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和他的时代
阅读提示:激流之中的赵本山午夜梦回,不知道是否会回忆起年轻时的《瞎子观灯》:瞎子白莲灯背着沉重的负担兴奋前行,纵街横巷,锣鼓喧天,他在黑暗中想象着热闹的灯景。
撰稿|黄 平
就像是闺蜜之间的秘密,每年的春晚节目单都会提前泄露,这一次赵本山再一次缺席。赵本山缺席春晚似乎不算是新闻,在2011年春晚小品《同桌的你》之后,他已经连续缺席多届春晚。赵本山近年来并不掩饰对于春晚的疲惫,动过大手术的身体也难以支撑春晚的强度,门下的弟子们也似乎不那么依赖春晚的舞台。在2014年的春晚,赵本山已经转型为语言类节目导演,赵本山时代似乎在掌声、挽留与难舍的记忆中体面谢幕。
然而对于聚光灯下的人物,退场有时候比出场还艰难。陷在最近几个月纷纷扬扬的传闻中,赵本山也许会重温自己年轻时候的心情,渴望着上一次春晚。我们无从揣测今年春晚导演组的安排,但是赵本山全方位的退出已经是既成事实。观众的心情大概也是复杂的,也许这位给全国人民带来二十多年笑声的划时代人物,其一生比任何作品都波澜起伏。
演瞎子成名
1978年,在中国社会即将迎来巨变的前夜,辽宁铁岭市开原县莲花乡莲花村石嘴沟二十岁的青年社员赵本山正陷于困顿之中,一贫如洗的他,在租来的一铺火炕上,和自己并不满意的妻子葛某结婚,赵本山后来回忆道,“我实在没有其他选择,实在是自己穷得过了头”。新婚之夜,“晚上像拉幕似的放下帷帐,南边就是人家的炕子”,赵本山仰望屋顶无法入睡,他的未来似乎和这个夜晚一样暗淡。在结婚之前,公社文艺宣传队解散了,他再也没办法演那熟悉的小话剧《战斗的山村》了。
幸好,婚后半年,公社宣传队又恢复了,叫回赵本山唱二人转《瞎子观灯》。1982年,东北小戏调演,李忠堂(铁岭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与崔凯(铁岭民间艺术团副团长)合写了一个剧本《摔三弦》,讽刺一个传播封建迷信的算命瞎子,讴歌党的计划生育政策。谁来演这个瞎子呢?李忠堂想到了赵本山。众所周知,这次演出使得赵本山在当地一举成名。1987年姜昆到铁岭,听闻赵本山的名声,观看了他的演出。回京后,姜昆将赵本山推荐给央视导演袁德旺,1990年春节晚会,赵本山站在了国家的舞台上,我们熟悉的赵本山时代拉开大幕。
回顾赵本山的艺术生涯,他正是依赖于这两次成名:1982年的二人转《摔三弦》与1990年的小品《相亲》。《摔三弦》的故事其实很简单,辽北山村,一个算命瞎子煞有介事地宣传这一年生男孩,迷信的婆婆为了抱孙子,坚决让儿媳妇再生一个,而崇尚新风气的儿媳揭穿了瞎子的胡诌。赵本山演活了这个瞎子,据当年的观众回忆,赵本山拄着个拐杖,翻棱着眼皮,亦说亦唱,把个盲人演得活灵活现。
赵本山对于瞎子的认识,对于二人转的了解,来自苦难的童年馈赠。当二十多岁的赵本山面对满场疯狂的观众,面对笑得休克过去的老太太和捂着笑裂了阑尾炎伤口的小伙子时,赵本山大概会想起他五岁丧母、七岁随父亲逃到北大荒的童年,想起从没吃过一顿完整饭的饥饿,想起在瞎二叔赵德明家学唱二人转的夜晚。当他在《摔三弦》、《瞎子观灯》、《如此竞争》、《摔葫芦》中扮演起一长串的瞎子角色时,背后的艺术资源,正是瞎二叔赵德明所传承的二人转文化,这是一份难得的机缘。就这样,赵本山凭借着瞎子角色越来越红,在80年代的辽沈大地上,他被誉为“天下第一瞎”,甚至于沈阳的“盲帮”为此聚集在政府门前抗议,要把他赶出沈阳。
走红春晚舞台
如果赵本山只是演瞎子,或是反串一下老太太,那么今天的他至多是一位知名的东北民间艺人。他真正为全国的观众所熟悉,并且积累下日后巨大的资源,来自春晚的舞台。在1990-1992年这段历史转折期,赵本山敏锐地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他在春晚舞台上从不扮演瞎子,也不借助二人转,而是迎合着中国人彼时对于日常生活的“渴望”,塑造着一个又一个勇敢相亲的老头形象,比如《相亲》(1990)与《我想有个家》(1992),间杂着善良的“妻管严”,如《小九老乐》(1991)。
随着1990年代市场经济的激烈进程,赵本山也在调整着自己的角色,契合着新的时代要求。从1995年开始,赵本山陆续在《牛大叔提干》(1995)、《三鞭子》(1996)、《红高梁模特队》(1997)、《拜年》(1998)中出演作为道德支撑的老农民形象,矫正着正在展开的现代社会的畸形之处,比如大吃大喝、脱离群众、崇洋媚外、官员的特权等等。赵本山这一阶段的喜剧很“正”,尽管小品的核心结构,还是喜剧手法中常见的“反差”,但是貌似出洋相的老农民,把控着作品的价值指向。
抛弃农民立场
然而,1999年到2001年的赵本山再次发生变化。从1999年的《昨天·今天·明天》开始,赵本山小品的核心结构,在于表现农民与“现代”的遭遇。其象征性的场景,就是“摄像机”闯进农家生活。在“摄像机”所代表的现代目光的注视下,农民的价值立场变得滑稽荒唐,《昨天·今天·明天》中宋丹丹所扮演的农村妇女“白云”经济的与文化的能力都沦为一场闹剧。同时,农民这个角色被吸纳进市场经济的结构里,变成进城务工人员,如《钟点工》(2000)、《卖拐》(2001)、《卖车》(2002)、《送水工》(2004)、《功夫》(2005)等,而且是市场经济需要驯化的对象,比如矫正“大忽悠”的狡黠与欺诈。在《卖拐》系列的最终章里,曾经被欺骗的市民战胜了“大忽悠”。
相比较90年代的作品,赵本山小品在世纪之交的变化,迎合了愈发强势的现代社会,在市民的目光中重新发明了“农民”。在他彼时的作品中,“摄像机”无处不在,试回顾《策划》(2007)、《火炬手》(2008)、《不差钱》(2009)、《捐助》(2010):《策划》就是一个面对摄像机讲述的农村故事,牛群扮演一位炒作公鸡下蛋的记者,闯入“白云、黑土”的生活。农村生活则被完全边缘化,只有因为公鸡下蛋,才有幸成为“猎奇”的看点,进入决定着“何为生活”的摄像机;《火炬手》同样如此,小品的笑料,来自于农民与“现代”的距离。黑土在“现代”的召唤前,还不是一个合格的主体。典型的段落,就是黑土的获选感言:面对麦克风,黑土变得语无伦次(发言之前黑土还撞在了麦克风上),除了喊“好!”外,无法组织起有意义的语言;《不差钱》同样是农民面对摄像机的各种洋相,同样是在麦克风前的语无伦次(比如“我是水货”、“我感谢你八辈祖宗”);《捐助》依然是记者带着摄像机闯入农民生活,以“现场直播”为象征的现代话语试图重新组织这个故事,笑料同样来自农民与“现代”的距离,比如孩子家长面对镜头的农民式感谢:“感谢中央气象台。”
总之,在赵本山90年代的作品中,道德化的农民成为现代化过程中不正之风的一种纠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全方位展开,农民对于“现代”的不适应被转为笑料,舞台上下,响起的是历史的笑声。赵本山诚然是农民的代表,但他表现出的农民,也只能是时代剧本中的农民。在时代的风云中赵本山风风光光地一路向前,但不知道来自“大城市”铁岭的他,内心是否已感到疲惫。
作为老板的赵本山
2003年,赵本山开始从演员向企业家的身份转移。赵本山在1993年就开过公司,从事过文化及其他生意;十年之后赵本山创办本山传媒,创立“刘老根大舞台”,连续拍摄《刘老根》、《马大帅》系列电视剧,2006年开始更是将《乡村爱情》系列一口气拍到今天。在春晚的舞台上,他也开始慢慢淡出,更多的是提携自己的弟子,将小沈阳等人推向前台。
凭借着春晚舞台上的文化资本,赵本山回到了他所成名的二人转舞台,以产业化的方式将二人转推向全国,将其包装为一门大众娱乐。资本涌动,利益盘结,人事纷杂,作为老板的赵本山,无疑要应付复杂得多的局面。那是小品舞台之外的另一个舞台,那是曲艺故事之外的另一个故事了。激流之中的赵本山午夜梦回,不知道是否会回忆起年轻时的《瞎子观灯》:瞎子白莲灯背着沉重的负担兴奋前行,纵街横巷,锣鼓喧天,他在黑暗中想象着热闹的灯景。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