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宜家困惑”

日期:2012-09-10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免费咖啡遭遇“畅饮”,公共餐厅变成“公园”,展示家具被 “尽情体验”……宜家家居商场里的众生相,是国人对公共空间理解的一个缩影。最懂得利用规则的中国人,还需要学习在利用规则的同时约束自己的欲望与行为。

 

最近几年,媒体上时常可见瑞典家居商场宜家的抱怨,这家以消费者体验为特色的家居商场,在中国却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中国消费者体验过火,商场不堪其扰。有人质疑宜家借机博取眼球,即便如此,也是中国消费者的行为给商家创造了博取关注的机会。
  商场是公众最熟悉的公共空间之一,当商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甚至“便宜”时,一些人尚不知道在享用这些便利的同时,也需要维护他人的权益。
     
商场午睡图
 
  在靠近过道的一张大床上,一对年轻夫妻抱着枕头肆意调笑,婴儿在被子上爬行,如果忽略周边环境,一家三口的自在神情俨然像是在自家的热炕头。然而,这里是宜家商场的展示厅,展示床边摆着“请躺下试试”的标志,床上的夫妻一定自认自己的行为并无不妥。
  “体验者”大有人在,记者看到,举家前来躺在床上酣睡者比比皆是,下午5点左右,酣睡者陆续梦醒离开,只留下床上被褥一片狼藉,看起来像是未及整理的快捷酒店房间。
  宜家床品区一位工作人员观察到,常来“长时间体验”床品的人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将这里当作联谊场所的中老年人,在这群人看来,宜家既是一个午后休憩的舒适场所,又是老年人闲话家常的聚点。经常有的老人自带着瓜子甚至是盒饭,在这里一坐就是一下午。
  2011年9月22日,,一篇题为:“中老年霸占餐厅交友,宜家不堪其扰”的文章登上美国《华尔街日报》,长期盘踞在上海徐汇区这家宜家商场里的中老年人以自己的方式“震惊”世界。
  文中指出:“很长时间以来,瑞典家具制造商宜家对中国顾客的一些小毛病都视而不见,任他们在商场展示床上打盹,在餐厅汽水柜台加太多次饮料,或以其他方式占便宜。2010年宜家在华收入达49亿元人民币,无视顾客的一些小毛病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上海一群中老年单身人士却让宜家经受了不小的考验。过去半年里,每逢周二和周四下午,徐汇区宜家商场的餐厅都会被一群年龄在45至65岁的当地人占据。他们来这里寻找新爱,同时享用店里的免费咖啡和从家里带来的午餐盒饭。
  针对这样的情况,宜家方面不得不在餐厅的入口处贴出“告顾客书”,告知其他顾客相亲团的存在,并恳求相亲团解散。告示列举了店方的不满:经常引发吵架及斗殴,严重损坏市民形象及宜家形象……面对宜家的驱逐,相亲团成员并没有屈服。坐在专用区里剥茶叶蛋的一名妇女说:“我们坐在这里和朋友聊天是完全正当的。我们有会员卡,且宜家承诺从周一至周五给会员提供免费咖啡……”
  比起来此闲话家常的中老年人,到商场午睡的第二类人其目的则更为务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逢工作日,一些在附近办公楼里工作的年轻人,会在午饭后到宜家午睡,其中不乏西装革履的“白领”。
  一位主管人员表示:对于上班族工作压力大,午休时想补个午觉的行为,他本人完全可以理解,但这并不代表,他认同上班族们这样的做法,就像宜家鼓励顾客躺到床上去体验产品,但并不鼓励顾客们在这里酣睡一样。但同时,此人也透露了自己的无奈:“不鼓励是一方面,但我们毕竟不能规定每个人在每张床上的体验时间,对于这样钻制度空子的行为,我们也没办法。现在,我们只希望,当真正的买家要要体验床品时,这些酣睡的人们可以行个方便就好,不要因为一张床而在商场里起了冲突。”
  一直以来,宜家都倡导“娱乐购物”的家居文化,努力将商场打造成一个充满娱乐氛围的场所。宜家里“长时间体验”的第三类人群,正是来享受乐趣的。每逢休息日,商场中总会有举家嬉戏的人群,记者看到,一对夫妇一人手拿平板电脑,一人手捧书籍,看得津津有味。
  一位商场工作人员在谈及这样的情况时,幽默地表示:“我们姑且当他们是在为我们的商品打广告好了,这至少说明我们的床比他家里的更舒服一些。”
  
公共“舞台”
 
  不仅是宜家这家商场,诸多公共场所面临“宜家困惑”——公众总是难以掌控行为的边界,把公共空间当做自家炕头。
  与商场类似,欣赏话剧的剧场是一个观众聚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近年小剧场话剧兴盛,狭小的空间考验着观众的素质。
  上海话剧中心演员周野芒在每场参演的话剧开始之前,都要亲自走上台前,向观众们强调观剧须知。在此之前,剧院门口的工作人员和剧场的广播已反复告知观众遵守剧院规则,但每当剧目开场,还是有不少人置若罔闻。偶尔,还会有观众因不服剧院管理,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与电影院不同,话剧院要求观众们不得携带食物和饮料入场,并且在观剧的过程中,不得使用手机,不得拍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办公室主任助理赵倩倩解释,话剧院的地毯下面,铺设有很多的电线,一旦沾染上食物残渣或带有糖分的饮料,则很容易招来老鼠,极容易使电线遭到破坏。禁止拍照,则是因为很多话剧作品都涉及到著作权的问题,另外,闪光灯会影响到台上的演员。至于禁止使用手机,是因为话剧表演场地的特殊性,在漆黑一片的台下,偶尔亮起的手机屏光,除了影响演员入戏外,也会影响到其他观众观剧。对于这样的规定,很多观众都不能理解。
  赵倩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对于电影院的观众来讲,话剧的观众群体的素质及受教育程度普遍更高一些,话剧院之所以会出现很多的违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观众们的公共意识还没有建立。
  在对几位年轻话剧迷的采访中,微博名为“小端木”的女性观众告诉记者,很多人认为电影院可以吃东西、可以拍照,话剧院也理应准许这些行为。说到底,这其实并不是个人素质的问题,而是观众没有意识到,话剧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这两个公共空间对于观众的行为规范要求也就有所差别。
  “小端木”打了一个比方:“好比我们在电影中看到古人搭起戏台子看戏,观众在台下边吃东西、边喝茶、边对台上的角儿们评头论足,看到精彩处还要叫好。  这些行为放在那样的环境中不但没有不妥,反而是捧场。但如果你是在悉尼歌剧院里看歌剧或听交响乐,就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即使想鼓掌,也要等到一个乐章结束后。正如电影《梅兰芳》里演的那样,第一次赴美演出京剧,梅兰芳在台上一个亮相,发现没人叫好,心里顿时觉得有些奇怪。但一出戏结束后,全场观众皆起立鼓掌,并且掌声持续了很久。”
  赵倩倩告诉记者,话剧院是让人们感受艺术的场所,在这里,每位观众都应该对艺术抱有一定的尊重。而很多观众将这里当成是一种娱乐服务类场所,认为自己花钱买了票,就应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种想法也是导致违规事件频发,工作人员和观众间时有冲突的原因之一。
  严格的制度,也是培养公共空间意识的手段。悉尼歌剧院规定,只要演出开场,哪怕只是一秒钟,观众都不得进入场内,只有到了中场休息的时间才能进去。据说前美国总统布什到澳洲访问期间,想一睹悉尼歌剧院的风采,因为迟到而吃了闭门羹。
  国内演出场所虽然也有此类规定,但执行起来却非常困难。“小端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因为迟到被拦在门外,自己肯定无法接受。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