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谈判背后的博弈
气候谈判背后的博弈
历时12天的巴黎气候大会终于在分歧、争议中落下帷幕。大会最终按照预定计划,于12月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以世纪为计量单位的时间段中,仅仅针对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就做出判断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人类生产活动到底会不会对全球变暖造成影响,以及会对气温升高造成多大影响,都不是目前科学家们能够给出准确答案的。为什么全球人民又都信了呢?有观点认为,如果大家都知道即便人类再怎么努力,也依然不会对阻止气温升高产生任何影响,那是不是大家就没有节能减排的动力了?这应该就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确吧。所以,即便对于一个完全不可期的未来,我们仍然要做点什么。
正如有人所言,戈尔在推动阻止全球变暖上的种种举动,收获的盛名和利益远远超过做副总统时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就是一个明证。另外,戈尔身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系统控股公司的大股东之一,他通过直接投资和参与碳排放交易与为这个庞大的市场提供顾问咨询和演讲,已经赚取了上亿美元的财产。随着巴黎气候大会协议的达成,戈尔的环保大生意恐怕还要翻上几个筋斗,全球碳交易变身头号能源市场指日可待。
另据美国媒体爆料,一向被尊为环保斗士的戈尔,其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的豪宅的用电量,大约是普通美国家庭的15倍,普通中国家庭的100倍!当然,这样指摘戈尔似乎有点胁迫人家做道德圣人的意味。但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对饥寒交迫的人呼吁反对饥饿、浪费,是不是有点太不真实?
我非常敬重的一位作者郑若麟先生在稿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碳交易的实质就是:A国辛辛苦苦为全世界提供生活产品,但因生产而产生碳排放量超标,不得不向什么都不生产的B国购买碳排放指标;然后B国再用收到的钱来购买A国生产出来的产品!
细思恐极。全世界大佬争吵多日就制定出这样一个游戏规则?说到底,气候谈判还是政经博弈,谁有实力,谁制定规则!从另一个方面讲,对中国人而言,节能减排确实有促进产业升级、引领创新,创造更美好家园的实际功效,所以,我们的政府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表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打出了一手漂亮的气候外交牌。
不管气候怎么变,我们都一直在变美好的路上。 (本刊编辑 陈 冰)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