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骂声一片
我以为,做家长的首要任务,是淡定地和孩子一起认清现实,寻找出路,而不是依赖习惯性吐槽以减压。
撰稿|韩滨鸿
习惯性吐槽
这个夏天电视上两档汉字节目有声有色。一档是河南电视台的“汉字英雄”,三位妙龄少女过关斩将夺得状元、榜眼和探花(有人建议第二季索性改名“巾帼英雄”得了),另一档是央视科教频道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来自全国各地数十所中学的小选手捉对厮杀,场上哭哭笑笑的,即将决出最终胜负。
每场“听写大会”都有辅导老师观战的镜头,看得出来一些老师汉字听写水平不如自己辅导的孩子,往往是看了场上选手写出来的字才恍然大悟。这也难怪,语文老师不应该写不出“癞蛤蟆”,但他们一定要知道“怒艴”是什么意思,要知道“甾醇”、“碌碡”、“饸饹”怎么写吗? 而这些生僻的词汇在“听写大会”上并不少见,其实较量的范围已经不仅是汉字而是百科知识了。
相比之下,“汉字英雄”对汉字这个主旨的聚焦更准确,难度也明显亲民,决赛时还有“锱铢必较”、“云蒸霞蔚”这样的低段位词汇。这档真人秀节目更多民间色彩,参加的孩子都是从心眼里喜欢汉字。而“听写大会”则是专业队伍的正规赛,选手们有的深更半夜还在背诵生僻词汇,一些场边观战的辅导老师也有强烈的求胜欲,不很淡定。
有人用丧心病狂、令人发指来形容“听写大会”的这些考题,以及背后的出题人。其实话不必这么重。在中国,考场、球场和官场,几乎满场都是骂人的唾沫星子。全世界的官场都欠骂,但聊起教育和足球,未必随时痛心疾首国将不国的样子吧。考你 “怒艴”、“甾醇”、“碌碡”、“饸饹”……不妨看成孔乙己问你茴香豆的“茴”下面有哪四种写法,答不上来大可一笑了之,扬长而去,何必动气呢。
如今人人随身携带触屏小键盘和拼音输入法,提笔忘字反而是常态了。网购时问卖家“你能活到付款吗”,其实对方也真不以为忤,还是会“亲”你的。电视台举办汉字比赛,对维持中国人的文字水平而言有好处。自从有人在高考时用甲骨文作文,官方态度已经明确,高校录取对文字上的各种招数不再另眼相看了,居然还有中学生愿意参加此类“性价比”不高的节目,这是多么令人欣慰啊。
既然是不含功利的娱乐比赛,题目难一点也未尝不可,看过美国小孩拼写比赛的词汇吗?再看看冲击吉尼斯纪录的那些项目,那才真是无聊得丧心病狂、令人发指呢。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允许一小部分人钻钻牛角尖,比如做一个全世界最大最重的蛋挞,或者问一问“回”字有几种写法,学一学吐火罗语的数与格。
不过,骂考试,尤其是骂那种有点难度的考试,是最安全、最省力,也最容易收获共鸣的,“听写大会”挨骂不足为奇,生活中更是处处都能听到类似的习惯性吐槽——中考、高考,你总不能一笑了之扬长而去吧。上海最近提出加大高中会考在高校择优录取过程中的权重,江苏正酝酿未来高考时不把英语成绩计入总分……几乎每一项尝试都会迎来骂声一片。那么,维持原状呢?敢,骂死你不偿命!
开骂的多是家长。鲁迅写过怎样做父亲的指南,据说现在他的文章都被陆续请出了中学教科书。不过,怎样做家长,当前倒正需要这样的指南。我以为,做家长的首要任务,是淡定地和孩子一起认清现实,寻找出路,而不是依赖习惯性吐槽以减压。
人云亦云的误区
吐槽而有新意并不容易,大多是人云亦云,只是为社会的气场增加一些负面情绪而已。关于教育问题(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大量吐槽,鬼打墙,绕圈圈,心态不好,自然影响思考质量。
比如,国外的孩子学习都很轻松,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不像中国孩子学海无涯苦作舟,每天三更灯火五更鸡的。于是众人点头啧啧赞同,很少会追问一下:国外是哪里?轻松的是哪些孩子?
说到辛苦,首先想到的是课外补习。最近的一个双休日,笔者在上海某教育培训机构看到了这样一幕:早上9点孩子从各个方向涌进教室开始上课。11点半,结束上午课程的孩子们冲出教室到街上买吃的,有些周到的家长已经早早买好了盒饭,送到已显疲态的孩子手中。第二场是从12点开始的,也就是说午饭和休息时间一共只有半小时。为什么这么赶?因为下午还有第三场呢,全部结束已是暝色入高楼了。这些孩子用双休日的一天完成数理化三门课程的课外学习,另一天要对付的是学校布置的大量作业,甚至还会抽出时间补习英语、语文……
这样辛苦值得吗?家长们说,这是为了在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取得优势,提早拿到入场券。对这群心气颇高的孩子来说,如此场景是有普遍性的。有的虽不参加培训机构的补习,但请了家教,或者参加几户家庭自行组织的“团购课程”,还有的会参与网课培训。
挑战名校自主招生的自然是成绩优异的孩子,他们算不算辛苦,也应该拿那些正在冲击哈佛、耶鲁等名校的美国中学生来比较才合理。据我所知,大洋彼岸的那一群也是常常忙得没时间吃午饭的。无论在哪里,想攀到金字塔的顶端都要拼搏,如果只是在塔底下溜达溜达,固然免了出汗,风景却也不同。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更何况中国这种穷地方的娃要像瑞士的、瑞典的孩子那样悠闲,中国梦就永远只能在床上做做了。
有人说,中国孩子如此辛苦,大大抑制了创造力的生发,于是中国人与诺奖无缘。即使参与这种欢乐的吐槽游戏,家长的头脑也一定要清醒:辛苦也好,不辛苦也罢,诺奖本来就和绝大多数人无缘。如果在培养自家孩子的过程中,时时刻刻把夺取诺奖悬为目标,或者相信了轻松的孩子获得诺奖的可能性更大,那只能像发票刮奖一样“祝您好运”了。另外,巨贪张曙光参评院士的那2300万究竟用到哪里去了?搞清楚这个简单的问题,对中国人早日取得诺贝尔奖更有帮助。孩子们的创造力从来不成问题,从古到今有实力说中国人笨的族群也许是有的,可还真不多。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也是近年来剧烈吐槽的对象,剧烈到甚至令人怀疑:那些起跑较快的孩子,是不是将来却更可能输呢?而起跑慢的孩子,是不是今后的成功机会反而更大呢?真的吗?当然,最狠的是否认世界上居然有“起跑线”和“输赢”这回事,他们说,孩子们压根就没在参加赛跑,也不应该参加任何赛跑,甚至今后走上社会也没有赛跑,因为价值是多元的,成功可以自己定义。真的吗?呵呵。有人要问:赛跑也就算了,不必搞得这么严酷吧,比如汉字听写大会,有必要考孩子们“怒艴”、“甾醇”、“碌碡”、“饸饹”吗?理由是:区分度。一旦选手众多,实力接近,非如此不足以决胜负。
辛苦也许难免,但为什么有人可以不劳而获,靠拼爹过上幸福生活呢?这的确令人愤慨,可与教育有一毛钱关系吗?事实上,基础教育阶段的激烈竞争有一定合理性与必要性,而更值得吐槽的其他事情多了去了,比如,为什么大批优秀学生一门心思考公务员,为什么医学院的入学新生成绩越来越差,为什么借债读完大学却面对萧条的就业市场难以收回教育投资,为什么蓝领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无法对孩子有吸引力……
看似是教育的许多问题,实际根子几乎完全在“场外”。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打定主意带着孩子索性离开这个“场”。这是个一了百了的好办法,只是要对另一个“场”的规则有心理准备。地球上各处的苹果长得不一样,却总是往下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