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变化中的朝鲜

日期:2012-10-0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发展经济”,“国家繁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朝鲜最高领导人罕有地就本国经济问题做出较为系统的阐述。这一姿态激发了外部世界对于朝鲜经济思维出现变化的观察热情。

6月6日,朝鲜少年团全国联合团体大会当天在平壤金日成体育场举行,以庆祝少年团成立66周年。

 2012年8月11日,朝鲜咸兴,一面向外国顾客开的小商店,店主从里屋走出来。

2012年9月7日,朝鲜平壤,从酒店的房间看窗外的黄昏景象。

2012年9月8日,朝鲜平壤,人们在新建的水上乐园里玩水滑梯。

平壤,街头的有轨电车和奔驰汽车。

      

朝鲜新开一扇窗?

  都说朝鲜在变。朝鲜怎么变了?
  近期来,朝鲜最高领导人号召“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多次罕有地就本国经济问题做出较为系统的阐述,这一姿态引发了外部世界对于朝鲜经济思维出现变化的观察热情。
  日前,资深媒体人江迅以“海产专家”身份,17年来第七次入朝。他在朝鲜五日,记录下平壤在市政建设、购物设施以及穿衣时尚等方面的变化,见证了朝鲜人民渴望富国强兵的迫切心情。
  今日朝鲜,正在变化。它开始对外界援助持开放立场,放宽了外界进入限制。对外松动的气息,正悄然吹拂朝鲜的一些领域。

       先说在平壤多个场合听到的同一个故事。
  故事说,一天金正恩陪同父亲金正日去农村察养猪场,来到猪圈前,群猪不停哇哇乱叫。金正恩问父亲,猪为什么乱叫?父亲摇头,反问儿子。金正恩说,这些猪是临时从外面弄来摆摆样子的,猪到了陌生地方就会叫,猪场的人在唬弄我们。一次在平壤饭局上,一位朝鲜官员说完故事,又补了一句:领袖(金正恩)虽年轻,却了解民情,熟悉地方官的作为。
  在朝鲜,有关领袖的政治故事,通常是不允许随便讲述的。伟大领袖受骗?父亲不如儿子?如此传播,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平壤的现代化潮流

  都说朝鲜开始在变。朝鲜真的在变了?初秋,笔者在朝鲜5天,总体印象是:松动显见,路向待察。当年金日成创立“思想强国”,即“主体思想”;而后,金正日继承父亲遗志,再打出“军事强国”,即“先军政治”;如今,世界最年轻的国家领袖金正恩,则推出建设“经济强国”,在“先军政治”旗号下发展经济,让“人民富裕”。6月,他曾提出确立“朝鲜式新经济管理体制”的经济方针。不过,目前未见具体构想出台。
  9月25日,朝鲜召开了十二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六次会议。宪法规定,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是朝鲜最高权力机关,或修宪,或制定内外政策基本原则,会有重大人事变动。4个月前,朝鲜曾召开第五次会议,一年内两次会议,实属罕见,因此格外引人关注:这次会议会不会出现经济政策的变化?
  此行朝鲜,笔者以“海产专家”身份,随中国辽宁省一个海产投资考察团入朝。这是笔者17年来第七次入朝。有3年没进平壤了,轿车穿过胜利大街,驶向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在品尝朝鲜特色冷面的玉流馆一带,新耸立的10多栋圆柱形三四十层高楼,分外夺眼。这就是短短一年内建成的新住宅区,成了平壤现代化建设的新地标,让人仿佛进入上海的“浦东地带”。2012年,朝鲜政府定名为强盛大国元年,平壤展开大规模城市改造,原计划2012年在平壤建成10万套新住宅。由于整个计划资金高达数十亿美元,政府实在无法筹集这笔巨资,因此,无奈之下缩减计划,建设目标下调至2.5万套住宅。这些住宅免费给平壤人居住。要说明的是,平壤以外地区的朝鲜人是不能自由进出平壤的,进入平壤的每一个大小路口,都设有检查站。
  朝鲜是典型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实行“住房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这是朝鲜人引以为豪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不过,因国家财政困难,这“三免费”近年困难重重。
  朝鲜人的工资收入与物价,外人很少能明白。朝鲜人均月工资约为3500至4000朝元,按国家汇率,1元人民币等于16朝元折算,不到250元人民币。在下榻酒店的商场,一包“大同江”牌香烟,98朝元,可以6元人民币购买。外币兑换朝元的黑市汇率,朝鲜各地不一样,1元人民币,平壤6月可换699朝元,7月846朝元;新义州6月可换702朝元,7月814朝元;惠山6月可换712朝元,7月828朝元。
  住房不花钱,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住房由国家统一建造,而后分配给公民无偿居住,只要结婚就能申请住房。朝鲜的免费住房制度,是按级别分若干等级。年长的中国人都能理解,普通百姓,局级官员,大学教授、功勋运动员、科学家和演艺人,乃至副部长级以上高官,都按级别分房。政府还分配衣柜、桌椅等家庭用具。水电,甚至冬天暖气,全统一供应,一般一户人家水电暖气费合共交2朝元,只是象征性收费。曾有中国企业想向朝鲜销售电表,打听后才知道,朝鲜家庭大多不安装电表,用电也是福利。在朝鲜,城市居民的生活物资六成来自国家分配,四成来自农贸市场或自由市场。18岁以下的小孩养育费全由国家负担。朝鲜人的家究竟如何?外国游客不可能实地做客,想接近这些大楼都不太可能,随时会有便衣纠察走向你,以防你窜入民宅区探头探脑。
  在大同江畔,玉流馆对面,集洗浴、美容等先进设备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包括滑冰场、保龄球馆、餐饮中心等已经建成。这一年来平壤的城建改造,还凸显在普通江畔万寿桥、英雄大街那一带。2011年底光复购物中心、普通江百货陆续建成营业,在朝鲜民众心里,超市的概念和作用,已堪比此前平壤最大的“统一市场”。在这里,外国人也可直接以外币兑换朝币后当即消费,相当方便。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从本地制造的面包、酒水,到国外进口的洗衣机、服装、可乐咖啡、皮鞋家具、首饰玩具等一应俱全。
  在玉流馆底层的超市,看到有“大同江”香烟出售,笔者用100元人民币付钱,买了一条烟,美女售货员微笑着礼貌地找我40多元人民币,这里售价比下榻酒店的商场出售的同一种牌子香烟,略有便宜。
  步入新落成的万寿桥肉鱼类商场,静谧的普通江畔,这幢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商场分三层,一、二层分别销售海鲜和肉类茶品,三层是烤肉餐厅。据接待方说,这是人民军按金正恩的指令建设的。金正恩曾于4月25日为商场开业剪彩。金正恩还要求,肉鱼类商场边上修建一座大型啤酒屋。时下工地上,军人们正24小时赶工。金正恩执政后,不仅在平壤,而是在朝鲜全境,掀起大动土木建设潮,筑路建桥,整川治江。
  在平壤,听说一个大工程即将动工,即建造“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展示金日成和朝鲜军民于上世纪50年代保卫祖国的精神。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在板门店签订,标志着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结束。朝鲜当局把这一天定为“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日”。在“祖国解放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这一工程由金正恩主导,于近日揭开序幕,掀起又一场建设大会战。金正恩指令,纪念馆所在地区将变成一个综合性的教育基地。

朝鲜人的新时尚

  与朝鲜官员和平民聊天,说起金正恩夫人李雪主的穿着,没有人回避,她已俨然成了朝鲜女性的偶像。这在以往也是不可想象的,议论金家父子及家人,往日是“最高机密”,是最大犯忌。如今,李雪主随丈夫公开亮相,出席各种大小活动或四处视察,其着装成为朝鲜百姓的话题焦点。李雪主的“西化”装扮在朝鲜颇有人气,特别是她外出时常穿的那种短裙,超有人气,在平壤女大学生及年轻女性中开始流行,追随李雪主的时尚潮流,她穿的“水滴花纹”布料在平壤商场特别畅销,面料商订单量剧增。
  与过去相比,对身穿短裙的女性的管束也正在减少。金正恩上台后,身为第一夫人李雪主的穿衣风格,势必对朝鲜社会产生冲击,令年轻人随着时尚起步。笔者在平壤所见,变化最明显的是大街上朝鲜人的着装。
  以往,路上最耀眼的是军人多,即使独行,也是挺直腰板。不是军人的朝鲜男人,几乎都爱穿暗淡军绿色上装。朝鲜女性外出服装,大多是黑色裙子配白色衬衣。金日成、金正日时期,朝鲜社会对妇女的穿衣有严格规定,平壤市政府曾要求,每年4至10月,妇女出门必须穿裙子,因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生前说过,女子穿裙子最能体现美,平壤市容需要美。现在这一规定早已淡化。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曾载文《穿着应方便且好看》,女子穿裤必须穿“端庄的裤子”,一条条列举出可穿和不该穿的裤子。当然,超短裙至今仍被禁止,女性穿裤,仍有三大禁:紧身裤,超短裤,喇叭裤。
  如今走在平壤的大街上,女性装扮丰富多彩,远超外国人想象。朝鲜人穿衣款式渐渐时髦,节日喜庆喜穿传统服饰,男穿高雅长袍。在街上看到的女性,衣着得体,式样新潮。女子穿的衣裙,什么颜色的都有,骄阳下戴各种帽子,下雨天穿各色雨靴。据笔者目力观察,朝鲜女性最时尚的范儿可能是戴彩色太阳眼镜,穿高跟鞋,撑花式太阳伞,穿粉红色连衣裙。这种时尚,被朝鲜人视作“富裕”的象征。这些时髦商品,以进口为主。尽管朝鲜经济依然不振,但平壤街头的市民并不如外界传言的那样营养不良、衣衫褴褛。
  这次在平壤,再度下榻羊角岛酒店。羊角岛地处大同江中心,东西左右由大铁桥分别与船桥区、中区相连,从羊角大铁桥拐下进出羊角岛,都设有路障。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功阻止游客单独自由外出。几年前,游客走出饭店不远,会遭导游或保安成功阻止。按照朝鲜当局的规定,境外游客要自由去市区闲逛,需朝方人员陪同,道理都明白,不该看的不看,不该拍的不拍。
  19日下午,笔者与投资考察团的一位大连女企业家相约外出。步出羊角岛酒店,通行无阻。步行七八分钟,一路翠绿树阴,来到羊角大铁桥下,进出岛的路障还在,却无人看管。顺着铁桥过江,沿着苍光大街信步。羊角桥洞下,三四个自行车收费修理摊位,七八个男人在忙碌着,当记者在20米外举起相机,他们见状便转身遮脸,不愿入镜。这样的摊位在社会出现,显然是“资本主义尾巴”。
  走向火车站,林阴道下,一位60多岁妇人,蹲坐街沿台阶上,身前一个大背包里是满满的紫色小葡萄。笔者好奇趋前,妇人见两个没佩戴领袖胸章的外国人走近,神色惊恐,匆匆合上大背包,赶紧离去。妇人见两个外国人走远,又回到原位。20分钟后,笔者沿原路返回,那妇人警惕地盯视着。为打扰她而感到内疚,笔者只是向她远远地歉意微笑。如此在大街上自由买卖的出现,可想而知,所谓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平壤已随处可见。从苍光大街,向乌滩江岸大街走去。以往在大街上,根本不可能看到热恋中的男女依偎而坐,或牵手而行。今日之平壤,这种情形已随时可见。
  今日朝鲜,最繁华城市当数平壤,最富裕城市当数平城。平城有朝鲜最大批发市场,富人最集中。平壤出现“繁华”和“时尚”的变化,别以为整个朝鲜都是如此,平壤只是它们的未来。

金正恩的视察

  20日,乘坐从平壤北上新义州的国际列车,在龙川站停车40分钟,接连见到数百成千的持枪军人,拥挤着攀上一列又一列南下列车。不知是否部队调防。这一天,美国和韩国的“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开始,日前,金正恩视察西南前线岛屿防御队,声称“哪怕有一发炮弹落在朝鲜领土上,军人须旋即歼灭性反击”,“朝鲜军民已进入决战状态”。难怪这几天平壤的电视台反复播放《前进再前进》、《海岸炮兵之歌》等歌曲。
  笔者留意到,8月18日,晚上10点45分(平壤时间),在酒店房间收看朝鲜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专题片,17日,金正恩视察西南前线岛屿防御队,片长足有15分钟。金正恩乘船,在没有事前通知的情况下,前往长台岛防御队视察,长台岛位于西南前线,地处朝鲜最南端。而后他又视察了舞岛防御队,在观察哨眺望2010年11月23日炮击的延坪岛。金正恩说:“这里是朝鲜半岛最大的热点水域,也是吸引世界瞩目的地区。防御队军人要高度警惕,如果有炮弹落到朝鲜行使主权的水域或地区,哪怕是一发,应立刻予以歼灭性反击。”金正恩下达命令称,“如果侵略者强行挑起战争,我们要将西海变成敌人的最后坟墓。”
  从电视画面看到,当金正恩乘坐的船只渐渐驶离视察的小岛时,几十名人民军和家属,举着双手在岸上跳跃着,狂喊着,面向远去的船只,一步步往前走,他们走向大海,海水淹没了脚,淹没了小腿,淹没了大腿,淹没了腰,他们仍挥动双手,大声喊着,流着眼泪。金正恩见状,坐在船上,向他们始而挥手,继而往岸的方向摆手,示意他们回去。
  这场景令人震撼。与笔者一起观看电视的两位辽宁中年企业家说,那些军人和家属的激情,外人往往很难理解。笔者说,这是对领袖的真情。经历过“文革”岁月的中国人,回想当年对领袖的崇拜,就能理解今日的朝鲜。
  今日朝鲜,正在变化。正经历洪涝灾害的朝鲜,对外界援助持开放立场,放宽了外界进入限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都证实,朝鲜的态度氛围“有所缓和”,朝鲜已采取措施,请求联合国支持,包括粮食、种子、肥料、燃料、药品、饮用水等。可见,对外松动的气息,正悄然吹拂朝鲜的一些领域。
  金正恩执政后,出现一些新现象:他在视察工厂企业和在建工程时,多次要求干部群众“按照世界趋势”发展经济,大胆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当局委派平壤3所大学的6名经济学教授前往加拿大研修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习“市场经济”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朝鲜首家私立大学平壤科技大学,开设了资本主义金融课,这所大学是朝鲜政府与韩国民间教育团体合办的……
  金正恩上台执政5个月之际,发表过一次重要谈话,要把平壤市建设成为“革命的首都、雄伟秀丽的世界级城市和先军文化中心”。8月3日,朝鲜官方喉舌朝中社发表文章《体现金正日爱国主义,加快建设富强祖国》,揭示当局一项重大政策纲领,此文掀起全朝鲜学习热潮。文章的本源是金正恩与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负责人7月26日的一次谈话。他在讲话中,除重申“先军政治”,将朝鲜打造成“世界级军事强国”外,用更多篇幅阐述对朝鲜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他说:“现在,朝鲜应该更加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的国家”,“不久前我说过,必须保证人民每时每地都对劳动党高呼万岁,不仅在大型集会上,还包括在偏远岛屿和深山里,当国家繁荣、人民富裕时,他们就会这么做”。
  “发展经济”,“国家繁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朝鲜最高领导人罕有地就本国经济问题做出较为系统的阐述。这一姿态激发了外部世界对于朝鲜经济思维出现变化的观察热情。
  前不久,金正恩在平壤会见中国中联部长王家瑞时,也再三如此强调。不过,对外界所谓“变天”的揣测,朝鲜当局公开否认会“改革开放”,声称金正日时代确定的基本国策不会改变,坚持既定的“先军政治”路线和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朝鲜有变化而开始繁华的一面,也依然有物资匮乏的一面。笔者在朝鲜的那几天,几乎天天下雨,大同江水已经漫上堤岸。持续了两个月的暴雨和台风已造成近千人死亡或失踪,灾民数十万人。而在洪灾之前,朝鲜刚经历百年一遇的大旱。极端的天气正威胁朝鲜粮食供应。
  20日,返回丹东的火车上,不再见到从丹东去平壤时的那种情景:每节车厢的行李架上,塞满了各种中国物资,吃的、用的,就连车厢间的连接处也都挤满了。中国人的记忆中,这样的情景似曾相识。上世纪80年代初,从香港到深圳的海关关闸,从深圳到内地的火车上,就有过这样的情景。
  火车在龙川站停留,笔者在车厢凭窗眺望,一名持枪站岗军人趋近,用食指和中指,在唇边做了个吸烟动作,笔者明白他要什么,于是掏出香烟,取出一支,正要伸出车厢窗外递给他,他却连连摆手,说“NO,NO”,用双手摆出方形图案,表示要的是一包烟。
  两天后在中国辽宁丹东,去了中朝水路边界距离最近的地方,那成了一个景点“一步跨”。“一步跨”位于丹东城东15公里的明长城东部起点山脚下,朝鲜的于赤岛在这里将鸭绿江分成两条支流,而作为国界的这一条支流相当窄,最窄处仅一步之遥,据当地农人说,水少时只需一步便可跨出国门。双方沿江都用铁丝网拦着,据说,对面的明堡暗堡很多。当笔者沿着江岸上山,不出百米,见对岸一人民军战士由远处匆匆赶来,直向这边招手,陪同的丹东友人说,他是要香烟,于是拿出一包烟,用塑料袋套着,再捆上一石块,向对岸扔去,笔者拿起相机准备拍摄,那对岸军人赶紧躲在铁丝网的石柱后面。那军人不会立即去岸边草丛里捡拾那包香烟,直到笔者和友人远离,他才露脸行动。
  从“一步跨”返回丹东市区,经鸭绿江浮桥燕窝铁路桥遗址。江面平稳,缓缓水流诉说着什么。站在丹东这一头望去,10多个残破的木桥墩露出水面,排着队向对岸延伸。62年前,抗美援朝时期,这座桥是中国志愿军渡江和运送作战物资的重要通道。这座木结构列柱式铁路便桥,由当时东北军区工兵部队建成,19座桥墩,由直径30厘米至50厘米粗大圆木集群而成,每个桥墩用圆木111根,横排15根,纵排7根,左右各3根,桥墩下由石块堆积加固。桥长500米,宽15米。遗址岸边左右两头是两组“亲人送别”的雕塑。
  车沿着鸭绿江往下游行驶,10多分钟便见到两座鸭绿江大桥,即中朝友谊桥和断桥(端桥)。断桥的中方这一头,桥身还在,成了旅游景点,朝方那一头,桥身不见了踪影。另一座中朝友谊桥,至今仍承载两国货物贸易和人员交流,是目前中国通往朝鲜最繁忙的陆路通道。随岁月洗礼,大桥渐显老态,难以适应两国往来的发展态势。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