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馄饨
“50年前的此时,尼克松飞到上海,在虹桥机场吃了碗小馄饨,然后飞北京。”2月21日上午9点40分许,我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新民周刊》文章《尼克松的上海往事》,并写下这么一段文字。同时,我正在上海报业大楼食堂吃早餐,也是一碗小馄饨。
上周封面报道《跨越太平洋的历史回响》六篇稿件,比较全面地回顾了尼克松总统访华暨《上海公报》发表的过程,也深入探讨了尼克松为什么先落地上海虹桥机场再飞往北京,在结束访华时又从上海离境的原因。
之前来过中国的基辛格是犹太人。基辛格在美国时就从前辈犹太人那里听说过上海——这是二战中庇护过犹太难民的城市,这座城市的国际饭店曾是远东第一高楼、“上海之心”。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并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签署公报,上海是最合适的地点。外加当时的中国,上海的服务业接待能力、工业保障能力、会展举办能力等等,可以确保接待尼克松总统的行程不出差池。
上期《新民周刊》出版以后,有朋友联系到周刊同事,说版面上一张照片里,有他的祖父——站在尼克松身边的上海接待人员。这位朋友希望收藏这期杂志,作为纪念。
1972年尼克松在虹桥机场吃到的那碗小馄饨,是锦江饭店的厨师前往烹饪的。许多上海人对小馄饨有着美好的回忆,在物质并不丰富的70年代初,据说小馄饨是恋人约会时的一顿美味。所以,小馄饨是带着初恋的味道的。不知道如今的美国,还有多少人感觉得到此味吗……(姜浩峰)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