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谈恋爱, 成了一种都市病!
阅读提示:某种程度上看,严山山就像是野生动物园的饲养员,想尽各种办法让一些从小生活在城市动物园中的“动物”恢复野性。
记者|姜浩峰
“想知道如何脱单吗?真诚第一!”这是如今有“魔都月老”之称的严山山日前发出的一条微信。微信一经发出,迅即在朋友圈炸开。短短的一句话,对于渴望脱单的大龄青年来说,简直成了指路明灯。
与一些婚介机构,特别是婚恋网站不同,近几年来,作为单身白领社交平台——I时代社交圈项目的运营负责人,严山山积极耕耘线下社交市场,通过大量线下活动为单身白领提供情感需求服务。社交圈项目采用准公益模式,创立三年以来,严山山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已经帮助几百对单身白领脱单,步入婚姻殿堂。其本人也被不少白领青年誉为魔都月老——大概堪称上海滩最年轻的月老吧。
严山山一直致力于促成单身人士的线下交流。这对于当下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某种程度上似乎困难重重。但媒体人出身如今仍在一家纸媒工作的严山山却乐此不疲。某种程度上看,严山山就像是野生动物园的饲养员,想尽各种办法让一些从小生活在城市动物园中的“动物”恢复野性。然而,效果又有多大呢?不会谈恋爱,成了一种都市病。
线上的嗨带不来线下的呆
“正宗310本地青年专场,女生参加有鲜榨果汁独享……”
“回到童年,美罗城白领活动……”
“端午节超大规模的大龄青年诚意专场……”
最近几年,在一家报社做副刊编辑的严山山,每一个周末都没有停歇过。尽管家里有老婆孩子热炕头,但对他来说,如何做好月老,已经成为了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比起一些婚介机构匆匆忙忙做网站,以期与新兴的婚恋网站打拼,严山山却总是在将互联网上的人们往线下赶。
“我手里有一些迪士尼附近香草园的票子,你需要吗?需要的话,我提供给你,你在网上发放一下,让单身人士有个配对的去处。”在采访严山山时,恰巧有一位公司老总给他送来几十张香草园门票。
“大家都知道严山山是出于公益在做这件事,所以我们都会帮他。”这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公司老总如此说。
在接受了门票赠予的同时,严山山却反对在线上发放门票,而是希望大家能够报名后到香草园现场来领取门票。
“我现在的大龄青年公益场,男生从‘60后’到‘80后’,女生从‘70后’到‘80后’,总体来说是这么个格局。别看他们年龄不小了,许多人是有社交障碍的。”严山山如是说。
严山山早年曾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研究工作,之后才入行做媒体。在他看来,帮助单身白领脱单,仍然离不开对人性自身的研究。他向我举例——
譬如有一位“60后”男士,若是嘲讽一点说他,再过几年绝对可以去中老年专场了,可这位朋友依然很羞涩。假如在网上发门票,他很可能会来领票,却又很可能到时候以种种理由推脱,譬如临时有事啦、老娘生病啊之类的,找到理由就滑脚不来了。那么,票子也就浪费了。
“不要看有的人在网上聊得很嗨,擅长各种聊各种撩,没有用的!”严山山感慨道,“这些人不敢在真正现实生活中面对一个活生生的对象。别说撩妹,现在的年轻人有的已经丧失了谈朋友的基本技能,连撩菜都不会了。有一次,社交圈在某餐厅组织交友活动,饮料是自助式的。一志愿者小伙伴见某桌气氛冷场,恰好女生饮料杯都空了,于是建议男士们发扬绅士风度去给女生倒饮料。哪知三位男生一听,居然全部低下头看手机,理都不理。那些女生真是尴尬啊。”严山山透露,到了晚上,志愿者小伙伴微信问一男生,为何下午不愿给女生去倒饮料。男生回答,因为怕被女生认为是自作多情,所以还是以静制动为妥。“难怪现在很多女生嘲讽男生连撩菜都不会。”严山山感慨。
在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网恋是一件很时髦的事。譬如痞子蔡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但好歹主人公是从网上到网下,最终是“亲密接触”了的。可如今严山山看到的一些网恋对象,24小时不下网,根本就不去追求亲密接触。叫旁边看的人徒唤奈何!
“虽然我认为至今为止,初识于网上的对象仍有成功的可能,但线下才是不可替代的。线上配对当然有成功的例子,可其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严山山道出了他希望单身人士线下接触的根本原因,“一些商业化的婚恋网站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会大肆鼓吹线上交往的好处,但我觉得多元化的线下活动,面对面聊,才会擦出真实的爱情火花!”
对婚恋问题颇有研究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解玥瑾则认为,社交障碍,本身可能存在于各个年龄段,甚至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以前就存在。如今的青年人中存在社交障碍者,则因为网络效应使得这种障碍放大了。而青年经历着由不承担社会责任到以社会主要角色出现的角色转变,自我、家庭、社会等都寄予了比较大的期待。如此一来,年龄越往上长,压力越来越大。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位姑娘,我们相识于一次微课群的分享活动。在分享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她并没有做当场咨询,而是在微课结束后私下加了我。” 解玥瑾分析着一个她亲历的案例,“她说自己从小就比较内向,与陌生人相处容易紧张,很局促,使得她的社交活动圈子狭窄,缺少朋友。这一点,不仅影响了她的恋爱,其实也影响到了她的工作。因为紧张,她无法顺利与别人和谐相处;因为拘谨,她甚至不能完全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
在线上,姑娘与解玥瑾颇能互动,可之前在线下,在微课现场,她只能发呆。这种线下的呆和线上的嗨并存的情况,在如今的青年人群中并不鲜见。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并不是坏事。比起从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呆瓜只能是呆瓜的情况,互联网给了呆瓜们一个全新的嗨场。只是,如何将这一嗨场用好,并落实到线下,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爱情是一门通识课
解玥瑾与这位姑娘沟通后,发现虽然这个姑娘性格内向,但渴望社交。“拥有主动意愿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解玥瑾分析道,“有人可能会说,多鼓励自己,告诉自己勇敢一点,自信一点,开朗一点,勇敢地跨出一步,主动找人多接触。我觉得这些都很重要,这是建立自信的重要一步。而在此基础上,关键还要正确认知自我,我们对自己要诚实。这个姑娘经常也会用自我鼓励给自己做暗示,但同时,胆怯、焦虑,一连串的顾虑都会接踵而至。因为她是缺乏社交方法与成功体验的人,假大空式的英雄主义口号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能让自己卡在自我斗争中一步也迈不出去。”
解玥瑾在与这位姑娘交流的过程中,渐渐发现她的文字表述能力很不错。“我便鼓励她从自己擅长的方面入手,用文字的形式去表达自我,去与他人分享体验。与人当面沟通有困难,那我们就先从经营好微信朋友圈开始入手。”
尽管微信朋友圈本身是一种线上的自我传播活动,但在解玥瑾看来,朋友圈确实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这一点,与一些封闭的婚恋网站的平台大不一样。譬如这位姑娘喜欢写作,就把日常感悟写成小文发到朋友圈;她喜欢DIY美食,就把每次精心制作的美好食物用照片的形式与大家分享。“渐渐地,她说她在朋友圈里开始有人气了,点赞和评论也越来越多,大家开始愿意与她互动了,对她产生了想要去了解的意愿。” 解玥瑾说。
在解玥瑾看来,线上的朋友圈和线下的朋友圈有一个共通之处——有人带着大家玩儿,有人跟着人家玩儿,有人看着别人玩儿。“这是不同人际模式的一种映射。那类即使在陌生的圈子中也能够迅速融入、如鱼得水的人总是令人羡慕。这类人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人与被人信赖,都不会令他们感到紧张,反而他们会很享受这个过程。但由于朋友圈的真实性,某种程度上,会让社交能力较低的人渐渐跟上节奏。”
与颇接近于线下的微信朋友圈比起来,真正的线下交流,确实难度提升了不止一个等级。但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并非不可逾越。
“这几年,我在实践中发现,运动类项目,譬如周末组织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桌球等活动,能够调动起单身人士的积极性。”严山山表示,“特别是通过这些体育活动,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各位单身人士宅不宅,是不是有迅速脱单的欲望。”而再进一步,严山山认为,组织单身人士的旅游活动,脱单的成功几率更大。“组织旅游,毕竟是组织长时间、跨时段的活动。在不同的场景,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能够考验人的品质,同时充分反映一个人的本性。”
之所以运动、旅游能够有较高配对成功率,是因为运动、旅游是线下活动,互动时间长,能够激发人的本性。而真正在异性间的互相接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交往,则又是更上一层楼的事了。
好在如今一些大学有诸如爱情通识课之类的课程。譬如华东师大。据华东师大教务处介绍,这门以爱情为主题的课程去年在中山北路校区一经推出受到追捧,后来,学校方面还不得不在闵行校区也推出该课程。
“本课程旨在以爱情为主题,以20世纪中国为对象,通过对作为社会经典的文学作品的解读与分析,描述20世纪中国爱情文学的历史沿革,探究现代中国人的爱情意识、爱情观念与爱情生活的变迁。”看起来很有历史感。但无论是毛尖教授讲的“爱的面子和里子: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苍白的姑娘’:杨沫的《青春之歌》”,还是朱康老师讲的“疯狂的爱情:王朔的《过把瘾就死》”,都是通过文学作品去引导实践的。
除了华东师范大学以外,国内不少院校开展了类似课程。譬如郑州师范学院的爱情心理学课程上,男女同学之间还要进行模拟表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与国外一流的大学相比,国内的心理教育经常停留在面上,缺乏个性指导,而目前大学校园内学生恋爱的比例不断增加,这种背景下更应该增加一些指导课程,引导学生去认识怎样谈恋爱,以及恋爱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在课堂上公开谈论爱情操作方式,与公开谈论数学、物理公式一样,没有什么难为情,因为这也是科学。与其让学生自我摸索,不如学校主动传道解惑,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这才是一所大学应有的态度。”熊丙奇称。
心理问题要从童年抓起
在严山山看来,他所组织的活动中,总起来说,女性似乎更会谈恋爱一些,但有心理问题者的比例方面,男女差别并不显著。他说:“因为我主要是在组织白领交友。在都市白领一族中,女性人数比例已经超过男性。从男女单身人士比例看,女性确实多一些。如今女孩子优秀的多,单身的也多。”
而在解玥瑾看来,是否有交往障碍,与性别关系不大,倒是与有障碍者童年时代经历等有些关系。
“有位咨询者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社交状态:与他人接近让其自身感到不安。这位咨询者表示很难完全相信、依靠他人,甚至有人对其太亲近时此人也会很紧张,甚至包括父母。所以当爱侣想让其更亲近或主动来亲近时,这人就会感到不自在。我通过分析认为,这种回避型人际依恋模式形成于早年,可以说是早年亲子依恋模式的一种延续。除了回避型人际依恋模式以外,包括焦虑—矛盾模式等,许多都是早年形成,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身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解玥瑾解读说。
根据解玥瑾的观点,类似不会谈恋爱的问题,不仅要从大学通识课开始抓起,还要从娃娃抓起。但就像小学语文和大学语文都是语文,又不尽相同一样,每个年龄段所抓的心理问题是不尽相同的。总之,健康人格要从孩子的童年开始抓起。不过,作为资深心理咨询师,解玥瑾亦坦言——大家不要给自己和他人贴上“障碍”这个标签。她说:“障碍这个词本身就给内心设了一道坎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社会交往上的困难、不适应,这是难免的,这是很正常的。在原始时代,人类为了生存而选择群居的生活方式,合群而居象征着安全,这种建立安全感的潜在需求依然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即使再内向的人,也会有社交意愿,只是或多或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