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的中国人
阅读提示:编者按:从铁路走出来的纪实摄影家王福春,用三十多年的生命时光,不间断地聚焦火车上的中国人,对火车车厢中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了诚实生动的描写。在他的镜头中,火车像是一个巨大的隐喻,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旅途中的人生百态,丰富的影像更呈现了一个流动的中国。
编者按:从铁路走出来的纪实摄影家王福春,用三十多年的生命时光,不间断地聚焦火车上的中国人,对火车车厢中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了诚实生动的描写。在他的镜头中,火车像是一个巨大的隐喻,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旅途中的人生百态,丰富的影像更呈现了一个流动的中国。
撰稿|胡俊杰
《新民周刊》:您第一次在动车上拍片是什么时间?有什么样的感触?
王福春:第一次上动车太难忘了,是2007年4月18日,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那天,感觉车厢像飞机机舱一样,我形容动车就是陆地航班。
从纪实摄影的角度看,动车上,人们吃的、穿的,都不一样了。冷了车上发毯子,人们戴着塑料手套吃鸡腿,睡觉时枕着保护颈椎的枕头……人们对时尚的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过去想也不敢想。我镜头中很多符号都变了。
《新民周刊》:关注环境的变化,最终还是对人的关注。
王福春:对。纪实摄影是人学,车厢就是小型的社会。我拍的是车厢里的人,百姓百态。
车厢这个地方很特殊,虽然是公共场合,但可以做很多公共场合不能做的事。进了车厢就像进了家一样,夏天一堆人光膀子,换其他任何公共场合都会觉得不雅,但列车上不觉得别扭。我这么多年的感觉,一到车厢里,人们就非常放松。卧铺车厢4个人,男女素不相识,关门上锁,能睡得很香,其他任何高级宾馆都不可能做到这样。
话又说回来,过去乘车难,车次少,速度慢,没有空调,车厢温度高达40摄氏度,烟味儿混着汗味儿。那种环境下人的状态,跟现在动车这种环境中人的状态一对比,很多其他的信息,经济的、社会的、人文的,就全都出来了。
《新民周刊》:现在列车上拍摄的环境跟以前有什么不同,跟拍摄对象沟通会遇到尴尬吗?
王福春:上世纪80年代,有相机的人不多,大家觉得新奇,拍摄对象会跟我聊得很好。现在人们开始反感了,因为网络时代,大家有防范心理。
我是若无其事、很随意地拍,单手拿相机,一边走一边拍,拍完一张脚步并不停下来。你问我怎么沟通,其实没有沟通。有人在化妆,你上去征求意见,说给她拍照,人家停下来,不化了。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