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财富 > 正文

安然:变身“僵尸”又涉欺诈?

日期:2012-02-1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已经破产10年的安然公司,其实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如果让全世界投票评选美国当代最“臭名昭著”的公司,2001年12月2日宣告破产的的得克萨斯州能源巨头安然(Enron)肯定榜上有名。安然事件不仅让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倒闭,更由此引出另一电信巨头世通公司因丑闻而宣告破产。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等也因涉嫌财务欺诈,向安然破产的受害者分别支付了20亿、22亿和6900万美元的赔偿金。安然事件直接导致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的产生,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美国证券法最重要的一次修改。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而引发了的另一批美国公司倒闭潮,安然的名字也被人渐渐遗忘,直到2011年11月中旬一条有关消息在网上疯传。据称:“安然破产重组后在中国的子公司继续欺诈……”经过《新民周刊》调查发现,已经破产10年的安然公司,其实以另一种方式活着——部分高层人员在安然破产后进入拆分的实体公司继续担任要职,这些公司的业务如今遍及亚洲和中南美洲的各大能源领域。
 
拆分,更名,变卖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成立于1930年的安然也是如此。公司自2001年申请破产后,就一直试图重组。在公司倒闭后不久,安然的创新核心能源交易部门被美林公司买下。安然的同行业竞争者Dynegy的拯救计划曾给安然带来最后一线生机,但谈判最终因Dynegy寻求对安然的控股方北部天然气公司的控制权而宣告失败。
  重组失败后,安然的最终破产计划于2003年开始付诸实施,公司资产主要分拆给3家公司:波特兰通用电力公司(PGE)、CrossCountry能源公司和Prisma国际能源公司。可能是“安然”在美国已经成为贪婪、虚假和欺诈的代名词,安然特意聘请了同样位于得州休斯顿的Easterly & Co品牌咨询公司为新独立的两家公司CrossCountry和Prisma起了名字,前者经营安然在北美的三大天然气管道业务,后者负责安然的国际电力、天然气公用事业和管道业务。而波特兰通用电力公司是安然在1997年收购的,所以名字保持不变。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虽然有假账丑闻,安然公司的基础资产仍然受到业界肯定。所以安然在破产后所剩的最后3家企业都找到了不错的新东家——首先是CrossCountry在2004年12月以2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GE商业金融和天然气公司“南部联盟”(Southern Union,该企业后来有被达拉斯的Energy Transfer收购);波特兰通用电力公司,在2006年5月宣布独立,成为俄勒冈州波特兰当地一家经营公用事业的私企;安然所剩的最后一块资产——Prisma国际能源公司也在2006年9月以29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艾奕能源(Ashmore Energy International,简称AEI),当时的Prisma与165家能源企业有业务往来,在南美拥有天然气管道,又在巴西和另外8个国家经营电力分销业务和电厂。据悉,艾奕能源的主要股东是总部位于伦敦的安石投资管理公司(Ashmore Investment Management)。
  艾奕能源的总部虽然在开曼群岛,但主要由休斯敦的部门来负责全球运作。作为休斯敦最大的私营企业,艾奕能源算是最大程度“继承”安然衣钵的企业了。收购Prisma后的艾奕能源,由掌舵Prisma能源公司的罗纳德·哈多克(Ronald W. Haddock)出任CEO,而此人自1989年到2000年就一直在为安然工作。2007年,年事已高的哈多克退居二线,担任艾奕能源的董事会主席。CEO的接力棒交到了詹姆斯·休伊斯(James A. Hughes)的手上,此人也曾为安然工作10年以上。
  由安然元老管理的艾奕能源,再加上接手了一大块安然资产,很快就和当年安然一样具备“全球野心”。
 
再次涉嫌欺诈?
 
  众所周知,为实现从“全美最大能源公司”到“全球最大能源公司”的转变,安然自1985年起迅速扩张业务领域,不仅从事全美电力、天然气的配送,在世界范围进行电厂建设、管道铺设等基础投资,还在商品运输、化工、宽带、水务、纸业、塑料及金融管理服务等领域广泛开展业务。安然的业务不断拓展至英国、印度、菲律宾等诸多国家,其中包括建设玻利维亚到巴西的天然气输送管网络。 
  而艾奕能源的“国际化之路”是从收购当地能源企业开始的。以中国为例,艾奕能源2008年2月1日宣布成功收购了通达能源公司100%的股权。通达能源1998年1月于北京成立,是一家可以跨省市从事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城市汽车加气站及其他能源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的全国性企业。由于国内上市面临较长的辅导期,通达能源在2004年6月设立了新加坡通达能源有限公司,通过这家新成立的壳公司转而收购了整个通达能源,通达能源也就摇身一变成了外资公司。未曾想,本希望曲线海外融资的通达能源在新加坡上市没有成功,最后却被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艾奕能源纳入麾下,也算是双赢的结果。当时,通达公司已经控股中国内地9个城市燃气公司并为大约15万客户提供服务。而艾奕能源也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管理着38家能源公司,主营电力销售、发电、天然气运输服务、天然气销售以及燃料零售业务。
  网上所说的“欺诈”事件就发生在艾奕能源收购通达能源前后这4个月时间段内。根据员工Carol提供给《新民周刊》的材料显示,她2007年11月26日加入通达能源公司,签约3年,试用期3个月。当时的通达能源属于新加坡外资公司,在中国设代表处无独立法人资格,因此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是通过人事代理的中智公司进行劳务派遣。虽然艾奕能源是2008年2月才宣布收购通达能源的,但其实这一进程在Carol进公司前已经开始,因此Carol当时的主要工作是为艾奕能源服务。
  Carol说,通达有关人员以“配合美国总部IPO上市、审计”为由,说“安然破产后美国总部要IPO重新上市,2006年已上市失败,今年若再失败,就全公司员工全部炒鱿鱼”。Carol被AEI美国总部发电子邮件书面正式提出要求,通宵加班,应付安然破产重组后美国AEI的重新IPO审计上市紧急任务。3个月试用期的最后一天,即2008年2月25日,艾奕能源的董事迈克·甘特(Michael Gantt)突然从北京打电话到上海,要求变更试用期,约定第二次试用期,第二次约定为延长两个月,理由“职位重要,需要继续考验”。为了保住饭碗,Carol无奈只能在第一次试用期期满当天又签署了《变更试用期协议》,但她有些不放心,就发邮件和艾奕能源美国总部CFO约翰·富尔顿(John Fulton)详谈此事,对方的宽慰让Carol吃了定心丸。
  Carol说,她在第二次试用期内收到迈克·甘特发来邮件,对她的努力表示感谢,确认该工作机会为长期稳定,所签的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而且,在邮件中,甘特表示会在审计结束后给Carol调休补偿,还有10天年假和探亲假,试用期30%工资差额也会补足。可是到了2008年3月19日(约定的第二次试用期内),美国总部IPO的紧急任务接近尾声,Carol突然就被炒了鱿鱼,凌晨3点突然被撕毁《变更试用期协议》,并被警告Carol第二天不允许再出现在办公室。
  Carol说,甘特后来告诉她:“公司本来就不需要长期员工,只是找相关专家短期应付安然破产后美国AEI的重新审计筹备上市。”至于为什么要和Carol签3年劳动合同而不是短期咨询合同,甘特的解释是:短期合同就没人肯来……艾奕能源始终声称Carol是“主动辞职”。忍无可忍的Carol把通达公司告到了法院。
  Carol提供了短信、电邮、录音和人证,《新民周刊》希望能够更客观地了解此事,可惜的是,艾奕能源没有理会《新民周刊》的采访申请。至于通达能源,现在这家公司在名义上已经不存在了。因为艾奕能源在2008年收购通达能源后不久又入股北京的新华联集团。2010年3月,艾奕能源增持新华联燃气公司股份,并将其与上海通达能源有限公司整合,成立“华通(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据悉,华通公司直接和间接拥有27家燃气配送公司,3家天然气管输公司,业务遍及中国10个省,燃气管网总长度达4000公里,服务客户超过30万,年供应天然气量达2亿多立方米。在城市平均气化率程度仅为30%的中国,艾奕能源看到了巨大的燃气商机。
  艾奕能源是否涉嫌“欺诈”还有待法庭裁决,但这一案件无疑让安然的“继承者”之一蒙上“信任危机”的阴影。
 
上市未果忙“瘦身”
 
  不知算有幸还是不幸,Carol此前为艾奕能源的工作成果已经打水漂了。
  2009年8月,艾奕能源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一份高达8.3亿美元的IPO申请,计划到纽交所公开上市,交易代码为AEI。当时,迅速扩张的艾奕能源在拉美、中东欧和亚洲的19个国家有业务运营,拥有490万个电力用户240万个天然气用户。公司还运营着12万英里长的电力线路,5000英里长的天然气管道,以及大约2000座汽油与压缩天然气服务站。2个月后,艾奕能源又撤回了上市申请,除了安然事件的后遗症,美国新股投资者也不傻,他们都看出艾奕能源上市集资的目的是为了偿还债务和让原有股东减持套现。
  2011年1月,艾奕能源宣布出售公司80%的资产,大概价值48亿美元。公司CEO休伊斯表示,不能上市的艾奕能源只能选择“瘦身”,出售资产所得资金将用于偿还金融债务和PIK(实物支付票据),剩下的现金则投资各种能源项目。高盛和巴西第二大非国有银行伊塔乌金融控股银行(Banco Itau)是这些交易的金融顾问。
  据悉,艾奕能源此次出让的资产主要位于拉美国家。公司把巴西电力公司Elektro(Elektro向圣保罗217万名客户提供电力)的99.68%资产以24亿美元现金的方式卖给西班牙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Iberdrola;出售哥伦比亚电信服务提供商Promigas公司52.13%的资产给4家当地企业;把秘鲁的Calidda公司60%资产卖给哥伦比亚第二大电力经销商EEB;出售智利的电力输送公司Chilquinta的一半资产和秘鲁的Luz del Sur公司的37.97%给美国上市企业Sempra Energy旗下的Sempra Pipelines & Storage;把巴拿马电力公司ENSA的51%和萨尔瓦多DelSur公司的86.41%卖给哥伦比亚第二大企业EPM;出售EDEN公司90%的资产和EMADERSA公司77.1%的资产给阿根廷的Pampa Energia S.A.;把位于波兰的ENS卖给投资公司Kulczyk Group.
  由于艾奕能源仍为没有上市的私企,“瘦身”后的公司债务和盈利情况不得而知。可以明确的是,艾奕能源很难达到安然当年的辉煌。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