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还是要订的,不仅为情怀
杂志还是要订的,不仅为情怀
上期《最美高铁 世界无双》真是大手笔。自中国开通高铁以来,还没有哪家媒体做过如此详尽而精致的报道,因此这是关于中国高铁的第一本精读物。
中国高铁当然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一张最耀眼的国际名片,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来看,高铁也开启了中国一个崭新的时代。国际上对中国高铁的心情是复杂的,惊叹之余,最常规的动作当然是去找你的瑕疵加以攻击,这些年来,对中国制造,他们的攻击手法就这么几招,并不新鲜,因为有竞争,人家的这种心态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中国国内,在高铁已经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提速机、代表中国顶尖技术参与国际竞争的情况下,还有人不遗余力去怀疑甚至否定中国高铁,竭尽嘲讽乃至恶意攻击,这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落后人家几十年的,难道就必须也要用几十年完成才是最安全的?借鉴了别人的经验,完成了我们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研发,难道就可以被污蔑成盗版?谁都知道高铁便捷,给民众生活带来实惠,还非要去诋毁,说是形象工程,这不是睁眼瞎嘛!
说到底,大家都知道中国高铁是好的,但好在哪里,很多人其实是不清楚的。因此,策划并制作这一本中国高铁全手册是很有意义很有必要的。我们从高铁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从中国高铁的绝对优势,到“四横四纵”每一条富有特色的高铁线承载的不同的战略意义,再到出游美食的秘笈,策划极其细致,目的就在于让大家全面领略中国高铁。
我们派出了几乎所有的采编人员,从祖国的最东边到最西边,从最南边到最北边,我们的记者要替您去重新发现您也许已坐过无数次、却也忽视无数次的高铁,当然,在发现的同时,我们还要带着记忆,能让您感受到那份情怀。
如今这一本厚重的杂志已经摆在您的面前,排版上不遗余力,力争做到最精美,结果因为超出版面,最后有三篇稿件因为舍不得让别的稿件缩版,而不得不做出牺牲撤稿。因此,在这里我们要对张锦渭老先生表示感谢,张锦渭年近八旬,帮我们的记者联系高姐采访,贡献了历年拍摄的上百张照片,最后却未能付梓。
讲完高铁,再来讲讲本刊。一年一度的征订季又到了,各家媒体都绞尽脑汁,在传统媒体遭遇到一些困境的当下,大家的心情其实蛮复杂也蛮拼的。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本刊在今年下半年的转变。没错,本刊在改版,摸索在新的传媒形势与阅读习惯下,新闻性杂志的办刊出路。传统媒体是遇到了一些困境,但我们有这样一种自信,那就是我们的专业优势是不可能被任何技术所取代的,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专题报道,比如再前一期的《故宫金秋季 永寿无终极》。
这一期,您或许还看到了我们的征订广告,“轻阅读如此廉价,新民周刊喊你回家”、“腔调谈资尽在新民周刊……其实我最想表达的还是一句“在这里,您可以遇见自己的纸媒情怀。”我们每个人都有情怀,也都需要情怀。在这样一个显得有些浮躁的时代,这样一个人人被手机绑架的时代,难道我们不需要在某一个午后,放下手机,泡一杯茶,躺进阳光的怀抱里,捧起一本精致的杂志,静静地阅读?
这是一种情怀,更应该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的,精致的读物可以让您找到安宁。而我们就要做这个精读物。毫无疑问,就像中国高铁,我们也正在通往最好的路上。
可是,这个年代情怀被贩卖得似乎又有些滥了,作为专业的媒体人,我们想让您看到,在《新民周刊》,不仅有情怀,更有专业。
我们在杂志里等你,订阅吧朋友!(本刊首席记者 杨 江)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