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采编幕后 > 正文

城市肌理值得玩味

日期:2022-02-1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上期本刊封面报道《上海的俄罗斯痕迹》一组,写到了上海的许多地方。

  譬如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苏友好大厦选址工作中,曾经留意过一个叫做“大华农场”的地方。采访中,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向我们介绍过当年的选址过程,介绍时将“大华农场”误当作了如今宝山区南部的大华新村一带。

  实则,当年的“大华农场”,大致在如今的虹口区广中路水电路西侧。20世纪30年代,浙江人郑坡在此地置地90亩,搞起了大华农场。此后,五卅运动烈士墓曾经设在这里。再之后,“八一三”淞沪战事之后,日军在这里搞了个“八玄园”,亦即“海军战表忠塔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上海城市不断更新,以及近郊的不断城市化,“八玄园”的痕迹已经很难寻觅。其实,如果这些痕迹仍能保留,或者考证出具体位置,做一些标记的话,仍能够作为日军侵华实证,警示后人。

  再看如今的文化广场位置,这地方当年在中苏友好大厦选址中作为备选之地。也许是因为当年这里的地面建筑仍多,且能够使用,所以没有推倒建新楼。然而,这里的建筑最后还是被拆除,建成新的文化广场。

  至于中苏友好大厦,在更名上海展览馆、再组建上海展览中心以后,也曾在主楼两侧建设东馆、西馆。犹记得当年这两座副楼是玻璃幕墙的,后来在改造过程中,将玻璃幕墙拆除,改为类似主楼的外墙模样。这不禁令人想起卢浮宫外,贝聿铭设计的那个著名的玻璃金字塔。也许,当年上海的玻璃幕墙模样不够夸张,反而不足以保留吧。

  上海的城市肌理一层层探看,值得玩味。 (姜浩峰)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