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院之城
阅读提示:仅在2003年底,北京大大小小的大院内就约有1000万平方米的道路没有和公共道路连通,至少占整个城区道路面积的10%以上。
撰稿/张襦心
生于五六十年代的老北京人,这辈子有可能会见证两次“拆墙”,一次是发生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的“拆城墙”,一次是即将逐步推行的“拆围墙”。而这两次“举国之拆”,都跟交通有关系。
城墙倒,院墙起
可以说,没有城墙,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北京城。老北京人,又称之为“四九城”。其格局跟俄罗斯套娃似的,由外至内分别是: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一个套一个,四重城墙环绕。这内城,共有东西南北四面城墙和九个门。所以清朝宫斗戏里的“九门提督”,掌管的就是这九个门的安全,真真正正的“北京特产”,全国独一份,比今天的北京市公安局长拉风多了。
北京老百姓对城墙是有感情的。1995年,《城记》一书的作者王军,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对于北京的老百姓来说,除了胡同、四合院,没有什么比城墙更让他们亲近了。紫禁城是皇上的,王府是皇亲国戚的,城墙虽围护着这些权贵,也保卫着小老百姓。明清以来,永定河屡发大水,有好几次是城墙用它坚实的身躯挡住了洪水,全城老少幸免于难;明正统十四年,也先兵犯京师,兵部尚书于谦在德胜门大败敌军,大将军石亨挥舞铁斧,追杀来寇至阜成门外;在广渠门,袁崇焕正是有了城墙作依托,才打败清军,威震敌胆。在以往老百姓的心中,城墙是不容割舍的;在北京这座古城里,城墙也是不容割舍的。这个伟大的城市,正是因为巍巍城墙的环抱,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但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墙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主拆者认为城墙阻碍交通,本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保卫他们的势力的遗迹,我们这时代已经用不着。
这种观点自近代以来就已发端。比如在解放战争中,《人民日报》就曾刊登过一篇《解放后的东明城》的报道。报道称:东明城解放后,经两万多市民的突击努力,仅三天工夫,就把城墙给平毁了。市民们高呼:“再也不叫你监禁我们了!”
何祚庥批判梁思成对待古建筑的问题,亦曾说过:“旧北京城的都市建设亦何至于连一点缺点也没有呢?譬如说,北京市的城墙就相当地阻碍了北京市城郊和城内的交通,以致我们不得不在城墙上打通许许多多的缺口;又如北京市当中放上一个大故宫,以致行人都要绕道而行,交通十分不便。”
而以梁思成为代表的“护城者”亦是倾力相搏,希望把老北京城当作一个大博物院来加以保存, “古今兼顾,新旧两利”。最后主拆者占了上风。
从1952年开始,北京外城的城墙被陆续拆除,到大跃进时期,外城城墙已经被基本拆光,内城城墙部分被毁。而从1965年开始,内城城墙也迎来了“寿终正寝”。当时中苏关系日趋紧张,工程部门为了军事备战,开始拆除城墙修建地下铁道。
城墙是拆了,然而几千年来沉淀在集体无意识里的“围合思维”,并未移风易俗,反而以“单位大院”这种全新的形式继续蔓延。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北京城需要大量的办公区和生活区。为了解决办公问题,各机关陆续占用了城内空房较多的王府。
为了保护古都,梁思成与陈占祥吸取巴黎与伦敦的前车之鉴,建议将北京西郊建成新的行政中心。虽然“梁陈方案”最后被否定了,但军队大院却留在了西郊城外。如今从公主坟一直到北京西山脚下,空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通信兵司令部、总后勤部、总参谋部、炮兵司令部、装甲兵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后来是基建工程兵)、铁道兵司令部等大院,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总医院(即301)等鳞次栉比、依次排开,一直延续到西山脚下的北京军区大院。
高校大院集中在北京的西北面,1950年代初,学院路上自南向北建设了著名的“八大学院”;清华、北大、人大、民族学院则位于跟学院路平行的白石桥路和海淀路上,也都是一圈一大块地。而国家和市属机关的宿舍院,则散布在城外各处。其中三里河地区又是主要的聚集区。王朔所在的那个大院,就在复兴路西头的解放军政治学院, 属于军队大院;冯小刚家在二环边上的市委党校;而《甄嬛传》导演郑晓龙从小是听着总后大院的起床号、熄灯号长大的。
当年这些大院,其实说白了就是先在郊区跑马圈地,再弄上围墙岗哨。王军在《城记》中写过这段历史:“由于各部门来头都很大,疲于招架的都市计划委员会几成‘拨地委员会’了。一位部队首长竟在薛子正(记者注: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时任北京市政府秘书长)的办公室质问王栋岑(记者注:时任都委会秘书长):‘你们要我们的用地计划,这涉及军事机密,能告诉你们那么具体吗?我们的发展规模,连我们自己都说不出,你们能估计出来吗?’王栋岑哑口无言,只好要多大地块,就给多大地块。”
1952年12月22日,梁思成在《人民日报》发表《苏联专家帮助我们端正了建筑设计的思想》一文,借苏联专家穆欣之口,对各自为政“圈大院”的现象予以批评:“现在有许多建筑还保持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色彩:每个单位都用围墙把自己围起来,自成一个小天下。”
1964 年,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向中央提交的《关于北京城市建设工作的报告》中也指出:“许多单位总想自成格局,造成一些地区建设布局的不合理和建筑形式的不协调,不少单位圈了很大的院子,近期又不建设,造成用地的严重浪费。”
为什么新北京会热衷于“单位大院”这种居住、生活一体化、围合封闭的形式呢?一说是受苏联影响。1950年代的北京城,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学的是苏联老大哥。苏联专家当时带来的意见是:“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必须是全国的大工业基地。”于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就成为集生产、分配于一体的核心。其实当时不仅北京,全中国都是这样,95%的人依附于各单位。单位要办公,居住要吃喝拉撒,圈地之后没有基础设施怎么办?各大院就自己建,陆陆续续建成了一个个功能齐全、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在总后大院长大的刘铭(化名)告诉记者:“军队大院基本都是一致的,不管是大院小院,基本都会有办公楼、家属楼、宿舍楼、门诊部、浴室、理发室、军人服务社、操场。如果院大、条件比较好,会有礼堂、游泳池。像总后大院的礼堂就挺大的。有的院还会有幼儿园,附近几个干部大院都可以把孩子送过来,班车接送。当时总后的幼儿园主要是“五一”、“六一”,现在都还在,1990年第一批进入北京市一级一类园行列。”
作家洪烛在《北京的大院》里也这么写道:“几乎所有的军队大院都是统一制式,总后大院的布局干脆直接用苏联‘陆军总部’的图纸。这些大院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小城市,有自己的办公区、生活区、食堂、服务社、礼堂、俱乐部、游泳池、医院、车队、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培英、育英、群英、育红、友谊都是大院的子弟学校。”
那时候纯宿舍区一般没有院墙,而家属宿舍跟着单位走的大院,普遍会建起院墙与大街小巷隔离。院墙里面多数还有院墙,用于分隔办公区和宿舍区、宿舍区里的核心区和普通区。从此胡同里的老四合院,跟这种院墙套院墙的单位大院,共同拼成了新北京。
大院子弟凶猛?
尽管外界风云变幻,院子里却总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自有一套秩序在运转。
大院里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并按等级提供住房、待遇等等。比如有位中下级军官的孩子回忆说:“大院里司令参谋长之类,都住在大院里面的小院中,另有一层围墙和警卫。”而他的父亲,结婚前只有个很小的宿舍,结婚后才换到略大点的房间里,所谓的“大”也就只有9平方米。大院的宿舍楼,除了一楼有些单元房,其余全是筒子楼结构,长长的一条走廊,住着四五户人家,厨房与卫生间都是公用。
院墙内外有什么区别?
王朔在他的《看上去很美》中如此写道:“北京复兴路,那沿线狭长一带方圆十数公里被我视为自己的生身故乡(尽管我并不是真生在那儿)。这一带过去叫‘新北京’,孤悬于北京旧城之西,那是四九年以后建立的新城,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无一本地人氏,尽操国语,日常饮食,起居习惯,待人处事,思维方式乃至房屋建筑风格都自成一体。与老北平号称文华鼎盛一时之绝的700年传统毫无瓜葛。我叫这一带‘大院文化割据地区’。”
生于1960年代初的姜云诚说,他一直到年纪很大了,才知道在大院之外,还有一个老北京。
小时候在城里上学,寒暑假在大院度过的刘铭,对大院和胡同的生活,拥有对比视角。“就是生活、生存条件的不一样,其他的感受没有太大的差异。在大院里买东西和外面一样,都是凭票定量供应。在大院里住的是楼房,胡同是平房,有的人家住的是大杂院。军队大院都有自己的理发室、浴室、开水房。洗澡费用院里比较便宜,到1980年代还是一毛钱一张票。外面浴室是两毛六一张票。大院里还有食堂。院大的话,还不止一个食堂。中午放学回家吃饭,家长顾不上做饭,孩子们就自己拿饭票去食堂。大院里有警卫班,大门口有军人24小时站岗,进出都需要出入证,所以很安全,家长也都比较放心。而胡同的孩子,衣食住行全都得自己家里面安排了。大院里的氛围相对比较好,其乐融融。大家都是一个单位的,一看就是谁谁的孩子,邻里关系不错。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相互比较顾忌收敛,再加上大院内干部文化水平、行为修养稍微高一点,矛盾不会特别大。”
大院的子弟,受整个时代政治气氛的影响,也体现出了鲜明的代际区别。姜云诚说:“军队的孩子比较霸道,大院之间、大院与地方时常发生摩擦,一个眼神不对就可能揸上一架。都是有指挥的,进退有方,揸起架来玩命,70年代的还好一点。”
身份意识,也体现在服装上。在冯小刚的《老炮》里,六爷最后亮相时穿了一身将校呢,一时间火得不要不要的。据说帝都老炮儿当年都会想方设法弄一套这样的“战袍”来彰显自己的江湖地位。除了将校呢,在姜云诚的印象中,各大院孩子的着装,也能凸显身份标志。海军的孩子穿一身蓝、白袜子、懒汉鞋的边是雪白的。空军的孩子上身是陆军下身是海军,也就是上绿下蓝。陆军的孩子则时一身绿。
这种着装特色,源自物资短缺。刘铭认为:“那时候条件没有那么好,没有校服,都是捡自己父母、兄弟姐妹的衣服穿,甚至可能打上补丁。部队是定期发放军服的,旧的淘汰下来就留给孩子,所以军队的孩子穿军服的比较多。板绿茬蓝,在过去穿上是比较拔份的,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差异。”
早年大院子弟手持俄式铜头武装腰带去揸架的形象,已经在影视作品中成为一种符号。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方言、高洋等人还用骄傲的口吻高喊:“干部子弟凶猛,请勿靠近。”但生于1960年代末的刘铭,感受到的氛围,已经没有那么“邪乎”了。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暑假里,大院给孩子们安排的各种活动。“一到放寒暑假的时候,孩子都放羊了。院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活动,就会疯跑疯玩、捣乱干坏事。有条件的单位会有专门安排,从机关抽调一两个叔叔来当辅导员,他们也是孩子家长,每周至少组织两到三次的活动。比如集体坐大轿车去看电影。我还在军工厂仓库里看过电影呐,旁边都是一箱一箱的子弹壳。不光看电影,还会出去旅游、组织各种学习班,还有游泳、乒乓球比赛等等。1980年代初,小平同志说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大院还组织了计算机班,把工作单位的计算机拿出来,让我们学习Basic语言。而在城区里住的家长,单位如果没有这些好的条件,就只能由家长自己安排了,多数暑假就是疯玩了。其实疯玩也不错,捉蛐蛐、挖陷阱、打弹弓仗,我都干过,还很喜欢干。总之无论是在大院里,还是在胡同里,我都比较满意。基本上我喜欢干的事情,两边都能干。虽然生活条件不同,但各有各的意思。”
和军队大院的小孩相比,中科院的孩子就要文得多。萨苏曾经告诉记者:“一进大院,每家每户门口都是一个小板凳,小孩子在做作业。人人都在念书,想学坏都不容易。”他们的权力观念比较淡漠,这跟家长有关。科学院很散,家长排着队取牛奶,很少有人聊天的,全是一人一本书。而新华社的子弟又是另外一种风格,特别会读书,总是抓紧一切时间辅导小孩,相互打听自己孩子的情况,想方设法和老师搞好关系。
北京各种各样的大院加在一起,后来有人统计过,大约高达2.5万个。从前这些大院的生活不为外人所知,直到小说、影视作品,揭开了大院神秘的生活。又由于这些作品集中于演绎军队大院,以至于在全国老百姓心目中,大院几乎就等同于军队大院了。但在实际上,北京的大院,只不过是全国“单位大院”的集中缩影。
在刘铭看来:“大院是有一定规模,形成了独立的单元和群体,像一个小社会,几乎不需要跟外边做过多的交流也能独自生存。这是咱们国家当时特有的体制,形成的这么一种现象。每个城市都有单位大院,可能只是在规模上会有差异。可能也形成了文化。比如贾樟柯前几年拍了一部电影《二十四城记》,围绕三线的一个军工厂,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大院文化。”
拆墙透绿
如今北京的大院,高墙耸立,门口有笔挺威仪的警卫站岗,安静而神秘,这一幕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住房商品化之后,新兴的居民小区,似乎也延续了这种文化,高物业费的小区无不强化高墙、电网、红外、严密的守卫巡逻与门口保安的盘查。
但大院的弊端,也开始逐步显露出来。早在多年以前,单位大院跟交通的矛盾,就已经被城市规划专家所关注。
如今北京被称为“首堵”。原北京市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段里仁,2008年的时候就曾对媒体表示,北京的城市环路水平堪称世界第一。当时国外一些大都市,像巴黎、伦敦都只有一条环路,而北京有6条。再加上7条放射性高速公路以及15条快速联络道,构成了北京主干道路网。且动辄十几个车道、百米宽,在其他城市是很少见的。但他认为,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把精力花在了系统的主干系统上,而对于庞大而覆盖面广的,直接和居民出行密切相关的“毛细血管系统”,却不够重视。殊不知正是交通的微循环系统发生的堵塞,才是当下系统堵塞的源头。
北京的微循环系统,为什么会发生堵塞?研究交通规划的人士发现,大量的道路,被封闭在大院和像“天通苑”这样的超大型社区的围墙内。仅在2003年底,北京大大小小的大院内就约有1000万平方米的道路没有和公共道路连通,至少占整个城区道路面积的10%以上。比如长期以来,从中关村南大街到动物园北门,直线距离不过1公里多,人们却只能围着气象局大院绕行一大圈。清华东路跟清华西路被清华大学的围墙割断,车辆只能绕行至荷清路交叉口,不巧京包铁路和地铁13号线也在此相交,该交叉口便有了“魔鬼道口”之称。有为记者所知的创业者,不惜将公司从附近的清华科技园搬迁他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长期上下班被“魔鬼”折磨。
让大院为交通让路,之前已有先例。
1950年代末,为打通万寿路南口向西的道路,总后大院被分割为两个部分,就是现在的总后大院和后勤学院大院。
刘铭回忆说:“1990年亚运会召开之前,往北的中轴路,也就是所谓的龙脉,从钟楼北往北走,过去到了总政大院就不通了,要绕过去才能继续往北。为了这条路,总政大院就给一劈两半了,从此分为东、西两院,让出了60多米宽的一条路。现在走那条路,会发现路两边各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总政大门。”
但大院,尤其是军队、部委大院,并不是都那么好为交通让路的。即使总政大院一分为二,当年也是经过了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拍板,才得以实现。20世纪90年代初,北大拆除南墙,曾经引起一时轰动。但十多年之后,北大把曾经拆除的南墙又重新垒起来。
刘铭认为:“办公区和家属区在一起的大院,有自己的保密性,要一定的环境,办公区的安全级别还要高很多的。很多军队大院,比如我去过的总后大院、总政大院、空军大院、海军大院、八一厂等,都凭证进入,没证就得登记,还得打电话叫人接。而院里的办公区,警戒级别更高。”
一位军队的老领导,1984年转业到地方,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当地区政府还没有围墙,部委办都是在一栋楼里办公。但后来随着机构人员激增,每家单位也都有了自己的车要停,纷纷搬出区政府大楼自建大院,区政府的围墙也在1987年树了起来。
在北京有一个政策,恰好可以让我们得以观察单位大院拆围墙的难度。早在2009年11月26日,民政部网站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意见》,鼓励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内部食堂、浴室、文体和科教设施。意见出炉半年后,有心人探访了多家大院。发现不少单位的内部资源依然封闭如故,特别是部委大院,更是门难进,脸难看。在复兴路一家部委大院的传达室里,两位大姐曾一句一顿地说:“我们是什么单位,是部委,不是随便什么人想进就进的,我们里面体育设施倒是有,那都是给我们职工用的,外人还想用?”并表示:“我们也是部委,(民政部)管得着吗?”
虽然大院之门,不易打开,但变化也在发生。
2000年初,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上任不久,下令完全开放市委大院,市民可以自由出入。
2003年9月,外交部开展了“公众开放日”活动,37位普通公民应邀走进了外交部“神秘”的大门进行参观。
2014年,长沙市公布了《长沙市拆墙透绿增绿工作实施方案》,各区治机关大院纷纷启动拆墙透绿增绿项目,开放停车场、健身场、卫生间等措施。比如芙蓉区人民政府便拆除了自家围墙。
此前北京的规划部门也对大院拆墙透绿进行过探索。有媒体报道,如果是大院里的项目要改扩建申请调整规划,规划部门就会要求其将大院里的一些支路,随着项目建设腾退干净,地上没有建筑物,将来如果拆了院墙,这些支路就有通行的可能性。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