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点击植物朋友圈

日期:2014-10-2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植物,就像朋友圈里一个曾经无比亲密,如今却久未联系、可有可无的老朋友。
撰稿|金 迪
 
       想象一下:有一个智慧生物,以独立而超然的视角,从无穷遥远的地方瞥一眼地球,它很可能会认为,统治这个星球的是植物。
  美国的一位天文学教授卡尔·萨冈,把宇宙诞生至今150亿年的历史压缩成一年,编成了宇宙年历。在那本年历上,9月25日地球上出现了生命;12月23日,陆地上有了树。直到12月31日的晚上11点46分,北京人才终于知道了怎样用火烧烤食物。
  人类自称万物之灵。在余下来的十几分钟里,他肆意涂抹、践踏、开采、建造,把光和电射向遥远的巨大天体,也能够看清微小到原子和电子的结构。有意无意地,他难以完全掩盖狂妄与自大。
  而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却越来越低,渐渐被乌黑的石油、坚硬的钢铁甚至海滩上无可计数的硅元素所超越,就像朋友圈里一个曾经无比亲密,如今却久未联系、可有可无的老朋友。
  是时候了,让我们重新点击植物朋友圈。
 
令人尴尬的营养不良
  
  说起人类的僭妄,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往事。
  16世纪早期,一支法国探险队在如今的加拿大某地越冬,一百多个人出现了坏血病的症状。有印第安人比划着让他们喝一点“松针泡过的水”。眼看各种方法都没有效果,法国人只得尝试了一下“蛮族”的建议。结果,他们恢复了健康。
  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才是进步的节奏。但是,如果一切事物都必须知其所以然才能成为人类的选项,那无疑人类进步的速度会因此降低。至少那些生病的法国人很可能早已一命呜呼了。
  此外,还有另一种自大,姑且称之为“专业主义”。脸上画着油彩嗷嗷叫的印第安人既然没有读过医学院,怎么敢给人开药方呢?而莱特兄弟本来只是两个修自行车的小伙子,全世界的教授、博士都还搞不清楚飞行的原理,谁允许他们在1903年就飞起来的?“民科”是“民间科学人士”的简称,专业人士说来往往带着鄙夷不屑的坏笑。
  这样的自大,也曾经深刻地影响了营养学和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直到1943年,美国的食品与营养委员会才出台第一份与人类“每日建议摄取量”相关的文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刚刚萌芽的先锋企业实施了十分严格的管制,几乎是穷追猛打,而美国医学协会是它们的坚强后盾。这些官员和医生们首先认为,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很好,只要从现有食材中挑选恰当的食物补充营养就能得到健康,不必再补充其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次,既然服用维生素C就能治愈坏血病,他们就把维生素完全和药物画上等号。而开药方当然需要医生牌照,销售员凭什么向消费者推荐维生素营养保健食品?
  毋庸讳言,这样的思维直到今天仍有市场。关于人类是否需要在食物之外补充营养的争论可谓旷日持久。
  科学主义至高无上之后,经验和直觉这两个人类老朋友的地位,似乎与植物的地位一样,止不住地走着下坡路。
  1969年人类登月。这一年的12月,尼克松政府在白宫召开了第一次有关食品、营养及健康的研讨会,尼克松总统在会议开幕致辞时表示:我们终于觉悟了,这的确是令人痛心的事实,纵使我们资源丰富,许多美国人却不幸营养不良。他指出:“这是令人尴尬及难以忍受的。”
  是的,富裕并不一定能够消灭营养不良。在尼克松致辞的半个多世纪之后,几乎一半的美国人接受了营养补充剂。
  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膳食营养补充剂消费国,约占全球20%市场份额。中国保健协会预计至2015年,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营养保健品市场,市场容量可达4500亿元。
  
“草食系”宿命?
  
  许多人都同意,相比于人类对于外太空和微观物质结构等诸多领域的探索,他们对于自身的研究其实是逊色的。而人体这个系统的复杂性也的确惊人,比如人与自然如何互动,人体究竟需要多少种类和数量的营养才能健康,不同的营养成分之间如何相互影响才能达成平衡……数千年里,中国对这些主题都有异彩纷呈的研究,而这些研究的许多成果还有待检验,但有些根本来不及进入视野,却已开始漫漶泯灭。
  翻开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可以看到对于食物的传统智慧: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四类食物里谷物、蔬菜和水果这三大类都是植物性食物。除此之外,“药食同源”的理念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而在中药里,植物药又占了很大比例。
  中国人与植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然而西风东渐,世易时移,这种亲密关系也受到了挑战——从人们的餐桌上就能一目了然。虽然大多数人已没有挨饿之虞,但各种半加工或全加工的工业产品成为快节奏时代餐桌上的常客,不但蔬果之类天然、丰富的植物唱不了主角,有些人甚至连米饭都很少问津了。
  正如营养学教授、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卫生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何志谦所说,正常情况下,天然食物应该可以完全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但饮食不均衡不合理、营养素吸收利用障碍、需要量增加、正常进食障碍等等情况,都会造成饮食营养素的欠缺。特别是“饮食需要均衡合理”,这一点,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很难做到,所以大量人群都有饮食营养素的欠缺,这也是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如此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8月11日,在纽崔莱80周年庆典到来前夕,安利纽崔莱在全球权威期刊《英国营养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上发布了《2014全球植物营养素报告》,总结了全球果蔬摄入量和可用性情况以及植物营养素摄入量推断情况。调查发现,全世界大多数成年人(60%-87%)的水果和蔬菜每日摄入量低于所建议的5份。
  然而,即使每天摄入了5份蔬果,是否就能达成健康?结果也很难说。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说,已经有研究表明,今天吃8个橘子所吸收的维生素A,竟只与祖父母辈吃1个橘子相同。而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对小麦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要与100年前的人从面包中摄取相同的营养价值,你不得不吃两倍的量。美国《营养学院》杂志曾经刊出论文说,得克萨斯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跟踪了美国农业部1950年至1999年记录的43种园艺作物的13种营养成分,发现这些果蔬的蛋白质、钙、磷、铁、核黄素和维生素C含量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的确下滑”了,大致说来,今天的杂货店里蔬菜的矿物质与50年前相比平均下滑5%-40%。
  科学家们将其称为“稀释效应”。施肥、灌溉,减少病虫害、杂草控制、增加品种和选择性育种……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产量,但付出的代价是营养品质的减少。此外,土壤侵蚀也带走了表土的矿物质。科学家说,如果要满足美国农业部的营养需求,每人每天需要吃5-9份蔬菜,大多数美国人都无法达标。
  中国的情况会好吗?从常识角度来看,更不容乐观。
  于是,人们似乎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图景:人们的餐桌被“食槽”所代替,因为只有它才能放下那么多的蔬果……
  成为名符其实的“草食系生物”,难道真的是我们的宿命?
  
  链接:植物营养素:媲美维生素和抗生素的新发现
 
  植物营养素,亦称植物化学物质,是植物中含有的天然化合营养物质,它们既是植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植物体内协助自身实现多种生理功能,又可被人体吸收利用,帮助调节人体生理健康。植物营养素的发现在营养学上的重要意义,可与抗生素、维生素的发现相媲美。目前已经被确认并分离出来的植物营养素有上千种,比如大众熟悉的大蒜中的蒜素/蒜氨酸、万寿菊中的叶黄素、番茄中的番茄红素、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等等,这些植物营养素在抗氧化,防衰老,预防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方面的重要功效已在学界得以证实,为现代社会预防慢性疾病带来了新的思路。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