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血与火浇铸的不屈上海

日期:2015-08-1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撰稿|朱国顺
 
  抗日战争中最大的一场会战“八一三”淞沪抗战,距今天正好78周年。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一场不得不为的战斗。
  20世纪30年代,有着一大奇观。中国的国土上,从北到南,驻扎着大量的日本军队。这些侵略别国的军队,不以为耻,经常挑起各种事端,仿佛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限于国力军力,日复一日,小日本时时挑衅,中国能忍则忍,能让则让,几乎到了全世界都看不过去的地步。两军对峙,战争的爆发不以中国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日本人想什么时候动手就什么时候动手。
  1937年7月7日,侵略军在卢沟桥发动进攻。此景此情,再衰弱如中国,也是不得不抵抗了。
  “七七”事变发生之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7月11日,日本天皇批准了向中国大规模增兵的计划。当天,日本发布《关于向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公然向一个主权国家大规模进犯。
  “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救国的唯一出路,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7月17日,蒋介石发表了“庐山谈话”,表明了抵御外侮的决心:“眼前如果要求平安无事,只有让人家军队无限制地出入于我们的国土,而我们本国军队反要忍受限制,不能在本国土地内自由驻在;或是人家向中国军队开枪,而我们不能还枪。……我们已快要临到这极人世悲惨之境地,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无法忍受的。”
  很快,日本增援军队到达中国。“七七”事变22天后,平津相继失陷。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目光,移到了上海。
  8月13日,日军海军陆战队第三大队越界攻占了八字桥,袭击守军第88师,开始向中国军队进攻,中国军队不得不抵抗。“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
  战争是国力的较量。以此判断,淞沪会战中国的胜算极小。1937年7月,穷兵黩武的日本,军队总兵力448万人,战斗兵力199.7万人;中国陆军总兵力170余万人,能投入作战的兵力不足百万;武器装备,中国军队普遍只有对手同样部队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特别是日本久已蓄谋对外侵略,战斗准备远较中国充分。作为战争基础的国力比较,1937年,日本工业总产值60亿美元,中国为13.6亿美元;钢产量日本580万吨,中国只有4万吨;铜产量日本8.7万吨,中国只有700吨。
  以弱敌强至此,中国军队依然以前仆后继的悲壮,在上海与日寇进行殊死战斗。前后有70万中国的精锐部队投入淞沪战场,日军投入30多万军队,外加绝对优势的海空军力量。三个月淞沪血战,中国军队以视死如归的精神,对进犯的日军进行了坚决抵抗。 
  以谢晋元为代表的中国军人和以杨惠敏为代表的上海市民,在血与火中,浇铸起不屈的上海。
  1937年8月13日开始,到11月12日中国军队全线撤离上海战场,淞沪会战历时整整三个月。国力军力可能从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场无法取得胜利的战斗。但是,向败而战、向死而生,依然是英勇、依然是英雄。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野心,为保存国家的经济实力,掩护国家进入战时体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淞沪抗战最大的意义在于,中国军队面对强悍的侵略者拼死作战,一寸热血护卫一寸山河,激发起全民族的奋勇战斗意志。
  淞沪抗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的一次伟大奋战。在中国共产党和全民族优秀分子共同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携手共同抵御外侮。抗战还将持续多年,但是从此之后,无论有多少艰难,无论有多少困苦,无论有多少动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民族脊梁,直至迎来百多年来第一次抗击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淞沪抗战是这场伟大胜利的一块厚重的奠基石。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