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房与画室
为做《追画二十年》这篇报道,我采访了上海当代艺术家孙良。采访是约在他的工作室进行,在威海路20号。我在网上查好路线后,就按图索骥去找那个地方。
我沿着人民大道向威海路方向走,经过上海最核心的地标大剧院,转到威海路,视野换成林立的高档写字楼。刚走几步,门牌就变成40号开外了,我倒回去再找,发现20号竟是个不起眼的大杂院。晾衣绳上花花绿绿的衣服把人迎进来,东面一爿矮房,北厦两层楼,中间是个天井,大半被盆栽占据。上海爷叔搭个液化气灶,在院子里炒菜,烟火气和试衣服的洗衣粉清香混在一起。
孙良的工作室在二楼,一间阁楼大概十平方,作品杂乱地码在一起,墙上有个小门,打开是狭长的屋顶,也堆着很多画。孙良在地上搁一个电水壶,拖来一张凳子摆茶具,大家围着电暖炉坐,喝茶聊天。一扇小窗是屋子唯一的光源,窗外近景是大剧院,远景是来福士。
这个院子以前是旧上海跑马厅的马房。一楼是马厩改建的,还留着以前拴马用的铁圈,二楼的画室在过去是马夫的休憩处。跑马厅已经没了,但马房居然神奇地留下了。在寸土寸金的大剧院旁,这个大杂院在历次拆迁里幸存,除了历史价值,最重要的是陋室中往来无白丁。这里曾有过拆迁动议,几个画家一商量,各自找了几家媒体,来这里拍纪录片,写报道,通过舆论影响把这里保了下来。大城市越来越同质化的今日,有味道的去处却越来越少。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