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拔尖,还是拔苗助长?
抱怨指挥棒的存在是没有用的,问题的关键是指挥棒指向哪里。
撰稿|韩湘子
“说一下头发生长的速度约为多少米每秒?说明一下如何估算,要求数量级正确。”面对这个题目,我承认我不该学文科,文学硕士对这类题目估计都没有感觉。于是短信给一个姐们,一个理学博士,虽然是博士,却玲珑剔透的,没有一点女博士的样子。片刻短信回来了:抱歉,书读多了,读傻了,不知道答案。
据说,这是沪上某高中提前招生所出的题目。我不知道临近毕业的初三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会不会把自信心全部摧垮?没有人想过,也不必过于杞人忧天。因为只要你参加了奥数,参加了奥物,参加了这种那种的补习班,类似“益智”的题目,铺天盖地,你会见怪不怪,无论是什么题目,都会有点谱。但如果你课外什么都没有学,那你只好自认倒霉了,即使自信心被摧垮也怨不得谁。谁让你周六周日没有勤奋地参加这班那班,谁让你藐视那林林总总的竞赛、比赛呢?
说到比赛,在中国学生中最著名的自然是奥林匹克竞赛。奥林匹克竞赛是从数学竞赛开始的,后来又有了物理竞赛和化学竞赛。奥数竞赛,从东欧发起,虽然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参与,可是最看重的,真正把它当回事并与升学挂钩的,当数中国。奥数,据说难度远远大于大学入学考试。能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自然是了不得的事情。即便不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按照这种模式去学习奥数,并以此进行录取高中学生,成了中国各地学校的不二法门。于是乎,遍地皆是奥数补习班,初中家长们见到面,都是问,你家孩子奥了吗?没有学奥数的家长,很惶恐,唯恐输在了起跑线上;学习了奥数的家长,很彷徨——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和那为数不多的欢乐,如果升学派不上用场,就啥都没有用了。
要说奥数有用,除了与升学挂钩,还真没有什么用处。中国自1990年之后,一直是总冠军的最有力竞争者,金牌不计其数。可是,这些金牌选手中得数学大奖的,连影子都看不到,有研究说,获奖还需要50年。估计都与这些金牌获得者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了。以前清华、北大是把升学与奥赛金银牌挂钩的。指挥棒一路下来,北京、上海的著名中学就怕把奥赛奉为圭臬了。
说起京沪的名校,北京“四大名校”指的是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上海的“四大名校”却是指四个高中: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承担“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的试点高中。上海“四大名校”比四个高校要吃香多了。在“花儿”——网上有人这么称呼华师大二附中,大概它的迷人魅力,类似于鲜花一样——有一句励志的话,你要是再不努力,只能进华师大了。堂堂正正的华东师范大学,211也罢,985也罢,也只配做“花儿”的附属大学。而上海大学幸好与上海中学没有什么关系,不用争取去做上海中学的附属大学。
既然清华、北大看重奥赛金牌,那么只以考取清华、北大为目标的上海“四大名校”看重奥赛,也就顺理成章了。虽然北京市2012年明确要求,高校录取不能与奥赛挂钩,可是开了30年的列车哪能说刹住就刹住的?奥赛列车的惯性大着呢。
奥赛其实也不神秘,说穿了,就是提前学习深奥的东西,然后比赛。提前学习成了各个重点中学录取的不二法门。
一个通过“校园日活动”而被名校录取的学生告诉笔者,他初中学完了高二的数学、物理、英语。校园日活动,听起来一个十分浪漫的名字。实际上一点不浪漫,所有申请自荐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提交足够的材料后,被名校一顿割韭菜般地筛选,挑选最优秀的学生在某一天去学校参加语文、数学、理化、英语测试,外带心理考试。这一日,就是“校园日”,整整一天,中午都不能出校门;而所谓“活动”,最核心的就是一场接一场的考试。
说白了,“校园日活动”,就是自荐考试,而自荐考的不是怪题,就是难题——对按部就班的初中生来说是极难的,因为根本没有学过,但对提前学习了的学生却不难。除了极少数的天才、怪才,要想通过自荐能够进入这些心仪的名校,拔苗助长、提前学习成为共同的路径。信奉快乐教育,循序渐进地学习?对不起,你就只有瞪眼的份。
2012年,“四大名校”提前录取招生计划增加到学校招生计划的50%,同时意味着裸考比例下降到50%,无形中抬高了裸考的门槛。提前录取,多一次机会,成为家长的共识,成为考生的首选。于是在课外提前学习,超前学习,又成了必然的选择。而无形中抬高了的裸考门槛,又挡住了一批按照正常节奏进行学习的初中生——这一年中考录取分数线下降,但“四大名校”的裸考分数线不降反升。
正如不要期待提前招生能降低考生竞争压力一样,指望增加提前录取来减轻学生负担、增加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也无异于痴人说梦。这一指挥棒只会把更多的学生推到各类竞赛、补习和提前学习的课堂里。
有了这个指挥棒,压力逐步往前传递,要进好的幼儿园和好的小学,提前学习,超负荷学习,便成为了顺理成章的选择。据说,还没有满月的孩子也有了补习班了。
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水平永远不可能是整齐划一。要想拥有和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必然要有一个竞争机制。这个竞争机制就是无数学生和家长的指挥棒。抱怨指挥棒的存在是没有用的,问题的关键是指挥棒指向哪里。
【请注意:新民周刊所有图文报道皆为周刊社版权所有,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或复制都属非法,新民周刊社保留诉讼的权利。】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