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小说《三体》为何“封神”?

日期:2023-02-1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2015年以来,《三体》被先后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全世界销量已突破2900万册,创下中国图书海外版权销售纪录。
记者|金 姬


  “脱水!浸泡!不要回答!”

  当国产剧《三体》在腾讯视频平台播放的时候,弹幕区成为书粉们的狂欢,时时刻刻都会飘过原著中的经典词汇。

  作为中国最出圈的科幻作品,刘慈欣在2006年到2010年创作的《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并在2015年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人首次获奖。

  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2008年给大刘(书粉们对于刘慈欣的尊称)的评价:“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今天,科幻不再只有文学性艺术性和想象力,还涵盖逻辑、思维、科技等多种元素,科幻的意义远超文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让科幻从文学的偏僻角落走出来,刘慈欣功不可没。


大刘的诞生


  《三体》书中的现实主义部分,或多或少有着刘慈欣早年生活的影子。

  刘慈欣的父亲出生在河南信阳的罗山县。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外出逃荒,而刘慈欣的父亲也是在1942年背井离乡,为了活命转而去当兵。后来,初中毕业的父亲在军队里算是知识分子,转业在北京的中国煤炭设计院工作。

  刘慈欣1963年6月出生在北京,但他对北京没有记忆。他3岁时,父亲因为政治原因被下放到山西阳泉,成了煤炭三矿的一名矿工。刘慈欣有一个妹妹被留在了北京,由姥姥带大。因此,在山西阳泉长大的60后刘慈欣,就像一个独生子女一样成长。

  山西阳泉曾是“武斗”的重灾区。担心刘慈欣的成长会留下阴影,父亲一度把他送回了河南农村老家。这里面仅有一个夜晚值得书写:那是一个暖和的春夜,7岁的刘慈欣和全村的大人小孩一起站在池塘边,仰望着星空,直到漆黑的天幕中一颗小星星缓缓飞过。那是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5日,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从那一刻起,刘慈欣爱上了科幻,开始寻找科学书籍,反复研读,想象着光线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寒冷寂静的太空,用想象把握那令人战栗的广漠和深远,他感到被一种巨大的恐惧和敬畏所压倒。就这样,人造卫星、东方红、银河、凡尔纳、光年……这些相去甚远的东西纠缠在一起,构成了刘慈欣的早年生活。

  1979年,16岁的刘慈欣开始尝试科幻创作,如《带上她的眼睛》《地火》等。不停地投稿,也不停被退稿,有时候退稿也没有,石沉大海,但他仍然乐此不疲。

  直到20年后,他的作品才正式发表。很多人后来问刘慈欣,为什么对自己的创作,这么不上心?刘慈欣回答,自己就是个爱科幻的普通人,写科幻就是爱好,不为出名不为牟利,当然是以自己的个人生活为主。

  1981年,刘慈欣考上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电工程系,毕业后留在山西娘子关电厂任工程师。刘慈欣说,身为发电厂的工程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必须坚守岗位。如此,出现问题才能及时解决,一旦玩忽职守,后果会非常严重。然而,这个工作一年当中真正繁忙的时间只有三四个月,剩下的时间,“你只要待在办公室里,看书,写作,不影响日常工作就行”。就是在这种忽紧忽慢的作息时间表里,刘慈欣完成了大多数的作品。80年代,他创作了《宇宙坍缩》和《微观尽头》,然后似乎停滞了一段时间。

  31岁时,刘慈欣和同一单位的工程师结了婚,两人有一个女儿。小日子滋润幸福,生活也愈加稳定,看看自己似乎也不缺什么了,家庭幸福工作安稳,满足之余,他终于想起了自己的精神追求。1997年,34岁的刘慈欣又重新拿起了笔,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作。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36岁的刘慈欣在《科幻世界》杂志发表了处女作《鲸歌》以后一鸣惊人,他的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带上她的眼睛》获1999年一等奖,《流浪地球》获2000年特等奖,《全频带阻塞干扰》和《乡村教师》首度同时获得2001年银河奖两项奖项。2002年至2005年间,刘慈欣凭借一系列中短篇小说连续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并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和《球状闪电》。

  比刘慈欣小一岁的严锋,最早接触刘慈欣的作品,是从2001年在网上无意中闯入《科幻世界》论坛开始的。“我开始接触科幻作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看的是叶永烈、郑文光这批科幻老前辈写的。后来又开始看国外的科幻作品,发现当时国内的科幻小说确实比不上国外的,主要是想象力不足。”严锋对《新民周刊》表示,他2001年在论坛发现大家都在谈论一篇叫《乡村教师》的作品。“我看了《乡村教师》之后就很震撼,这跟我以前看到的中国科幻非常不一样。”随后,严锋就下载了刘慈欣的所有作品。

  刘慈欣曾经是水木清华BBS科幻版的常客,经常在那里与科幻爱好者进行交流讨论。在严锋看来,中国新世纪的科幻小说也是一种网络小说。

上图:2016年刘慈欣荣获“第十届作家榜金奖·年度致敬作家”。


《三体》是怎么火起来的?


  2006年,《三体》第一部在《科幻世界》上连载,迅速引起科幻爱好者的强烈关注。在刘慈欣构建的“三体”科幻世界中,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此时,恰逢贴吧和豆瓣等新形态的网络空间兴起,刘慈欣的粉丝们开始建立自己的贴吧、豆瓣小组和非官方的三体网站。粉丝们通过对刘慈欣作品的大量细读、讨论、同人作品写作,进行二次创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群体性的身份构建和认同。

  当时也在追《三体》的严锋,认为这是大刘超越自我的突破性作品,因为他之前的作品主要是中短篇。为了尽快看到结局,严锋找到了刘慈欣的邮箱并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表示自己曾写过书评,也一直在看他的作品,希望知道《三体》连载的后续内容。“想不到他就把整本书的电子版发给了我。大刘还是一个很实诚的人,对人很信任。”一来二去,两人就认识了。《三体3》出版时,严锋为之作了序。

  这种电子邮件“催更”的事情,奥巴马也干过。2014年11月和2015年8月,《三体》英文版第一部和第二部先后面世,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成了忠实读者。因为当时《三体3:死神永生》的英文版还没出版,奥巴马就发邮件给刘慈欣“催更”,却被刘慈欣以为是读者的恶作剧而删除了。直到刘慈欣接到外事部门的电话,才相信这封邮件真的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白宫,但他手头也没有英文版的定稿。最后,白宫设法搞到了《三体3》尚未出版的英文版样本,这则新闻也让《三体》成功进入了精英人士的阅读清单中。除了奥巴马外,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杰森·福尔曼、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提起《三体》时都赞不绝口。

  康德曾说:“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可以说,《三体》三部曲就是阐述了这两者的关系——通过讲述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之间信息交流、生死搏杀以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宇宙一百五十亿年的历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冷峻的笔锋讲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星际大战。

上图:《三体》出海版图   图|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


  对于刘慈欣的“文笔欠佳”、“女性人物塑造不够丰满”的部分质疑声,严锋并不认同。“科幻小说有它的逻辑和重点,主要是对可能性的探索、思想实验和世界建构。”在严锋看来,刘慈欣的作品既有惊人丰富的技术细节,又蕴含着深切的现实观照与人文情怀。从文学语言与技巧手法上来看,刘慈欣是一个深具浪漫气质的古典主义者,但其思想却具有惊世骇俗的前卫性。

  值得一提的是,《三体》能够出圈,除了作品本身的实力,也离不开粉丝的推荐。严锋举例说,在2010年11月《三体》第三部出版时,中国网络社区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微博上迅速出现大量与三体相关的个人账号,这些账号以《三体》中的人物命名,相互应和,俨然形成了一个虚拟的三体世界。

  《三体》的出圈还有中国互联网大佬的功劳。2011年,雷军向人推荐最多的一本书就是《三体》,在当时金山集团的战略会议上,他花了很多时间分享阅读体会,“不仅仅是最好的科幻小说,本质上是哲学书……其中的哲学道理对制定公司三到五年战略非常有帮助”。加入这样讨论的还包括马化腾、李彦宏、周鸿祎。那几年,如果不熟读《三体》,几乎无法参加互联网大会,因为那里充满了刘慈欣创造的名词:宇宙社会学、黑暗森林、思想钢印、猜疑链、降维打击……在当时,《三体》几乎成了中文互联网世界的“圣经”。

  2013年,50岁的刘慈欣以37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第一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他也成了专业作家——2014年,刘慈欣正式调入阳泉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和研究工作。知天命的刘慈欣,依旧过着看起来拘谨而且刻板的生活,生活方式也没什么变化。他说,每天仍然保持着至少四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白天看英文,晚上看中文。

  2015年8月22日,刘慈欣获得科幻界的最高荣誉——雨果长篇科幻奖。颁奖词由瑞典宇航员凯尔·林格伦在距离地面400千米的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站里宣读,其影像通过网络向全球亿万人直播。

  可惜的是,当时刘慈欣不在颁奖典礼现场。此前,他曾给组委会发了封邮件,问是不是一定要参加?对方的答复是:“不一定,照您的意愿来。”

  雨果奖和美国科幻奇幻学会的星云奖堪称“科幻界的诺贝尔”。而《三体》英文版第一部曾获得2014年度“星云奖”提名。这一回,刘慈欣以为雨果奖也只是提名,就没去。因此,当他被宣布为这个地球上第一个获雨果奖的亚洲人时,他正在阳泉一条泥泞的路上开车——还是《科幻世界》的编辑打电话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随后,刘慈欣凭借《三体》拿奖拿到手软——2017年6月,《三体》三部曲最后一本《死神永生》的英文版获得了世界级科幻奖——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2018年,刘慈欣在美国被授予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他也是获得这一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

上图:2019年2月,刘慈欣(左二)和《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右一)参加卡梅隆(右二)《阿丽塔:战斗天使》在北京的首映式。


《三体》的长尾效应


  2015年以来,《三体》被先后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全世界销量已突破2900万册,创下中国图书海外版权销售纪录。

  2022年1月,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作为《三体》三部曲外文版运作方宣布,刘慈欣《三体》英文版权续约金高达125万美元,创中国文学作品海外版权输出纪录。

  而大刘给不同版本写的前言或后记,让《三体》更能使全世界的读者产生共鸣。

  2012年12月,当他为《三体》的英文首版做准备时,写下的后记在今天看来仍有意义:“人类可以通过战争和瘟疫摧毁同胞,却相信外星文明是高尚的……人类面对宇宙时所表现出的天真和善良揭示出一种矛盾:在地球上,人类可以毫无顾忌地踏进另一个大陆,通过战争和瘟疫摧毁那里的同胞。但是,当他们凝望星星时,却变得感性……我认为应该恰恰相反:让我们把对外星人的善意转移到地球的人类同胞身上,建立不同民族和文明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2022年3月20日,刘慈欣给德文版写过一则前言。在这则前言中,刘慈欣对“自己”发起提问:“《三体》最后一部的出版已经有十二年,在这段时光里,这部科幻小说拥有了大量的读者。一个谜题一直萦绕着我:读者在这部小说中究竟看到了什么?吸引他们的是其中的现实,还是对现实的超越?…… 科幻小说是一种可能性的文学,它描述宇宙和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三体》所描述的也是宇宙智慧文明社会的一种可能性,这是最黑暗、最让人绝望的一种可能,但也只是无数可能性中的一种。”

  这就是大多数人喜欢《三体》的原因,因为想象力,更因为格局。记者|金姬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