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财富 > 正文

大佬“码”上得天下?

日期:2013-09-0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二维码可能真的是金矿,但并不是每一个专心挖掘的人都会有收获。


记者|金 姬 实习生|金丰哲


  若不是淘宝网宣布将在9月10日开始全面屏蔽商户的外链二维码图片,普通人还没有感受到平时习惯用智能手机随便一扫的黑白小方格会让国内互联网巨擘们如此紧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去年9月11日,马化腾在互联网大会上以一句“二维码是连接线上线下的关键入口”宣告了腾讯的态度。过了不到两周时间,新浪微博也宣布正式上线二维码功能。其实,只要你能想得出名字的国内互联网公司,都在这两三年里开通了二维码功能,似乎谁都不想落后于他人。
  虽然二维码在国内商业应用的时间不满10年,虽然它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虽然成百上千的二维码公司中以此盈利的还凤毛麟角——但所有人都嗅到了商机。例如,淘宝宣布将要屏蔽外链二维码是在今年的8月12日,恰逢强化“扫一扫”功能的微信5.0正式上线一周。先跑马圈地,总不会错的。


安全隐患是原罪


  针对此次屏蔽外链二维码,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出于网络交易安全的考虑。“我们发现,部分卖家通过外链二维码图片形式绕开淘宝正常交易流程,以达到发布广告信息甚至诈骗的目的。”在淘宝网提供的一个案例中,一位淘宝买家通过一个“卖家”留在淘宝网店里的外部社交网站二维码信息,添加了“卖家”在那个社交网站上的公共账号。按下“购买”键后,钱款通过即时到账的方式打到了“卖家”的账户里。可是当买家发现商品迟迟未到货,才注意到“卖家”在外部社交网站的那个公共账号消失了。
  随着二维码应用的流行,手机病毒、恶意程序、钓鱼网站等通过二维码传播的潜在风险正在日益逼近,安全隐患日益凸显。由于国内普遍使用的二维码是日本的QR码,开放授权,不需要专利费用。因此,将带有病毒程序的网址链接生成一个二维码并不存在技术门槛——只要在互联网任意搜索一款“二维码生成器”,然后把病毒软件的下载地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立即就能生成一个迷宫似的二维码图片,整个过程甚至不到一分钟。
  但在“我查查”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OO(首席运营官)陈红洲看来,二维码只是个工具,本身没有问题,是它所指向的链接有问题。
  “二维码和网址链接一样,只是一个入口。消费者只要不随便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即可。”南瓜马车集团有限公司CEO(首席执行官)彭永泽向《新民周刊》建议,国家可以像监管广告那样预先审核二维码的内容。


大佬一出 谁与争锋


  在TMT(科技、媒体和通讯)领域的创投圈里,有一个著名的问题:“如果腾讯做了和你一样的事情,你怎么办?”这个问题也在困扰国内的二维码公司。在微信去年5月推出“扫一扫”功能后,对具有类似功能的小公司形成巨大威胁,哪怕对方早已存在,并在业界做得有声有色。
  天下网创始人王鹏飞在2010年3月创立的北京灵动快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比微信早一年半就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扫码软件产品“快拍二维码”,截至2013年6月拥有6000万安装量,月扫码量超过1.2亿。灵动快拍并不向个人用户收钱,这也是目前二维码企业的统一做法。王鹏飞表示,“移动互联网一定是一座大金山,我们希望先把客户群做大,然后通过二维码帮助企业销售来收取交易佣金。”
  和装机量4亿、月活跃用户达 2.358 亿的微信相比,“起个大早”的灵动快拍似乎丧失了优势。王鹏飞于2012年6月将前端APP变为主做后端二维码服务,盈利模式定位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防伪需求大,可以向企业端收钱。其二,为企业做营销服务。
  2010年1月成立的“我查查”以“我查查条码比价”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10月阿里巴巴推出了扫码比价移动应用“一淘火眼”,今年8月腾讯的微信5.0又在“扫一扫”中新增了扫描条码功能,两位大佬无疑都在从“我查查”的嘴里夺食。
  对此,陈红洲仍然信心满满地对《新民周刊》表示:“它们与我们的竞争不大。一是如果摄像头不是自动对焦,它们的软件没法识别,我们的软件可以,因为有条码模糊识别算法。二是它们只有线上店的数据。而我们的数据库从公司成立至今时时补充,动态更新,囊括32个省市492个城市站点的日用百货、超市畅销商品、家电、药品、电子产品及图书,都是我们员工人工采集的。”
  陈红洲坦言:“我们的盈利模式还没有特别清晰。目前主要是做导购和做广告两个方面。如果消费者是从我们这里导购而去购物的,我们会从商家得到盈利分成。1号店、亚马逊、当当网等电商都和我们有合作。公司希望明年能收支持平。”


错位竞争有用吗


  “灵动快拍”表示,目前国内的二维码市场分为“主读”和“被读”两块业务,巨头的介入更多是从二维码识读方面,对二维码企业的主营业务并未造成影响,反而整个二维码行业因为巨头的介入而迅速爆发。
  敢于宣称丝毫未受影响的这类企业并不多,深圳华阳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关联的“南瓜马车”就是其中之一。彭永泽表示:“我们做的是腾讯做不了的,或者不愿意做的。否则它一推出什么产品,很多小企业就死了。”华阳信通从2007年就开始涉足二维码业务,当时主要是为各大运营商提供电子凭证等相关业务。彭永泽回忆,随着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普及,再加上2008年团购网站的兴起,凭二维码去现场结算的手机客户愈来愈多,这也让华阳信通很早就从二维码业务中获得盈利。
  2010年彭永泽在上海创立了南瓜马车,主攻化妆品领域,希望把积分兑换、优惠信息和支付集合在一个平台上,每一件商品的信息和每一个客户的消费习惯都因二维码的存在而转入后台数据处理。和飞马旅合作的牛品街即将在今年9月底上线,彭永泽希望消费者能够在线交流产品的优质体验,让企业节省推广费用的同时,消费者又能获得一定的返利优惠。
  二维码在信息凭证、电子商务、广告营销和O2O等领域能发挥独特作用;但二维码始终难以摆脱工具属性,作为标配工具其价值在于支持其他产品或服务的商业化。因此,彭永泽认为二维码企业的出路是增值服务。“这些年我们都在给企业客户提供二维码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可以给二维码信息加密,并且只让目标人群读取。”
  没有盈利压力的还有中国内地第一家二维码营销服务商——新大陆科技集团公司旗下的上海翼码,如今月均超1500万笔二维码营销互动订单,年订单涉及金额累计达70亿元。上海翼码市场总监张波今年刚出版了《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一书,他告诉《新民周刊》,公司从2005年中国第一张二维码电子电影票开始,如今已经占据了二维码电子凭证交易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据悉,翼码的第一桶金来自敢于率先吃螃蟹的大商家,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和银行的信用卡部是翼码的首批客户,因为它们都要向客户送积分或做营销回馈,让客户利用手机二维码电子凭证来兑换礼品。此后,翼码逐步将二维码营销服务业务拓展到了加油站、航空公司、餐饮连锁和百货零售等领域。
  像华阳通信和翼码这样的成功者,都离不开自身的硬件配套和自主研发。这种模式在大佬云集的今天是否还能效仿?似乎胜算不大。毕竟这些实现盈利的小公司都是出道最早的那一批。难怪有人说:二维码可能真的是金矿,但并不是每一个专心挖掘的人都会有收获。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