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断亲”,一边找年味
撰稿|黄祺
这几年有个新词叫“断亲”。春节期间,很多年轻人视走亲访友为沉重的负担,好不容易放假最好是宅家睡觉,或者出门旅游,都好过去亲戚家拜年——这就是“断亲”的一种。
那么,嘴里喊着“断亲”的人,是真的对亲情、对年味不看重了吗?我觉得并不尽然。
这个春节假期,不少朋友带着老人小孩去华南地区旅行,回来后纷纷表示体验感很好。一方面温暖的气候让人神清气爽,另一方面华南浓厚的年味儿,让大家找到了儿时记忆。
在广东、香港和潮汕一带,街巷里常常偶遇售卖年宵花的小店,怒放的蝴蝶兰溢出店铺,摆到了街边。大商场、大酒店早早做好了春节传统装饰,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我在香港一条小马路上碰到一家专门卖利事封(红包)的小店,红色金色的利事封挂了满屋满墙,品种可能有几百种。价格不便宜,但这几包利事封成了香港之行我唯一购买的纪念品。
1月30日晚,香港2025年农历新年烟花汇演如期举行。今年的主题为“金蛇迎春庆丰年”,共燃放23888枚礼花弹,持续23分钟。香港警方表示,维港两岸有超过25万人观赏贺岁烟花。当地人说,今年观看烟花表演的人特别多,其中不少是内地游客。
我们去珠三角寻找年味,郭富城春节到妻子老家安徽过年。这位香港老牌天王,玩起了加特林,身边围了一堆孩子,那一刻他才成为小孩子们心目中真正的“偶像”。
“断亲”断的是形式上的“亲热”,大家心里对家庭温暖和节日带来的快乐还是满怀期待的。这种情感需求刻在中国人的基因里,很难改变。撰稿 黄祺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