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个人的软实力
阅读提示:这位英国高等学府的优等生,以知英知新(即知彼知己)的智慧清除了老殖民主义者重返的土壤;并铸就了堪称世界一流的新加坡软实力。
撰稿|王泠一
锻造软实力
中国人很早就知道新加坡和相邻的马六甲了,只不过史书里最早称呼新加坡为淡马锡。600多年前,从上海附近太仓出发的郑和船队是当时全球最大的远洋阵营。其中,郑和船队七次经南海至印度洋,有五次选择在马六甲进行淡水补充和人员休整。不过,中国人并没有在这里建立海军据点,只是建立了当时的贸易枢纽。于是,后来有近千万中国人由新加坡抵达南洋各地,包括李光耀的曾祖父。
作为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本人几乎不提他家族源于中国。他在新加坡执政时也不提倡华文教育,还曾经花很大力气强调“占人口74%比例的华人不是中国后裔,而是新加坡人”。他关于华人以及中国地位的一些言论,经常被如今的华人社团领袖和更加年轻一代的中国网民批评;但中国领导人很宽容地认为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关系的缔造者和推动者,他的逝世是新加坡也是亚洲的损失。如果就李光耀同时代的一些政局和乱局相比,新加坡有他是十分幸运的。
这个世界还有不少类似新加坡的袖珍国家,身边则有强悍的邻国;往往都被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殖民过,甚至还和强悍的邻居一度是统一的国家。除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对和谐的分治邻居外,只要有英国殖民者留下纷争伏笔的地方都不会太平。如1959年新加坡进一步取得自治地位之后,同年5月举行第一次大选。李光耀创建和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在51个立法议院议席中赢得了43席;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总理。接着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正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可是,没两年就和中央政府闹翻了。新加坡随即独立建国并寻求国际承认,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了联合国,同年10月加入英联邦。独立期间至今,这块土地未发生战火!
其他地方怎么样呢?科威特上个世纪60年代在英国授意下,从伊拉克独立出来,在萨达姆时期曾被武力兼并、随后爆发海湾战争;巨额石油财富充当了美国、沙特等盟军的军费。地中海明珠塞浦路斯地缘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同时能够经略亚、非、欧;在英国佬的折腾下,独立后就内战,最后变成了分别以希腊族和土耳其族为主体的两个武装割据政权。印度洋明珠斯里兰卡,也是如此。
老殖民主义者都一样,喜欢插手或直接武装干涉其所谓的“势力范围”。法国在临近新加坡的柬埔寨、越南;葡萄牙在邻近新加坡的东帝汶、印尼,都直接点燃战火、政变、内乱和暗杀。这些不幸,都没有在新加坡发生过;因为这是新加坡的李光耀时代。这位英国高等学府的优等生,以知英知新(即知彼知己)的智慧清除了老殖民主义者重返的土壤;并铸就了堪称世界一流的新加坡软实力。
新加坡模式可复制?
李光耀的软实力构思,是最早进入哈佛大学研究视野的亚洲案例。其核心理念也有相应的闪光点,首先是打造一个高薪养廉的高效政府。他担任总理以及其内阁部长的工资,是全世界最高的;而新加坡也是在经济起飞阶段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腐败的国家,对腐败零容忍就是其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主张。其次,吸引全球范围优秀人才为新加坡所用。或给予国籍、或给予居住权、或给予研发型资助;并推崇政府机构、主力企业直接和西方一流大学、跨国公司实体性合作。再次,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步阶段,强力推进环境治理和污染预防。不存在跨国资本转移到新加坡而输进污染的情况,据笔者所掌握的后发国家现代化案例,新加坡是真正未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国家。而这样的老路,韩国、波兰和墨西哥这些经济优等生都走过;但新加坡却一直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国家。第四,积极并创造性地谋求国际话语权的营建。这一方面是争取国际组织落户新加坡,如东盟秘书处和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就安营在新加坡;另一方面是争取大型国际会议或关键对话论坛在新加坡举行,如关于东亚安全问题的香格里拉峰会和首次“汪辜会谈”等,都为新加坡赢得了国际声誉。而李光耀本人也是位很勤奋的演说家和撰稿人,经常抛出独具风格的警世之作;退休之后也不逊于基辛格。
软实力的运用方面,李光耀比同时代的很多政治家要显得高明;他的主场实际上在中国。和那些企图在中国推销普世价值的西方“祖师爷”不同,李光耀向中国领导人推介的是新加坡模式中的局部治理经验,而且中国方面觉得操作性强又比较管用。历史条件又决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务实地战略决策为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批学习目标是亚洲“四小龙”而非西方国家之后,只有一次机会即1978年末造访了唯一的一条小龙——新加坡。当年在新加坡,立国才13年的李光耀把摆脱贫困的经验和盘托出,包括如何吸引跨国公司、如何组建合资企业、如何设立工业开发区、如何推进廉租房建设以及公共绿化等课题。
用今天的话语系统来表述的话,这些课题的新加坡答案是可复制的。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发现:新加坡紧靠海港的裕廊,昔日是一片荒地和沼泽,通过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成片开发,建成一个占地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备的工业区,又通过利用外资建成的3座大型炼油厂,以及钢铁、石化、造船等一批现代化工厂。尤为可贵的是,新加坡在大力引进外国资金、技术、人才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成功地抵制了来自西方国家的负面影响,保持了国家的凝聚力、民族的和睦、社会的安定和固有文化的尊严。新加坡经验,仿佛是颗定心丸。1988年,中国面临经济增长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困扰;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李光耀时说:中国改革缺乏经验,但本领是可以学会的,其中包括向新加坡学习。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改变中国发展进程的南方谈话。在谈到赶上亚洲“四小龙”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题时,邓小平说:“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要比他们管得更好。”这些内容发表后,在新加坡高层中引起积极反响。
有意思的是,2008年有智库举办了庆祝邓小平访问新加坡3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有专家提出,邓小平“学习新加坡经验一说”不过是客套话,再说30年过去了,新加坡还能让中国学习什么呢?于是,有自尊心极强的新加坡学者拿出《邓小平文选》中的条文一一说明这不是“客套话”,而是邓小平从访问新加坡开始到南方谈话的发表,一直思考了14年。之后,还诞生了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而李光耀本人在任时和任后,也造访过中国大陆30多次;除了和各个时期的新中国领导人有密切交往外,他甚至还给北京故宫、杭州西湖、桂林漓江的涉外旅游业出过主意。可以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客座教授。
与此同时,数以千计的中国城市管理者,受委派或邀请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NanyangCentre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开设的“市长班”深造。这些学生要么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要么是国有企业高管,具体人选由北京方面确定,一年制课程完全使用中文教学。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新加坡已经成功解决的许多问题(比如交通、环境、医疗保健和垃圾处理)在中国依然非常普遍;为新加坡发展做过贡献的、李光耀内阁时期的前部长们,向这些学生分享各自的专业知识。2010 年,另一所学校,即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ee Kuan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也开始接收中国官员前来深造。而2005年,李光耀在上海出席复旦大学百年庆典活动时获得该校名誉博士学位;之后,他在演讲中表达了对上海的欣赏,认为上海必将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杰出代表。
李光耀的晚年,还想为新加坡留给世界最后的软实力思想遗产——那就是他构思的“亚洲价值观”。不过,从软实力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言,没有国家硬实力的发展支撑,再严谨的思维也不直接构成国家魅力。而自从中国梦的理论和“一带一路”的中国主张推出之后,世界主流媒体和智库已经很少关注李光耀的“亚洲价值观”了。如今,随着国父的离去,今后的新加坡会逐渐从理想回归现实。(作者为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链接:关于中国的三个预言
在《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他专门谈到关于中国的三个预言。
“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李光耀在书中说:“5000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只有中央强大,国家才能安全;中央软弱则意味着混乱和动荡。每个中国人都理解这一点,这也是中国人的根本原则。西方一些人希望中国变成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国家,但这不会发生。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巨大国家,文化和历史都与西方不同,中国有自己的方式。”在李光耀看来,中国的崛起已令西方和亚洲许多国家颇为不安。中国一再承诺坚持和平崛起,绝不谋求霸权,但关键在于,是否有人相信。对此,李光耀认为,中国会选择低调地强大起来,影响力得到提升,不会恃强凌弱,但同时也会展示力量。李光耀指出,中国人还意识到,要避免走日本和德国的老路。如果中国卷入战争,其国内就可能出现动荡、冲突和混乱,因而也就可能再次出现衰退,而且或将持续很长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论何时与他国陷入纠纷都会让步。在涉及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时,中国也会坚持原则。
中国将寻求与世界强盛国家平起平坐
李光耀认为,中国重新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大国是我们的时代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中国的经济崛起是非凡的,经济发展规模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在军事上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李光耀在书中写道,全球力量格局在发生改变。再过20到30年,中国将寻求与世界最强盛的那些国家平起平坐,中国希望成为世界最伟大的国家。那么在今后10到20年,中国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政治改革呢?李光耀认为,中国将会很小心地朝着一个更多参与的政府形式前进。在中国的一些乡村和一些较低级别的立法机构已经开始实行直选,而中国提高直选的级别也并非不可想像,但其方式将是尝试性的、递进式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同样可以延伸到中国政治体系的其他方面。
习近平是曼德拉一级的人物
2007年11月访华时同习近平的首度会面,给李光耀留下了深刻印象。“习近平的大气让我印象深刻。他视野广阔,看待问题深刻透彻,但又丝毫不炫耀才识。他给人的感觉很庄重。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我进一步想到他曾经受的磨难与考验,1969年到陕西插队,一步步往上奋斗,从未有过牢骚或怨言。我想,他应该属于纳尔逊·曼德拉级别的人物。”李光耀说,习近平是“1949年以来中国第五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领导的政府在各方面都拥有很强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中国官员能讲流利的英语。他们一心要建设一个富裕、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在李光耀看来,中国正处于关键时期,习近平将会集中精力处理这些问题。“不过我相信,他能处变不惊、妥善应对。习近平很有影响力,我相信他能领导好中国共产党,他的军队背景又使他在军中同样很有威信。”
李光耀生前与中国五代领导人均有交往。自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至今的39年间,李光耀共访华33次,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都有会晤。据凤凰视频整理,对于中国的发展,李光耀曾经数次做出“预言”。其中的一些已被验证,另外一些则静待时光。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