演和演员们的共识,是拍出一部符合21世纪观众口味的《智取威虎山》——炫酷的3D,壮观的雪景,引人入胜的谍战故事,英雄主义的内核,还有偶像级的演员——不作过多联想的话,这完全就是一部制作精良的贺岁档大片,各种元素齐备。
硬汉的另一面
很多人都知道,张涵予演戏出道晚,2000年才开始在电影里打酱油。但他作为配音演员,却早早成名。现在你能想得起来的经典译制片,《教父》、《沉默的羔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追捕》……张涵予都配了主要角色,长长的配音片单里还包括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西游记》、《米老鼠和唐老鸭》。
上个月高仓健去世。当年,正是高仓健的电影《追捕》,让张涵予走上了配音这条路。“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那些老一辈的配音老师对我影响很大。后来我的声音就开始模仿邱岳峰先生,我学得非常像。从高一开始,我就进中央台配音挣钱,一部片子能给我80块,当时很多人一个月工资也就20多块。有一年寒假,我配了一部52集的动画片《三千里寻母记》,拿了700块钱。开始我爸妈想让我去工厂上班,每天就这么朝九晚五,我嗤之以鼻,觉得自己不可能干这些事,觉得自己肯定能当一个好的配音演员……”
高仓健去世,张涵予哭了一晚,“主要是哭我过去的那些经历,想起来挺不容易的。”
感情细腻,才能演得好硬汉。
50岁的张涵予并不觉得自己年老,他相信人和人之间的缘分,相信冥冥中自有安排,却不认为自己已经“知天命”,反而“还有很多惑要解”。跨越50岁这个界限并不让他觉得有什么两样,“我不是特别有计划的人,没有说什么年龄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都是往前走着看。”
再往前走,他将参演管虎的新片《老炮儿》。继《厨子戏子痞子》之后再度和管虎合作,这回的看点却不在这对老搭档,而在于张涵予和冯小刚的火花——张涵予至今把伯乐冯小刚视为恩人——2000年在《没完没了》里演了一个配角之后不久,张涵予就成为冯氏的御用演员,《大腕》、《手机》、《集结号》、《非诚勿扰2》、《一九四二》……都少不了他。2007年的《集结号》更是让张涵予创造了演艺生涯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冯小刚不是第一次演戏,他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功夫》里的客串都颇有反客为主的味道。但担任男主角,还是第一次。第一次就碰上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冯小刚是男一号老炮儿,很有表演才华,一招一式都非常认真。”张涵予笑说,“我特别愿意和他合作,但是我得适应一下。”
虽然骨子里的英雄情结仍然深厚,但张涵予偶尔也会遗憾:“怎么老没有人给我设计一出喜剧?”圆了英雄梦之后,他开始渴望通过演喜剧展现自己演技的另一面:“早晚有一天,我会因为喜剧而出名。”(崔子涵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