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谁说互联网+就是卖面膜

日期:2015-05-2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在“互联网+”的今天,手机App一跃成为你的生活管家。虽然这类App十分年轻,消费者对它们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却很高。谁让大伙越来越“懒”了呢?
你被互联网+了吗?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变化。比如,福特的T型车出现之前,纽约有20万匹马,每天都会产生500万磅粪便;T型车面世5年后,马匹数量减少了九成。
  但是,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时代,类似的突变几乎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领域,从日常的吃喝拉撒,到高大上的音乐、影视……处处都笼罩在“互联网+”的强大气场中。我们既享受着各种变化带来的福利,也时时在冲击中惴惴不安。
  后人将如何评点我们身处的动荡时代?
  也许他们会把历史上的这三个时刻并列在一起:“要有光”、“要有电”、“要有移动互联网”。
 
谁说互联网+就是卖面膜
 
记者|金 姬
 
      在“互联网+”的今天,手机App一跃成为你的生活管家。虽然这类App十分年轻,消费者对它们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却很高。谁让大伙越来越“懒”了呢?
      就在几年前,网上购物快递到家的模式,让销售商品的实体店蔫了一大批。当时有专家感叹,还好不少实体店还有“服务傍身”,你想捏个脚总要出门去店里吧?
  不曾想,这一现状很快就改变——大批生活服务类“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项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预约上门服务俘获不少“懒人”的心,消费者只需在手机里下载一款App(应用软件)即可。这样的定制化内容不仅体现在美容、美甲、美发、推拿、家政保洁、洗衣和上门烧菜等居家服务,连出门停车难等问题也因为几款App的存在而有所缓解。
  在“互联网+”的今天,手机App一跃成为你的生活管家。虽然这类App十分年轻,消费者对它们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却很高。谁让大伙越来越“懒”了呢?
  
家政服务,硝烟弥漫
  
  在生活服务类O2O中,最先涉足的家政服务业竞争也最为激烈。因为城里人早已习惯雇佣住家保姆或钟点工,只不过现在不用跑到保姆介绍所去找了。
  国内最早的家政类O2O可能是2013年5月诞生于北京的e家洁。创始人云涛是一个创客,他曾在2011年和2012年做过P2P租车和嘟嘟打车,虽然这两个项目因为政策等原因没有成功,但云涛却和黑车司机聊天时获得了灵感——不少司机的媳妇是做家政的,手机点单的模式似乎更适用这一领域。“我调研了全北京的家政公司,发现五环内有一千个社区都有家政中介。社区中的家政服务商基本是小门脸,非常不规范,房租大约每月五千元,并且在里面工作的阿姨都没有统一的身份验证。”
  在云涛看来,家政阿姨和用户的接触时长是优势(通常每次2到3小时)。“谁能每周去你家一次?除了保洁阿姨,还真看不到第二个了。通常洗衣是两周一次,美甲是三周一次。”
  用过钟点工的人都知道,阿姨如果做长了,就可能成为老油条,而以往找一个新阿姨的时间精力成本并不小。云涛希望e家洁的核心竞争力是招募和培训阿姨。“我们都喜欢找白丁,没有经验的人是一张白纸,我怎么教他都听我的,我们甚至到三线的小县城找阿姨,因为她们认为在北京、上海工作,每个月拿个五六千就非常好了。如果是本地阿姨,你说五千她根本不理你,因为她自己私下接单就可以有这个收入。”
  e家洁的阿姨除了保洁,还提供烧饭服务。e家洁会跟一些半成品商合作,如果它们有20%的利润,e家洁可能会抽10%。云涛的解释是:“e家洁的阿姨平均白天能接活两单,而给用户打扫最好时间是早上9点,以及下午2点。怎么把阿姨的其他时间用起来?通过做饭这个项目很合适。阿姨通过增值服务挣钱,我们也可以抽成,而保洁服务我们是不抽成的。”
  为了提升阿姨的工作幸福感,e家洁通常只让阿姨在两到三公里的半径内服务。公司还买了保险,一旦阿姨在客户家中服务时损坏物品,就由e家洁先行赔付。“传统家政中介出了问题跟你扯皮。而我们都通过保险解决掉,如果三百块钱以内的物品打碎了,用现金赔付,报警之类的都不需要。”云涛说。
  如今,e家洁在网上推出七星级系统,把30多岁的优质阿姨打造为一个团队来服务会员。“如果你此前需求是一周打扫一次,加入会员可以得到每季度打扫一次的赠品,比如说养护、擦墙、擦外窗等这些服务。还有让金牌阿姨服务,普通阿姨25元/小时,金牌阿姨30元/小时,这个价格用户都能接受。”
  e家洁的这种家政O2O很快有了竞争者。2014年10月在上海横空出世的牛家帮就是一例,半年多来,日均订单量已达200多单。牛家帮CEO刘洋表示,在欧洲及西方国家,有家政、管家及园丁等职位,整个家政市场非常成熟,而国内具体的职位规划尚且缺乏。牛家帮借鉴国外经验,将传统称之为阿姨的岗位打造成“保洁师”,经过专业的礼仪、作业及服务等培训,形成一个全职专业的技能岗位。
  互联网大佬们也把触角伸向了这一领域。2014年11月,58同城推出了“58到家”App,刚开始只推出家政、美甲、速运这三大自营服务。以家政为例,58到家的阿姨从工服、工具,到清扫流程、作业时间,再到沟通话语,都有统一的标准。阿姨上门时背的双肩包里,光抹布就达9块之多,不同颜色上面标明不同的清洁区域。
  2015年4月,58同城宣布与赶集合并,停止在分类信息领域的斗争,发力到家业务。因此,58到家又推出了点到按摩、美到家、58月嫂和呱呱洗车等第三方服务,并表示毎年将投入超5000万美元支持接入平台的第三方服务。
  对于巨头来说,拥有海量用户和流量优势,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顺理成章,这对许多垂直领域的创业者也是大大的利好:接入巨头平台,利用巨头的资源优势来发展纵深。
  2015年5月美团和大众点评的移动端就纷纷推出了“到家”入口。美团完全向商家开放,已接入e家洁、云家政、嘟嘟美甲和赶集易洗车等。合作过程中,美团暂时不向商家收取任何佣金和手续费用。美团方面表示,除了已经上线的项目外,未来还会开通超市配送、药品配送等多种上门服务。而大众点评到家服务上线首批接入了多家服务商,包括嘟嘟美甲、功夫熊、e袋洗、e家洁等,覆盖美甲、美睫、推拿、洗衣、家政5个品类。据悉,大众点评到家服务今后将拓展美容、代驾、厨师、汽车保养等其他品类。
  O2O领域风生水起,怎么能少了财大气粗的阿里系呢?淘宝网的“生活服务”栏目下已划分出家政服务类别,其中涵盖保洁、保姆等多种上门服务,但是产品过多、过杂,分类模糊。有消息称,阿里计划将淘点点、淘宝本地生活等“生活服务类O2O项目”从集团剥离出去,剥离后的新公司将保持独立运营,支付宝作为其战略合作方。 
  对于蜂拥而至的家政O2O而言,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如何保证服务质量?如何最大程度实现服务环节的标准化和高效率?由哪个政府部门监管?一切还是未知数。
  在国内生活服务O2O中,拿到C轮融资的可能只有河狸家了。这个2014年3月由阿芙精油、雕爷牛腩创始人雕爷一手打造的美业O2O,业务范围涵盖美甲、美容、美睫、手足护理、化妆造型等业务。之所以叫作“河狸家”,是因为河狸是动物界的建筑师,也可以看作是个“手艺人”,而“河狸家”又有“合理价”的谐音,这款App可以视作手艺人的“淘宝”,只不过卖的是服务罢了。
  成立至今,河狸家注册用户近百万,手艺人数量超过2000人,日客单量峰值超过10000单,客单均价超过150元。继IDG的3000万人民币A轮投资之后,B轮融资估值已达10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估值近3亿美元, 由启明创投领投的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已经到账。
  河狸家的迅速崛起除了创始人雕爷的名声,还在于这是一款以上门美甲起家的“美业”App,线上平台承担的水电、房租都省去之后,美甲美容美发的成本只是实体店的一半甚至更低,而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地位却提高了。以北京为例,实体店的美甲师月收入平均三四千,而河狸家平台上的大部分美甲师都月薪过万。据悉,月薪最高的美甲师单月最高收入曾达到7.2万元,客单均价1100多元。这位手艺人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美甲,有的顾客可能会要求做一个梵高的星空。
  作为一个手艺人的平台,河狸家对入住的手艺人有考核机制——现场“试手”环节,让资历深的老师做评判,通常淘汰率高达2/3。此外,河狸家定期做培训,不仅是业务上,还有礼仪和沟通技巧。由于河狸家不对手艺人收取任何费用和提成,因此就不存在“跳单”的情况。加上每一单都有用户评价,让每一位河狸家的手艺人不敢掉以轻心,毕竟一旦有了“差评”就很难做生意了。
  美业O2O,难免存在问题。如美甲美容当中,卫生状况是用户最担心的。河狸家要求每个手艺人上门前进行器具消毒,如果客户不放心,可以当面再消毒一次。此外,上门服务人员如果素质参差不齐,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个很大的安全隐患。河狸家表示,他们对美甲师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进行审核验证,并引入了担保人制度。近期,河狸家又上线了首款美业O2O安心保障险,由河狸家为用户支付保险费用,在服务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据了解,2014年,河狸家每月烧掉1000万元以上,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2015年每月大概会烧掉1500万元。至于盈利模式,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通常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由狗买单”。河狸家的用户群体通常是25-45岁有一定经济收入的爱美女性,已有女性保健用品和化妆品愿意与河狸家进行广告或活动合作。河狸家表示,将来不排除更多的盈利模式,但目前先做好用户体验,不急着赚钱,2015年重点是增加服务品类和开拓更多城市。此外,河狸家现在每单结算,但很快就会推出会员卡充值服务,消费者单笔服务价格会有一定折扣。
  由于河狸家还没有直接竞争对手,也没有国外成功案例可以参照,因此这款“美业O2O”颇受资本市场青睐。问题是,是平台就会有软肋,今后如果出现类似淘宝的“刷单”问题,河狸家是否做好了准备?
  
智能停车,一键解决?
  
  在大城市,很多人选择网上下单购买实物或服务,就是觉得出行成本太高,尤其是停车难问题,让更多人宁愿宅在家里,“有钱没车位”的尴尬随处可见。为此,阿里云以及微信相继进入停车市场,利用自身丰厚的信息资源,“改造”停车场;市面上的停车App也不少,如“无忧停车”等,信息要么静态、要么如散沙,用户仍可能遭遇开车到那里却发现没有停车位的尴尬。而2015年4月诞生于上海的“乐停车”,数据是动态的,还提供了“错峰停车”的解决方案。
  2015年4月14日,上海市市长杨雄前往漕河泾开发区调研时,被腾讯创业基地内的“创客”翁珉及其团队的“乐停车”吸引。这是一款致力于提供智能停车解决方案的App,用户通过手机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周边停车场、停车位和停车费等信息,从而优化利用停车资源,解决“停车难、停车贵、寻车难”等烦恼。翁珉介绍说:“现在城市的停车难问题无法很好地缓解,我们运用互联网思维希望通过App产品使用户在出发前可以找到目的地附近的停车场,在输入手机号、绑定车牌号之后,预订车位并提供在线支付停车费。”
  “乐停车”是翁珉的第三个创业项目。这个2005年上海交大毕业的小伙,又在美国纽约大学读了硕士,毕业后进入世界500强工作,因为薪资没谈拢,决定留在国内创业。2009年,他第一次创业是拉六七个朋友做移动广告。一度,他的团队开发的中国达人秀App,一星期就上了iOS明星榜。可他不喜欢项目沦为供应商的感觉,决定退出。2012年底,翁珉调整创业方向,开发了动漫App“乐看动漫”,只用了一年时间用户就发展到了100万,可是最终因为不着急融资,加上没有搞定行业,一个估值1000万元的项目就这样一点点烧完,一切前功尽弃。
  2015年初,翁珉和另外两个朋友成立了乐停车创业团队,翁珉负责技术,其他两人负责线下停车场资源整合和App推广。
  乐停车的出师告捷是在中山医院。虽然这家上海著名的三甲医院新建了一个3层立体停车场,停车位增加到1500个,但每天对外开放的车位数量只有两三百个,而白天高峰期外来车辆对停车位的需求是五六百个。加上中山医院所在的徐汇区枫林街道,有5家三甲医院,这个只有2.69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每年来医院的达300万人次,而户籍人口不过10万人。
  于是,乐停车团队联合中山医院所在街道枫林街道,对医院附近20个小区的停车位资源进行盘点,让这些车位成为医院白天可以利用的资源,晚上,则让医院帮忙解决附近小区的停车难题。刚开始医院担心安全问题,为此,他们在医院停车场的进出口安装了一个硬件模块和摄像头,可以实时了解车库是否“满员”,并能“鉴别”车辆:如果是医院内部车辆,在闸口不用刷卡不用停就能进出;外部车辆,如果已在线支付,也能顺利驶出停车场。
  乐停车在中山医院的停车模式,如今已在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虹桥IBP国际会议中心、上海漕河泾商业大厦、碧云国际社区、徐汇区中山医院、德比易园、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嘉定菊园经济开发区、徐汇区石龙路巷弄等多个地方应用。
  在翁珉看来,停车是一个高频服务,只要开车,就可能天天用到。按每年车主在停车上平均花费5000元/年、中国1.2亿汽车保有量计算,停车费一年的市场蛋糕是6000亿元。这是刚需,就像吃饭叫外卖一样,模式走通后,能快速复制到全国市场。
  乐停车的商业模式是做一个错峰停车的平台,目前的主要收入是通过与停车管理公司利润分成。如今的乐停车没有考虑盈利,因为在互联网+这个风口上,各家都在抢用户,用户有了,赚钱就相对轻松了。
  “比如与某个商场合作,乐停车可以引流,以八折批发价拿下车位,加1元给用户,用户应该会愿意付费。或者,与商家合作,通过乐停车App能收到商家的优惠券等。”翁珉憧憬道,将来乐停车找到车位后,该车位的地理位置、体积,是否需要倒车入库还是紧靠路边,适合迷你车还是房车等等具体信息都可以在移动终端上看到。对于那些忠实客户,后台管理方还将根据他们的信息推荐更合适的车位。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下,腾讯基地给予乐停车办公场地的减免以及服务器、流量的支持。乐停车还拿到了种子轮投资。这一次,翁珉希望在风口上飞一回。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