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下的波浪线
重回电视屏幕的亦舒,让人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那是言情小说的黄金时代,香港有亦舒,台湾有琼瑶,严肃文学中先锋主义的热潮已经有点褪去,民间更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的天下。
那会儿街边还有小小的租书店,靠墙摆满了书架,这一排是金庸古龙,那一排是琼瑶席娟,还有一小排属于席慕蓉。男读武侠,女看言情,每到放学时分,少男少女就开始涌向这些租书店,很快架子上就会空出一大块。
武侠和言情小说犹如一阵春风,轻轻拂过无数少男少女的心田,满足了他们对于热血、对于爱情的憧憬和向往。男孩子会为了金庸和古龙谁写得更好吵起来,女孩子会讨论琼瑶和席娟谁的文笔更细腻,谁小说里的故事情节更跌宕起伏——想想当年,张爱玲和她的同学也会争论张恨水与张资平孰胜一筹。
我当时出入这些租书店的目的可能比较小众——借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贵州人民出版社版的,80册皇皇巨著,学生党买不起,就去书店借,记得每本租金是2块钱一天(90年代末)。当然如果逾期了也是要加钱的,所以借回来马上就看,一个下午的时间消磨在一个谜题里,是记忆中的美好时光。
书店里推理小说不多,借不到阿加莎的时候,我也翻看琼瑶和席娟的书,她们的书封上通常印着一个温婉可人的女孩子,封皮往往是粉色。有时候打开书页,会看到前一个读者的留言,写了一些她对爱情的感悟,或者与书中人的同理心。还有的抒情句子下面密密画着线,像是读者为作者补充的强调重音。
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想起那些已然消失的小书店,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阙政)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