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14 影响力十五人·姚明 谢谢侬
1999-2014 影响力十五人
1999,《新民周刊》诞生。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星移斗转,倏忽之间,已是十五年光阴。
时间在加速。各种前所未有的变化扑面而来,你尚未做出表情,它们已一掠而过。无法用简单的标签来定义这段日子,于是,我们想到了那些颇具影响力的名字。是他们,为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甚至是这颗星球,带来了令人炫目的种种变化;有时候,他们本人的这段生涯,就是最酷的传奇。
在2014的起点,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闪烁的名字。
谢谢侬,姚明
从“偶像”变成了“形象”,从球员变成了老板、慈善家……人们已经越来越淡忘或者忽略他的身高和天赋,一切显得水到渠成。
特约记者|何 帆
2002年的春天,当姚明率领上海东方男篮在CBA联赛中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冲击冠军时,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体育版登出一幅“姚明妹妹”的漫画,感叹说,如果姚志源夫妇当初再生下一个女孩,上海东方女篮拿冠军岂不也像探囊取物一般?
当我们认识到姚明的难得之后,总是想复制一个又一个姚明,但事实告诉我们,有些人不是基因决定一切的。很多年前,现任《体坛周报》副主编的杨毅曾对我说:“如果不是打篮球而是从事别的行业,姚明一样会是那个行业的成功人士。”我不是杨毅,没有从姚明的19岁开始见证巨人的成长,但在有限的几次大赛的采访以及零星的接触下,我愿意相信杨毅的判断,姚明基因赋予他的仅仅是篮球天赋而已,睿智和努力才是他最终迈进成功的关键。
过去的15年里,姚明的成长史令人叹为观止。他终于成为世界巨星和中国符号,为运动生涯唱出了华彩。而且,人们无法断言那就是姚明生命中的巅峰。也许,更大的奇迹将在未来发生?
较真,是因为爱
和大多数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上海孩子一样,姚明也是从弄堂里走出来的,直到如今,他依旧带有那个时代孩子的浓重特色,比如每次去电视台接受采访,他都会让相熟的记者去旁边的吴江路上买一份小杨生煎,边吃边聊。
姚明出生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他像千千万万个平凡的孩子中的一个,小时候生活并不奢侈,但也吃穿不愁,只有不断蹿升的身高,才让他在内心深处隐隐感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4岁的时候,姚明已经接近1米30,乘公共汽车已经需要买票,而就在那一年他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篮球,那是父亲姚志源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姚明并没有在一开始就表现出对篮球的喜爱,父母也没打算让儿子子承父业,他们只是像大多数父母那样,希望儿子好好念书,将来能够考上大学。虽然从小学开始,姚明就已经在接受一些专业上的训练,但除了身高,其他并不出色的身体条件让一家人都对姚明从事篮球这个行业很犹豫。直到14岁那年,姚明第一次发现自己真的开始喜欢上这项运动,父母才彻底打消了让他念书、考大学这条人生规划。姚明走进了上海青年队,走进了专业篮球的领域。多年以后,姚明在谈到自己对篮球这项运动的感情时,他说:“我本来对篮球真的没什么,但后来喜欢上了,我敢说,像我这样在内心深处真的喜欢篮球的人并不多。”
因为喜欢所以较真,姚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片段正是基于“较真”这个基础。
2002年8月,世界男篮锦标赛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1个多月前,姚明刚刚当选NBA新一届状元,当大卫·斯特恩宣布的时候,纽约的选秀现场发出了嘘声,在姚明之前,曾经有5位身高在7尺5寸(2米26)之上的球员在NBA中打过球,但无一人取得成功,非议和怀疑第一时间落在了姚明身上。那个选秀夜,姚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出现在现场,但那些嘘声他还是往心里去了。
随后,中国男篮去奥克兰备战世锦赛,姚明在一场和美国队的热身赛上,拿下两双的数据,成为双方队员中唯一得等到两双数据的球员,赛后,100多名美国当地的记者堵在小小的新闻发布厅,姚明咧着大嘴,对答如流,他的幽默让美国人吃惊,15分钟的时间,现场7次哄堂大笑,姚明第一次改变了美国人对他的看法,第二天,《旧金山纪事报》头版标题是——“姚赢得了尊重”。
对于之后印第安纳波利斯举办的男篮世锦赛,姚明心气很高,这才是他真正反击嘘声的战场,姚明很在乎。但事实是,这支中国男篮远比他想象中脆弱,中国队一路输球,只赢下了阿尔及利亚队,甚至在争夺第11名的比赛中以84比96输给了最高大球员只有2米02的安哥拉队。在阿根廷队和南斯拉夫队的冠亚军决赛那天,中国男篮已经彻底放假。队员们早上外出随意购物,然后下午要一起去康塞科球馆观看决赛。当南斯拉夫队在加时赛中击败阿根廷而卫冕成功后,球馆上空的巨型吊屏突然开始播出由记者评出的本届世锦赛最佳阵容,姚明位列当届世锦赛最佳中锋,而这时,现场的记者已经找不到原本坐在那无精打采看球的姚明。事后才知道,姚明在第一节结束后就走了,由章明基陪着,在印第安纳的一家奔驰汽车专卖店挑汽车。他没有像队友那样在商场花几千美元,而是看上了一辆奔驰430轿车,价值5万美元。“我心里难受,”姚明说,“不就是花钱吗?这时候大把地花钱可以让你稍微痛快一点。”
姚明没有想到的是,失望只是拉开了一个小小的序幕。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男篮小组赛首站以大比分不敌西班牙队,那届中国代表团的旗手姚明,在离比赛结束还有4分钟的时候因为5次犯规被罚下场,怒气冲冲的他坐到椅子上时,向身旁的时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大声抱怨着什么。赛后姚明罕见地爆发出情绪:“没有什么遗憾,原本我们有很多机会,但自己放弃了比赛。”记者问到作为中国队的核心,他为什么没能在比赛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时,姚明大声地表示:“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那一年,他24岁,在国家队依旧只是小字辈,但姚明已经不再像两年前那样隐忍,他把矛头直指当年国家队一位作风相对懒散的老大哥。事后几天,姚明承认自己反应有些过激了,请大家原谅,但所有人都知道,几天前才是他情绪的真实写照。
两年之后,2006年的日本札幌,又一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在小组赛的第一场以15分的巨大分差输给了意大利,之所以说“巨大”,是因为中国队赛前制定了一个小组赛赢两场出线的目标,而意大利队被认为是两个可以拿下的对手当中的一个。姚明被尤纳斯带去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可是他并没有等发布会结束就离开了现场,带着满脸的落寞走向电梯,我和时任《篮球先锋报》的副主编杨毅一言不发地跟在他身后,姚明突然转身嘟囔了一句:“鲁迅不会再来了。”然后走进电梯,独自回房。
两年一个周期,国家队在NBA之间穿插,姚明不止一次地表示:“国家队远重于休斯敦火箭。”可是在间隔四年的三次大赛上,我们总能见到他愤怒、失望和落寞,也见证了他从隐忍到爆发再回归隐忍的过程。没有接触过姚明的人很难想象他的爱国情绪,他这样80后的却有着愤青般爱国情怀的人已经很少了。这是他看重国家队荣誉的原因,也是他几次发泄不满的诱因。
从巅峰重新出发
姚明在他的自传《我的世界我的梦》里曾这样解读过自己——“我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与过去经历截然不同的、全新的世界,另一个是我熟知的、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变化的世界。”他的意思是一直在两个国度见穿梭。他很快就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和文化,但也不妨碍他对家乡对上海的热爱。2002-2003赛季刚刚结束,姚明回到了上海的家里,当早上他在卢湾体育馆对面的家醒来的时候,又听见了街市上的汽车喇叭声和喧闹,他很清楚这是他的家。但当时整个中国大陆正笼罩在SARS的阴影之中。姚明说,他想捐些钱,这时上海电视台正好来找他,约他去台做采访。他就想,那干脆把捐钱和采访做到一起好了,做成一台募捐晚会,让大家都来为治疗非典捐些钱。这一晚募捐晚会相当成功,募捐金额超过300万元,其中有50万来自姚明自己。第一次做慈善,让姚明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影响力,他说:“这些都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东西。”随后,他担当起上海的城市形象代言人,大幅海报在纽约时代广场上飘扬,并入选全国十佳杰出青年。
10多年来,姚明的身份一直在改变,从“偶像”变成了“形象”,从球员变成了老板、慈善家……人们已经越来越淡忘或者忽略他的身高和天赋,一切显得水到渠成。就像姚明自己所说的——“我不是英雄,也不觉得我做的事情会使我成为一个大英雄,我只是在做自己的分内事。”我们都认为他不平凡,只有他自己不这么看。
2011年7月20日的下午,姚明在浦东嘉里大酒店三层的上海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退役,在那份并不冗长但充满感情的退役声明的最后,他用上海话“谢谢侬”给自己10多年的职业生涯做了结尾,而这三个字何尝不是我们应该返还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