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打破“唯分数论”

日期:2014-10-0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专家认为,从改革的长远看,不仅是名校自主招生,未来综合素质评价将会以一定的权重纳入高考总分,因为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去分数化”。
特约记者|张炯强
 
 
        今年高考前夕,江西宜春市高三学生柳艳兵在中巴车上勇斗歹徒,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之所以轰动,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这名同学忍痛夺刀后,身负重伤,无法参加本年度的高考。事后,网友纷纷呼吁,让柳艳兵破格录取,因为这个“最美考生”的学子已经交上了一份满分的“道德答卷”。
  就目前的规章制度和操作层面来看,柳艳兵的“道德答卷”还属于是虚拟的,而上海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为类似的“道德答卷”构建了一个真实的载体——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修习课程及其学业成绩、研究性学习经历、社会实践活动经历和身心健康信息等。2017年起,将推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开始在自主招生、破格录取等环节中使用。上海即将启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平台,建立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监督机制。这意味着,如果在2017年之后,上海也出现了一个“柳艳兵”,那么,高校可以直接以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予以破格录取。
 
综合素质评价与去分数化
 
  对于这一方案,高校招生负责人及教育专家举双手赞成,认为这是高考改革的终极目标。华东理工大学招办主任项延训说,如果高校能获得这样一份准确的资料,可以全面反映考生品德、兴趣、身体状况,大学将欣然接受,它可能比任何形式的分数都来得更重要。
  上海理工大学招办主任曹伟元表示,非常期待有这么一份综合评价,能成为高校破格录取的一项依据,对上理工来说,所看重的综合素质就是“为人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两点,他说:“高校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学生未来在社会中成才为社会服务,因此友爱精神、团队精神等为人的能力是基础。而高考分数并不是学习能力的唯一直接反映,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能力的表现应该是很多的。我们也看重这一点。”
  教育专家熊丙奇在评价柳艳兵事件时,就认为,对于“夺刀少年”的录取,已经不适合“分数至上”原则,对他们要实行多元评价。他们在单考中的成绩,只是一方面评价因素。哪怕他们的考试分数不高,甚至没有达到当地二本线,这也不妨碍高校自主招生——高校可以向社会公布自己的评价指标、权重,以及“夺刀少年”获得的综合评价情况。
  熊丙奇在评价此次高考改革方案时表示,高考制度改革包括考试制度改革和录取制度改革,其中录取制度改革是核心和灵魂,离开了录取制度改革,考试改革的价值是十分有限的。期望上海在试点时,能推打破集中录取制度上,有实质进展。此次上海推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正是打破“唯分数论”的尝试,为高校招生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这种招生模式也趋向于与国际名牌大学接轨。
  记者了解到,在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美国,名牌高校如哈佛、耶鲁等,在录取学生时,会考虑学生的高考(SAT和ACT)成绩,但权重一般都不大,有的仅占25%,学校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高中的在校成绩、参与的活动、得到的奖项、推荐信是否能展现申请者的人格特质等等。正是这种以综合素质为重的选才标准,美国的大学中出现了一大批天才少年,也拥有一大批游泳、田径、篮球世界级名星。
  专家认为,从改革的长远看,不仅是名校自主招生,未来综合素质评价将会以一定的权重纳入高考总分,因为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去分数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中学素质教育,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仍以分数来绑架学生的学习,无论是“3+1”还是“3+3”,应试教育仍将难以破解。
 
如何确保评价档案真实可信?
 
  然而尽管前景光明,现实却不容乐观。眼下,许多高校的校长及招生负责人均质疑,是否能够拿到一份真实可信、可被高校接受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华东理工招办主任项延训说,尽管我们期待有这么一份报告、档案,但是,至少未来两年,学校在自主招生时,还不能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因为学校在使用前,必须非常慎重,考虑其准确性、公正性,而且要为社会所接受。复旦大学一名招生教师则坦言,构建全社会都认可的一个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现在的人都相信统一标准,而综合素质这个东西往往被认为是主观的,有时看不见、摸不着,很难有统一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暑假期间,教育主管部门曾为“夺刀少年”柳艳兵举行了单独的考试,考试成绩作为个人隐私不对外公布。其中,透露出教育主管部门的苦心,也反映出社会公众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知程度。试想一下,如果柳艳兵的考试分数不高,那么,网民对于他被高校破格录取的议论,仍会是众口一词吗?
  有社会学专家则指出,其实,高考改革并非教育部门一家之事,它涉及整个社会的形态,包括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诚信体系建设等等。
 
尽管有难度但我们必须尝试
 
  在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前,国内已经有部分名牌大学开始试水“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录取学生。上海交通大学拿出了实验班的100个名额,先将高考成绩打6折,再采用“学校综合素质考核占30%,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的办法录取这批学生。另外,中国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也采用了类似的办法。不过,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上海交大等高校只能通过面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考生反映:“平时上食堂吃饭,走路的姿势,都有可能成为考核的因素。”但学生中对此持赞成的居多,这种“不唯分数论”的选拔,已经让很多考生心动。
  “尽管有难度,我们必须尝试”,上海市教委一位负责人在解读这项改革举措时说。他介绍,此次高考改革中,削去了体育、艺术等各类特长生的高考加分,但并非意味着那些有艺术天分的学生,就要放弃艺术特长,因为,这部分的特长将会列入综合素质评价中,同样“非常重要”。据悉,下半年,上海将就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听取全社会各方的意见,力争尽快使之出台。也许最初它并不完美,但改革总是这样,总是在不断吸引教训过程中完善自己。高考改革本身亦同样如此。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