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采编幕后 > 正文

税是一部伦理剧

日期:2014-04-1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起意去做“别缴糊涂税”这个选题,并没有特别的新闻事件作为由头,而源自编辑部的一场闲聊。虽然诸如文章出轨、于正抄袭都会丰富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没想到近期办公室闲扯排行榜上参与度最广、持续时间最长、争辩积极性最高的话题,是税。

    确切地说,是和房产有关的税(如果是增值税抵扣之类的话题没多少人愿意牺牲午休时间辩个面红耳赤)。也难怪,只要看看收视长红的老娘舅节目,就知道上海人民对于房子问题关注度有多高了。而税,是处理房产事宜绕不开的一个环节。

    闲聊的起源是关于老人房产的处置,一位同事常年在《甲方乙方》客串嘉宾,见多了老人身后子女为房产对簿公堂的情况。很多身体尚健的老人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再加上对于遗产税的恐慌,都想要在生前将房子的事“搞清爽”。但赠予房产给子女也不是零成本的,现在房产证上加减名字都是税。如果索性卖了房子把钱给子女,但通货膨胀猛于虎,钞票还会比房子更保值?怎么做才能在价值不缩水的情况下、花最小成本把房产转让给子女?所有人莫衷一是。大家久久相持不下,得了,请教专家去。一问税法专家,才知道很多学生和朋友都问过她相似问题,这是个普遍性的困扰。

    我在《关于房子的那些税》一文中厘清了部分相关的税法知识,不再赘述。但还有很多法理难以解决的人情问题。如果老人太早将房子转给子女,会不会老来无依?如果转晚了,逃不过遗产税这一刀。如果是在重组型家庭,老人的焦虑就加倍了。

    同事举了个例子,某友的婆婆将自己的老房子变卖,挪出50万给儿子媳妇置换一套大房子,以后全家搬到一起和享天伦。这算是顺利交接财产的典型了,但过了几日老人琢磨出个问题,如果以后和小辈相处不好,自己岂不连容身之处都没了,于是要求儿子写张50万的欠条,如果今后大家处不来,还能把钱要回来。但媳妇不乐意了,因为新房子没有自己名字,如果以后婚姻发生变故,自己净身出户不算,这当作夫妻共同债务的50万,是不是得自己掏25万还上?

    当每个人都在为“最坏情况”做打算时,各方利益就撞上了。老百姓有了长远税务规划的意识,学习税法知识不难,但涉及家庭伦理,又该用什么知识来化解?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