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王安忆
2023年3月底,一场王安忆和余华在华东师大的对谈引起热议,朋友圈里直播刷屏。两位的对谈很风趣,既回忆往事,又回应了当下最前沿的话题,让人重温文学的魅力。活动前一晚,丽娃河边的华东师大校园里,学生们为了抢一张门票不惜凌晨守候排队。
同样在那个周末,“微博之夜”在上海举办,黄浦江畔,粉丝涌动,不少人为见偶像露天扎帐篷。两拨不同的年轻人,在同一时空的行动也成为大家的话题。
春天意味着复苏和生机。在大学校园封闭许久后,这场破圈的文学活动让人感受到重新开放的力量。
曾几何时,王安忆、戴锦华等文学明星,是我研究生时期学校的常客。我也曾横跨上海,在许多个周五下午,赶到华师大中北校区,只为听毛尖和朱康二位老师的中国20世纪爱情文学课。那可能是“网红课程”最早的形态。一开始学校只安排了一间小教室,谁料有一半学生都是从外校赶来旁听,于是第二节课开始,教室换成了能够容纳200人的阶梯教室。
于我而言,文学创造的奇遇,成为生命的一部分。2016年冬天,王安忆受邀来学校参加一场论坛,我拿着《天香》去现场找作者签名。王安忆对学生们很友好,来者不拒。
和我一块走到王安忆身旁的是一位女生,排队时我和她简单聊了几句,大概是问问对方什么专业,几年级之类。6年以后,女生成了我太太。(王仲昀)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