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养老之窘

日期:2012-05-2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封面1:跳舞是老人们最喜欢的消遣之一,自得其乐。 摄影/吴轶君

封面2:老龄化和养老困窘,是大城市正在面临的共同挑战。 图/CFP

封面3:养老不仅体现在“养”上,老人更有精神需求。 图/CFP

封面4:养老机构的增加赶不上日趋增长的养老需求量。 图/CFP

封面5:去养老院养老的观念,不是每个老人和子女都能接受的。 图/CFP

封面6:亲和源配套护理院和医院,为不能自理的老人们提供方便。 摄影/吴轶君

  名人最大的愚蠢就是以为自己不朽。

  常人最大的愚蠢就是以为自己不老。

  其实“不朽不老”的只有标本。即令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得不朽,不得不老。所谓“朝为青丝暮成雪”,恰恰是在最得意的时候,最忘形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赶紧面对养老?
  因为老,来得实在太快!
  第一个“坏消息”——“十二五”期间,上海平均每年增加20多万老年人,比“十一五”时期翻一番。
  20万人马可以打一场大仗;但20万老人却要社会“倒轧账”:拿钱来!否则纳命去!对社会来说,养老,就是付出,你还能期望抖抖豁豁的老人再创GDP、再攀新高峰么?!
  第二个“坏消息”——从2013年起,上海新增老年人口中的8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
  也就是十个老人中,八个子女是“单吊”,金鸡独立,自顾不暇,放眼人寰,中国特例,沪语所谓“独养囝”+“独养囡”=四个老爸老妈再加一个贝贝?
  上海的老人,量大而“膝虚”,整个儿一个倒金字!
  但第三个是——“好消息”!
  《桃姐》红遍天,老人尽开颜。养老之窘,因《桃姐》的热映而受到社会各界空前的关注。
  上海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上海人将其形象地概括为“9073”,即90%的老年人家庭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人机构养老。
  上海准备好了吗?远远不够。须知硬件不等于养老,设施不等于感情。如果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人间温情,就算身居华堂,也锦衣无彩,玉食无味。瞧瞧四周,谁不知道“凤姐”太多,“桃姐”太少?只要有亲情、友情,有笑声、歌声,哪怕天天一碗泡饭咸蛋,天天一副扑克麻将茶,俺也快活勒个去呀!
  说正经的。人人喜欢“桃姐”,也人人害怕“桃姐”;人人欢迎“桃姐”,也可能人人沦为“桃姐”。
  养老之窘,何尝不是世相善恶之窘。
  既然“常人最大的愚蠢就是以为自己不老”,那么,《新民周刊》记者寻寻觅觅,搜搜求求多日,在老人与新人的世界唤醒多少麻木颟顸,发现多少世情悖论、业界秘密、社会良知、管理甘苦与养老百态呢?
  既然“常人最大的愚蠢就是以为自己不老”,既然人生所有的纸醉金迷,“到头来唯亲情无价”,诸位看官何不和《新民周刊》记者一起想一想,再想一想……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