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采编幕后 > 正文

海派商道今何在?

日期:2014-12-1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接到杂志社采写“上海商业文化”的任务后,我就一头扎进故纸堆里,发现学界的研究主要针对1843年开埠到1949年解放这100多年。当问及“当代上海的商业文化”时,无论是上海史还是经济专家,都以“不太了解”为由婉拒采访。我还有些纳闷,虽然这个话题有些跨学科,但不至于在全上海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学者。直到一位老专家私底下告诉我,1956年公私合营后,上海的商业环境就不一样了,国企为主的市场活力可想而知,即便改革开放30多年,这座城市的商业繁荣也难以回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顶峰。

    老专家的话让我想到了我的爷爷,他也算是个“沪商”了。70多年前,爷爷以银洋250元在松江创立了“草庐”,以“四鳃鲈八生火锅”和“红烧四鳃鲈鱼”等名菜享誉沪上。“草庐”当时也是松江点心界的第一块招牌,他家的松江“三球”(八宝球、地梨球、椒盐虾球)最出名,1955年宋庆龄视察松江时也对招牌点心合子酥赞不绝口。1956年后,爷爷就和这家饭店没了关系。爷爷的子女中没有一人涉足餐饮界,只有一个孙女当了中式点心师傅,但结婚后就转行了。如今的“草庐酒家”仍然以点心为卖点,但辉煌不再。

    老专家说,商业文化的根子在于人,人没了,剩下的只是空壳罢了。上海以前是“冒险家的乐园”,这不仅是对老外,对中国人也是如此。为什么那么多人来上海“淘金”?就是因为这里充满机会,而当时的政府管得很少,市场经济发挥着最大的自由度。改革开放后,商业先起来的反而是比邻香港的广东,老专家感叹,今日之上海,商业是打了折扣的。沪商受到的限制太多,好的品牌都收归国有了,给民营资本家留下的空间有限,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上海诞生不了马云、马化腾等人物。

    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曾说过: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也许,这对于商业也是一个道理。(本刊记者 金姬)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