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海外也有学区房

日期:2014-04-2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澳大利亚本土家庭对学区不那么敏感,但近几年,中国买家将学区房的概念带到了澳大利亚。

 

 
记者|任蕙兰
 
美国:富人区学区好
  
  虽然美国教育在国内备受推崇,但各地教育资源分配并不均衡。从大学资源来看,东海岸和西海岸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东海岸分布着纽约、波士顿等大城市,纽约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都是东海岸上的明珠。西海岸受“硅谷天堂”影响也是名校聚集地,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都坐落在西海岸。中部也有芝加哥大学等名校,但数量不及东西海岸。
  “东西海岸的大学各有千秋。理工科见长、注重学术研究的大学都集中在东海岸。西海岸大学偏向于市场、创新和IT专业。东海岸名校培养的学生,学术上有造诣的毕竟只有金字塔顶尖的一部分。相对而言西海岸学校市场大,就业面更广。”上海傲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伟说。
  从中小学教育来看,美国公立教育的质量各地也不等。美国新闻报和华盛顿邮报每年会出版美国最佳公立学校排名榜,成为很多家长的择校标准。“全国各地都有较好的公立学校。较近一期的育儿杂志列出美国10大提供最佳教育的城市,Vermont州的Burlingame名列第一。” 居外网中国区总经理葛奕婕说。
  美国的公立教育和中国类似,就是采用“就近入学”的方式。公立学校一般都划分具体的学区范围,学生进什么学校取决于是否住在特定的区内。公立学校对于住在区内的学生来说是免费的。
  “学区的划分很多时候和校车的行驶距离有关,学校有校车接送学生上学,一般行驶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在学校方圆20-30公里范围内。”孙志伟说。
  葛奕婕介绍,在某些地区,父母只要愿意付钱,可将孩子转到表现更出色的学校。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允许这样做。而且如果希望转学至所在学区以外的公立学校的话(而且申请一旦被接受),学校的收费也会上升。以马里兰州Bethesda Chevy Chase为例,每年借读学费在13000美元左右。 
  因此搬到对口好学区的住宅,无疑是很多家长的首选。美国父母通常会决定孩子在哪个学区上学,然后在哪个学区购房,直到完成学业为止。
  学区成为房产升值的一大优势。美国经常会产生这样的情况,相隔一两条街、同样档次的住宅,因对口学区不同售价差别很大。“对口好学的住宅价格一般来说确实要比对口普通学校的要高。房子对口好学区,的确会是一个卖点,中介会以此来推销。不管买家有没有孩子,因为它增加了转卖的价值。”葛奕婕说。
  学区房不但价格高,而且很难买到,基本有价无市。“排名靠前学校附近的房子,出租回报率很高,出手的业主很少,基本买不到。”孙志伟说。
  然而和中国不同,父母未必要在学区内买一套房子才能保证孩子的学籍,申请入学时只要提供在该学区内住房的水电账单,证明学生确实居住于该学区,租房同样可以。但18岁以下的孩童不能自行租住,必须由监护人或父母租住。
  好学校带动周围房价,反过来,学区房价上升也让学校从中获利。
  美国的公立教育经费来自税收,美国人每年要交房产税,地方政府会将这笔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教育。所以在收入较高的地区,房产价值高,地方政府房产税收入比较多,一般会有较好的学校。富人区学校质量普遍比中产区高。
  “纽约的长岛、曼哈顿上东区名校云集,那些地方本来就是富人区。皇后区收入水平低,学校质量就会差一些,华人学校比较多。”孙志伟举例。
  当然,对于美国一些超级富豪而言,学区房就没那么重要。因为他们的选择往往是私立学校,招生不受住址影响。
  葛奕婕介绍,私立学校的学费有所不同。私立学校每年的学费可以高达5万美元,教会(尤其是天主教会)资助的学校相对普通私立学校要便宜一些。私校学生入校的标准很高,竞争也很激烈。
  美国私校也是中国学生的菜。“去年中国有8400多个移民美国的案例,就我了解,80%以上都是为了子女去美国留学。学生要真正融入当地,必须初二以前移民,否则到了高中语言关就很难过了,也交不到当地朋友。所以越来越多家长都会提前送子女出国。”
  在移民身份没有办妥之前,国际学生无法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家长的选择只有私校。这些年,美国私校扩大了国际生招收比例,尤其每年到中国招生,跟欧洲和澳大利亚争夺中国生源。
  “美国私立学校对本土学生有严格的选择制度,学生先要通过测试和考试,再看家庭经济条件能否满足要求,有些特别突出的学生也能申请奖学金,每一家私立学校都有基金作为背景。但私校的国际班普遍很水,对国际生开放幅度很大,基本上只要有钱就能搞定。有些中国学生能拿到私校的录取书,竟过不了签证的语言关。”孙志伟说。
 
英联邦:精英出自私校
  
  在英国,学区房不像美国这么紧俏。因为在小学阶段,住在当地学区内的小学生会有优先权被区内学校取录,但在中学阶段,是否住在区内对入读中学没有太大影响。
  和美国不同,英国公立学校并不是由社区的房产税养着,和社区联系并不紧密。学校主要收入来自政府资助,而学生考试结果的优劣影响它获得经费,因此对学生的选拔很重视。
  葛奕婕介绍,英国的公立中学分State-selective和non-selective。State selective 学校是由政府资助的学校,取录标准基于学生本身的能力和其他要求。学校是能做出取录决定的权威机构。这些学校包括普通文法学校,基金会学校,和由非营利机构资助的学校。State non-selective 学校也是由政府资助的学校,这些学校取录的决定权在当地相关机构手中。这类学校包括社区学校,comprehensive, academy 和免学费的学校。
  当然,很多条件好的家庭会将孩子送去私立寄宿学校,也就是Independent 学校。闻名世界的伊顿公学、哈罗公学就属于Independent 学校,不是由当地权威机构或教育部资助管理的学校。虽然叫做“公学”,实际相当于私立学校,它们可以自由取录学生,大多数是需要交学费的。一般私校每年的学费在12000-14000英镑左右。
  英国公立学校之间差距并不大,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教育质量相差颇远。每年公立学校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90%多,但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中,公立学校毕业生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有统计显示,牛津剑桥学生来自公立学校的不到五分之一。许多公立学校学生没有足够信心报考这类大牌院校。
  和英国类似,澳大利亚公立学校也是由政府拨款。教育经费由州政府或联邦政府直接分配到学校,分配的标准基于每家学校的学生人数。因此澳大利亚教育资源比较均衡。各个州和地区都有高等教育机构。
  由政府资助的公立小学或中学是免费的。每学期只要缴付200-300澳元就可,用作学校旅行、运动、或者一些特别的活动。每家公立教育机构都按所在地区划分了报名范围。学生必须按监护人的永久住宅地址申请所在区内的学校。至于这个房子是租的还是买的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学生是住在那里的就可。每家公立教育机构都为所在区内的学龄学生保留了足够的学位。
  学生也可以在居住区以外的学区上学,但是父母必须向那家学校提出申请。学校有专门的评估委员会根据部门的政策和既定的评核标准(比如教师人数,教室的数目,学生的人数)等申请做出审核。
  中上阶层或富裕人士并不会太在乎所住地区的学校,因为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将孩子送去私校念书。这些私校一般是由私人或教会资助,并不属于政府教育系统的一部分。“35%的澳大利亚学龄孩童上的是私立小学和中学,因为学费比较昂贵,每人每年在5000-50000澳元之间,所以只有中产的家庭才负担得起。”
  上公立学校的澳大利亚本土家庭对学区不那么敏感,但近几年,中国买家将学区房的概念带到了澳大利亚。“一些社区如墨尔本的Glen Waverley一直受中国买家的青睐,无论是来自中国大陆还是已经住在澳大利亚的,他们很多都想在那里购房,强劲的需求也推动了房价的上升。” 葛奕婕说。
  “好学区”成为当地中介的一个卖点。物业所对口的学校在某程度上能左右一个买家的决定,特别是当他来自中国。
  
一、St. Paul’s School(圣保罗学校)
二、The Loomis Chafee School(卢米斯·查菲学校)
三、 Philips Exeter Academy(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
四、Philips Academy Andover(安多佛·菲利普斯中学)
五、The Taft School(塔夫特中学)
 


六、The Hotchkiss School(霍奇基斯学校)
七、Choate Rosemary Hall(乔特·罗斯玛丽·霍尔高中)
八、Deerfield Academy(迪尔菲尔德学院)
九、The Hill School(希尔中学)
  十、The Lawrenceville School(劳伦斯维力高中)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