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网暴的是我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被网暴,影响了生活甚至走向极端。但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不就是在网上被说了两句,他们为什么就想不开了呢?
这种反怪受害者太脆弱的心态,其实大多数人都有。但只要真正经历过网暴,就会懂得,语言的力量从来都不可以小视,尤其是当有人故意颠三倒四、添油加醋的时候,不论这件事最终真相如何,在网络上,当事人首先就会迎来一波社会性死亡。
比如上一期封面报道中,笔者采访的小谷,她只是在快递驿站取了个快递,就被附近的有心人拍下了照片还捏造露骨的聊天记录,名誉遭到侵害的同时,她和男朋友都因此失去了工作,她的生活陷入低谷,她本人也陷入了抑郁情绪。而一开始传播谣言的人,却始终觉得自己只不过开了一个玩笑。
对同一件事认知的不对等,是网暴双方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为了让造谣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小谷选择了死磕,她花费了大量精力准备刑事诉讼,当她的刑事自诉被立案后,她终于能够跟这件事和解,不过当时她仍然经常收到恶意的私信和留言——法律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刻,你需要一颗“大心脏”才能笑对生活。
然而,即便拥有一颗“大心脏”,事情发生的时候仍然难免发蒙、愤怒,更何况很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因此,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些经历过网暴的“过来人”给出了相似的建议——被网暴不是你的错,当你无法承受网络暴力时,不如开启“熔断机制”,放下手机,回归现实生活。 (周 洁)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