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曹杨新村经验:重塑花园城市社区
阅读提示:中学、小学、电影院,还有图书馆、公共浴室、菜场、医院,甚至大礼堂和必要的政府管理部门——房管所、公安派出所,在整个大型社区中的配置,都经过巧妙核算,分布在合理的区域。
记者|姜浩峰
“曹杨新村好风光哦,白墙壁,红屋顶,石子路铺得平,哎哟走路真称心……”当年一曲杨柳青小调曾传唱上海。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经历了整整65年的岁月变迁,从规划设计,到建设五角星型社区布局的曹杨一村,再到多次加建、扩建和改建,从一村、二村到五村……八村,乃至2010年代建造的商品房,各种富有年代感的住宅汇聚曹杨环浜周遭。
当岁月进入2016年,曹杨新村更新项目已列入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试点,打通环浜绿地岸线,整体改造开发曹杨一村等方案,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上海历史建筑研究专家娄承浩告诉《新民周刊》:“住宅街坊设计,过去积累了许多经验,有成功实例,那就是‘大开放,小封闭’,当然局部有围墙,比如曹杨新村。”
老曹杨焕发新活力
取曹家渡到杨家桥之间的一片农田,打造属于工人阶级的宜居新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市市长陈毅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
于是,1951年,曹杨一村开始兴建。在具体规划之前,有关方面曾邀请即将入住的居民——普陀区工人代表座谈,充分听取意见,确定建筑式样和设备标准。
曹杨新村首期工程完工时,共建成楼房48幢,计167个单元,建筑面积32366平方米。从市区的曹家渡到郊区杨家桥的公路称作曹杨路。因为这个大型社区靠近曹杨路,所以定名为曹杨新村,首期完工的住宅,就称为曹杨一村。根据当时的住宅分配标准,新建住宅总共可安排1002户居民,所以也被人称为“1002户工程”。
之后,除了在曹杨地区继续建造工人新村外,上海市政府还分别安排在江湾、浦东、徐家汇等地,分九个基地建造大型社区,我们今日所见的杨浦区的凤城、鞍山、控江、长白新村,浦东新区的崂山新村,徐汇区的日晖等新村,都是继曹杨新村之后建造的。独特的新村文化也就此在上海形成并开始兴盛。
同济大学城规学院副教授朱晓明曾无数次在曹杨新村徜徉,令朱晓明讶异的是,当年百废待兴的上海,竟未采用苏联的轴线对称、空间围合,纪念性强的大街坊布局,而是运用美国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邻里单元”理念:至少10%的社区土地为公共开放空间或公园;最多每隔3栋楼,必有一处敞阔的公共空间。曹杨一村以小学为核心,以600米的服务半径布置街坊,五六分钟步行范围内即可享受各种公共配套设施。这是如今许多新开发楼盘所罕见的。
然而,岁月变迁,曹杨新村老了,旧了,特别是一村,即便曾经翻修特别是在外墙立面等处做了粉饰,却难掩岁月沧桑。当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大媳妇成为了中老年人,上海工人阶级心目中曾经的住房标杆,显得似乎与时代接不上轨了。
2015年下半年,媒体披露,对于曹杨新村,普陀区提出4项更新策略。第一,将在历史保护建筑曹杨一村改造过程中,借鉴静安区东斯文里等经验,通过“整体开发”模式进行功能置换;第二,将完善公交线路,在曹杨五村、桂巷新村等居住区入口设置站点,接驳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老龄化需求;第三,将提升住宅品质,在一村、七村,计划采取加层、扩建改造等方式,推进住宅成套化;第四,将设计之初是开放式后来封闭了的环浜通道重新打通,将连续开放岸线增加到约1500米长,在居住小区内部打造亲水平台,拆除违章建筑,并分时段开放门禁,保持通达,而对于环浜边的单位,也准备打通围墙,设置步道或慢行步道,还将搬迁一部分单位。
此规划来自之前的摸底。从曹杨新村目前的状况来看,现总用地2.14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超过13万人。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调查的结果显示,从曹杨新村老年人分布年龄特征来看,其中最多的是60岁到65岁的老年人。从入住的人群结构分析,当年的劳模、先进工作者已所剩无几,大量城市困难户、外来打工者来到这里。同时,区域内缺乏开放空间,住房改造及设施增配挤占原有开放空间,建筑密度高。三是居住环境品质不高,老式居住小区内人均住宅面积低于20平方米,存在部分违章建筑。城区道路也被停车占据,导致高峰时段拥堵严重。“从居民调查结果来看,居住建筑满意度和居住环境满意度最低,分别为31%和27%,是居民改造呼声较为迫切的两大类矛盾。”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士指出。
从过往岁月探究未来
如何改造好曹杨新村,其工作方式大可以从曹杨新村的诞生来寻找未来发展的方向。
旧式里弄、新式里弄……人们印象中的上海民居,源于旧上海的风情。1990年代的8分钱上海民居邮票,就是典型的青砖石库门里弄画面。这种里弄,如今还能看到,比如位于陕西南路建国西路口的步高里,就是1930年代法国开发商建造的民宅,然而弄堂口却又是显眼的中国式牌楼。还有建于1939年的上海新村,位于如今的淮海中路1487弄,三层坡顶、局部有着简单几何图案装饰的房子,虽然不是花园洋房,但是每幢楼都有小阳台和小花园。这类上海民居,不胜枚举。
在一些人眼里,普陀区是城市的“下只角”,工人新村属于当年国家分配住房,显得简陋,档次不高。特别是采用水泥预制板等现代建筑材料,规整地一排排连起这个超大型的居住社区,是否具有美学价值?在当下又是否有回顾它的必要呢?在曹杨新村改造被提上议事日程之际,其实去回顾梳理此类问题,尤其必要。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的张松教授说,曹杨新村是当年政府规划、市民宜居的典范,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是另一类上海概念。亲水,有人情味儿,有点儿符合霍华德“花园城市”的设计理念,城市中带点儿农村的味道,生态环境和人居氛围合理结合,这就是曹杨新村。它是适合大多数普通人生活的居所,生老病死的岁月,悲欢离合的故事,同样在此地发生,只是不需要拿到银幕上去表现,平常日子而已。
在张松眼里,原本的上海民居,无论是江南水乡朱家角,还是后来法租界的石库门里弄,都是随着城市本身的肌理,自然而然形成的。而出自完整规划,却又如此有人情味的新村,曹杨新村堪称首次。其实,在1940年代国民政府的“大上海计划”第三稿中,就规划有许多类似的社区、小城,计划中的大上海正是由许多这样的小城连缀起来的大都市。只是后来战乱频仍,“大上海计划”被束之高阁。而曹杨新村的建造,某种程度实现了当年大上海计划设计师的理念。
城市似花园
曹杨新村,是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后规划实施的,当年陈毅市长亲自选址真如镇东庙前村进行开发,预留用地北可接真如镇,南可接大夏大学,也就是如今的华东师范大学。这是新中国第一次采用现代建筑材料,也就是那些工业化程度高的东西,在整体规划后施工建造的社区。
在建筑规划领域,人们普遍认为,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只能制造火柴盒子般的居所,无聊、无趣。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当记者走入曹杨一村,一种和新小区似曾相识,却又截然不同的感觉——两层、三层的小楼疏疏落落,花花草草点点染染。小广场,晾衣区域,都紧凑又合理地布局着。曹杨新村一期工程的规划设计者正是张松的前辈,当时的“海归派”、同济大学的金经昌教授。道路分级分类,住宅成组成团布置,在争取好的朝向的同时,又通过规划手法打破行列式的单调,也巧妙避开了封闭式小区必然的堵塞,这就是金教授规划的巧妙。
从曹杨一村最中心的枫桥步行到周边,往南,五分钟,有曹杨电影院、曹杨商场;往西,五分钟,有普陀区中心医院;往北,三分钟,有朝春中心小学;往东,五分钟,有菜市场。中学、小学、电影院,还有图书馆、公共浴室、菜场、医院,甚至大礼堂和必要的政府管理部门——房管所、公安派出所,在整个大型社区中的配置,都经过巧妙核算,分布在合理的区域。
沿着曹杨环浜走一圈,可以看到金经昌设计的曹杨新村,把原生河道以及河滨巧妙组合在绿化系统中,每幢房屋附近均有小片绿地,又集中安排一些成片的大绿地和草坪。从空中俯瞰曹杨一村,是一个五角星的形状。新村内道路分主次两类,主要道路宽21米,支路宽12米,将新村的各个角落网络起来。
这就很符合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念。1898年英国学者艾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花园城市概念,要把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和农村的美丽、方便、福利统一结合。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霍华德还专门做了一个花园城市的图解方案,他的花园城市人口只有3.2万人,占地400公顷,周围有2000公顷提供农业生产用的永久性的绿地。当然这座城市太小了,3.2万人的入住规模,在上海只能算个中型社区,而如今挤进十几万人,确实显得更为拥挤,显得并不那么宜居了。怎样让这一规划人口3.2万规模的社区,能让十几万人住得舒服,是本次曹杨新村改造应该重视的大问题。
回看霍华德的构想,他想到了一个根本点,就是把城市的优点和乡村优点结合起来,使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这就是花园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文化水平需求的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与要求。尽管现代社区所具有的环境要素仍然保留,但其内在结构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了,更落后于人口规模。如何改造与开发,如何让花园城市社区理念继续保留,又适当当今,确实是个难题,但难题必须解开。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