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爸送你一辆自动车
阅读提示:并非概念的无人驾驶汽车已开始在中国的道路上奔跑。
到车展去,共同见证奇迹
虽然科技一日千里,每一代人能够见证的奇迹还是不多的。无人驾驶汽车的诞生和风行,很可能正是我们这一代有望目睹的一桩奇迹。
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很像昔日的罗马斗兽场,全世界汽车巨头们纷纷派上各自的智能汽车“角斗士”,谁都不甘心在即将到来的行业革命中落后于人。而谷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作为技术新贵,也在这场蓝血争霸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吸引无数目光。
是的,有人会说:1997年深蓝击败卡斯帕罗夫才是真正的奇迹,智能汽车只不过是沿着这个轨迹的必然结果之一。然而,技术宅可以帮助电脑战胜棋王,却无法真正地征服现实世界。无人驾驶汽车投入实用的最大障碍已经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一项全新技术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无缝接入”传统世界。
也有人会说,智能系统接管了驾驶,固然会让通勤时间与睡眠时间画上等号,固然会大大减少交通事故、节省道路空间、改善城市污染……但是,驾驶乐趣呢?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速度与激情会是城市角落里一种奢侈的游乐项目。
10年还是20年?
等你的孩子成年了,很可能,你会送他一辆“自动车”。
撰稿|刘朝晖
早上,出门坐进自己的汽车,只需按下几个按钮,然后说出公司的名字或路名号码,这辆汽车自动开出车位,驶上早高峰繁忙的道路,顺利地把你载到目的地,并安安稳稳地在公司车库停好了。这段行程中,你忙着在笔记本电脑上修改昨晚未完成的项目报告,而加减速、变道、超车、寻找车位等动作,都是你的车自动完成的。
这是科幻电影里才有的场景吧?
曾经看似遥远的创新科技,似乎已经走进了现实。无人驾驶智能汽车,是眼下汽车行业的最大热门。飞速发展的智能科技,让汽车的无人驾驶变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这场奔向未来汽车市场制高点的竞逐,也变得越来越喧闹。
无人驾驶争艳电子展
近期有两桩有关无人驾驶汽车的事件值得关注。一是年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5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奔驰等一大批汽车厂家推出了带有无人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大抢传统消费电子行业的风头;二是沃尔沃的无人驾驶汽车在中国进行了实路测试。
一切迹象表明,汽车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正在提速,越来越多地从幕后的技术研发走向台前。
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更像是一场车展,主会场相当大的一部分区域都被汽车和零部件厂家占据。宝马的场馆覆盖了整个南广场,奥迪和大众在中央广场设立了巨大的试驾体验区,而北广场干脆就是博世冠名赞助的“汽车智能”专区。两年前的CES展会上,只有奥迪和丰田两家推出了自动驾驶功能汽车,这是传统车厂第一次在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展会上展示无人驾驶技术。而今年,奔驰、宝马、大众、现代、福特等汽车厂商都拿出了无人自动驾驶汽车或者部分自动驾驶功能来一争高下。
相比两年前展出的自动停车入库技术,奥迪今年的无人驾驶系统从“特定功能自动”升级到“多个功能自动”,其A7概念车从加州的帕洛奥多开到展会所在地拉斯维加斯,完成了全程900公里的自动驾驶之旅,这期间除了在少数几个受到法规限制的城镇驾驶员接管了方向盘,其余时间车辆都处于无人驾驶状态。
宝马最新的无人驾驶车则通过智能应用软件表演了其“应招”技能。宝马集团副总裁Elmar Frickenstein一声语音“召唤”,这辆车便缓缓驶出车库,来到他身边。
梅赛德斯-奔驰拿出的是其全球首秀的无人驾驶概念车F 015 Luxury in Motion。这辆造型极具科幻色彩的概念车在无人驾驶模式时,前排两把座椅可向后旋转180度,使前后排乘客可以舒适地面对面零障碍沟通,随时将汽车变为“车轮上的会客室”。实际上在两年前,奔驰就通过S 500智能驾驶实验车型自主行驶近100公里的长途路线向世人证明:无人驾驶的技术已不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了。
并非概念的无人驾驶汽车同样开始在中国的道路上奔跑。沃尔沃于3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实际公共道路上进行了高度自动驾驶测试和展示项目,成为中国及亚洲首个面向媒体、公众和汽车界行业机构开展自动驾驶路试的汽车品牌。这也是全球首个大型自动驾驶项目“Drive Me”首次从瑞典来到中国。这次的自动驾驶车辆公共道路实测分为南北两线,搭载自动驾驶系统的沃尔沃V60汽车,在北京六环高速公路上累计顺利行驶了1200公里。在测试中,其无人自动驾驶系统在较为复杂的公共路况下表现可靠稳定,驾驶过程中车辆以时速70公里行驶,无需驾驶者介入。
在下周开幕的第16届上海国际车展上,无人驾驶智能汽车技术又将成为一个热点,多家汽车公司都将带来在此方面最新的技术。奔驰的F 015无人驾驶概念车将迎来其中国首秀,而国内的几家本土汽车公司据悉也将有类似的研发成果展出。
抓紧梳妆,提前上台!
最近几年,在无人驾驶智能汽车方面最吸引眼球的,不是传统的汽车公司,而是来自互联网业界的大佬——谷歌。去年12月,谷歌公司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宣布:其第一部完整功能的自动驾驶原型汽车已经制造完毕,2015年将正式上路进行各种测试。这是谷歌无人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取得的历史性重大进展。
早在2010年宣布无人驾驶项目以来,谷歌公司先后对丰田普瑞斯等8辆车型进行了改装,增加自动驾驶系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各地的公路上进行道路测试,行驶总里程超过了80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后来谷歌改变了计划,决定从头制造一部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这种车辆在外观、功能上和传统汽车截然不同。
去年5月,谷歌曾经对外展示了其自行制造的自动驾驶原型车,但是当时展示的仅仅是一部“概念车”,缺乏零部件,无法正常行驶。而现在制造完成的这辆外形娇小有点“萌”的自动驾驶汽车,没有方向盘和仪表盘,没有加速踏板,也没有刹车踏板,因为根本就不需要这些组件。其自动驾驶汽车上采用智能软件,安装了包括摄像机,雷达感应器和激光设备等大量的感应设备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将能在相应交通状况下做出正确反应和驾驶动作,不再需要人工干预。
在谷歌努力的同时,传统的汽车厂家当然也没有闲着。事实上,世界各地的汽车厂商都已关注无人驾驶汽车这片蓝海。奔驰、宝马、通用、丰田等传统车企也不约而同地将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布时间定在了2020年前后,并希望在5年后销售成熟产品。不过,随着谷歌加快研发节奏,传统车企也将计划提前。
通用汽车表示将在2018年推出无人驾驶汽车Super Cruise,这款汽车可以在高速公路和车流量较大路段进行半自动无人驾驶。特斯拉计划在2016年推出半自动或全自动驾驶技术,将90%的驾驶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比特斯拉更想提前完成目标的是丰田汽车,他们计划在2015年前后就推出无人驾驶汽车,车上将配备“自动高速公路驾驶辅助系统”。日产汽车的一名高管称,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以前推出使用无人驾驶技术的汽车。
今年3月,本田在北美旧金山海湾地区新建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基地也投入使用,新款讴歌RLX将成为首款在该基站测试的汽车。本田表示,目前已于其他两家日本车商联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同时与多家供应商合作,以求与同在研发该技术的欧美车商抗衡。
沃尔沃除了开展全球首个大型自动驾驶项目“Drive Me”之外,2012年还用三辆无人驾驶的沃尔沃轿车,在一辆有人驾驶的卡车带领下,在巴塞罗那的公路上,以90公里的时速完成欧洲环保型道路安全列队行车的测试项目,因此成为第一个在开放的高速公路实现完全自动跟车测试的汽车厂商。沃尔沃的计划是,于2017年将100辆无人自动驾驶车辆交给普通消费者投入使用。
国内汽车商在此领域也不甘落后。去年12月的第七届广东工业设计活动周上,广汽就亮相了无人驾驶新能源智能概念车传祺w itstar,其最高可以实现160公里以上的时速,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暂定最高时速为80公里。去年7月14日,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 Q3无人车,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试验,试验中,无人车自主超车67次,更关键的是,试验的路况背景为有雾、有雨的复杂天气。
互联网“大佬”百度也欲在这片蓝海中一试身手。百度CEO李彦宏在参加今年两会时曾透露,百度正在研发智能汽车,并已与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但并未透露具体合作方。舆论普遍认为,这款智能汽车与百度去年9月宣布的一项无人驾驶汽车研发项目高度相关。
百度日前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达成合作,双方将在智能驾驶、交通安全、车路协同、政策法规研究、技术标准化等方面共同开展工作,推进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在中国的发展。
蓝血与新贵的结盟
其实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几乎所有传统大汽车公司都在研制各自的无人驾驶自动汽车,在可行性和实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谷歌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这一消息的传播,不仅仅是IT行业,汽车行业的人们都开始纷纷骚动,试图搞明白谷歌的这一行为到底只是个有趣的实验,还是为汽车行业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挑战。
从之前的埋头默默研究,到如今的大张旗鼓高调展示,汽车行业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在这场对未来汽车市场争夺的前哨战中,谷歌等“外来户”的“横插一脚”,已经带来了实在的威胁。尽管谷歌的项目负责人表示,谷歌自身不会成为一家汽车制造商,去大量制造自动驾驶汽车,谷歌将会寻找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提供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共同生产汽车。
“我们想通过改变交通方式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跟Google里其他的很多事情一样,我们想解决那些宏大而重要的问题,然后我们再去解决其他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技术科学家克里斯托弗·厄姆森如此表示。而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安全总监罗恩·梅德福也谈到:“我们当然希望,我们在汽车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朋友将这个计划看作我们为世界做的另一件益事。”
不过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无人驾驶汽车和谷歌及其他公司收集的大数据结合在一起时,它将会使谷歌成为最赚钱的公司。实际上,谷歌的汽车技术代表了人控制汽车向汽车控制人的转变。而谷歌之类的互联网公司已经从我们的数字生活——网络搜索、媒体消费、电子邮件内容、购买行为、社交网络和地理位置等等,赚了个盆满钵满。
交通工具的无人驾驶是未来的大趋势,在通往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上,谷歌等IT巨头展开了豪赌,想做一台能开车的计算机,而汽车行业则一直试图让它们的汽车能够更多地像计算机一样来开车。从目前来看,传统汽车厂家积少成多的技术积累更具可行性,而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汽车消费观念的变化,都有利于大量辅助驾驶系统的普及,量变可以引起质变,无人驾驶将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现实。
当然,两条道路不是截然分开的,互联网巨头做个操作系统,可以让驾驶员看视频、上微信、移动搜索、购物、支付,但驾驶者需要的车距、车道保持、自动泊车、夜视等功能,还是要汽车厂家来做。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最终实现无人驾驶这一目标时,汽车将会拥有何种形式和功能。
2020,还是204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12年签署的法案,明确地将无人驾驶汽车合法化。在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2011年夏天已经在外围停车场和航站楼间启用了革命性的无人驾驶运输车ULTRAPRT。这些只是一些示范性个例,人们还是在问,离开真正实用化的无人驾驶,我们还要等多久?
虽然各大汽车厂家都声称有了近在眼前的时间表,但是业界对自动驾驶技术还持谨慎态度。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要真正上路,依然有各种问题尚需完善,在应用上,道路情况、技术、成本都是推广普及阻碍。
国内一家车厂的研发人员表示,无人驾驶汽车行驶的车道需要有清晰的地标线、红绿灯以及限速标志等,保证汽车四周的雷达可灵敏地感应并做出相应指令。据了解,目前在美国已有一个人车完全分流的无人驾驶模拟区,法国也在开始尝试无人驾驶专用通道。但是,在交通和路况都相对复杂的中国,无人驾驶车要上路似乎更加困难。如果能建设起车联网,实现车车通信,无人驾驶汽车便能顺利行驶并有效避免追尾。但是如果只有少数车实现车车通信,无人驾驶汽车的优势仍无法发挥。
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对话”上,特斯拉CEO马斯克称,无人汽车技术成熟至少要等到5年后。显然,马斯克对于无人驾驶汽车市场的看法比较保守,他认为至少要到5年后,该技术才会成熟。马斯克还曾对《金融时报》表示,将由特斯拉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车上的电脑系统可完成90%的驾驶工作,至于全自动驾驶汽车则需要更长研发时间。他说:“我认为距生产全自动驾驶汽车还很远,要完成最后10%的工作将相当艰难。”
摩根士丹利在去年末发布的报告中预计,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会在2020年左右正式上市,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项预测的结论可能过于乐观。美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的预测是,自动驾驶汽车时代将在2040年左右到来,届时自动驾驶汽车在汽车总数中的比例将达到75%以上。
虽然离真正的无人自动驾驶时代还有距离,但是汽车厂家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推开的各种驾驶辅助系统,正在带领我们向这个方向快步迈进。沃尔沃日前宣布,其全球首辆带有高度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车全新沃尔沃XC90,将于今年在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各地市场陆续上市。在这款车上,应用了自动驾驶的部分技术,其中标配两项世界首创安全发明:路面偏离保护方案和交叉路口自动刹车技术。
所谓的无人驾驶汽车,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从电控技术的进步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如沃尔沃汽车将无人自动驾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驾驶员辅助;第二个阶段是半自动驾驶;第三个阶段是高度自动驾驶;第四个阶段是完全自动驾驶。第三和第四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三阶段系统能在驾驶员监控的情况下,让汽车提供长时间或短时间的自动控制行驶,驾驶员只需偶尔操控汽车即可,可以使双手得到解放,从事其他活动,如上网、看书、喝咖啡等;第四阶段则无需驾驶员干预,汽车可以完全实现自动驾驶。目前,第一、第二阶段的驾驶员辅助和半自动驾驶,系统已经趋于成熟,但是未来仍然有提升和发展的空间。
沃尔沃汽车集团技术专家Erik Coelingh博士表示,沃尔沃现阶段开发的自动驾驶的终极目的,并非要取代驾驶者,而是给予驾驶者更多的选择。通过为人们创造更加惬意的自动驾驶时光,沃尔沃把原本开车过程中“丢失的时光”重新交还给驾驶者。另外,沃尔沃完整保留了传统汽车的自驾功能,让驾驶者能够在喜欢自驾的时候尽享驾驶乐趣。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一定要眼巴巴地等着无人驾驶终极目标的到来,先品尝一下高度自动驾驶的滋味也是蛮不错的。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