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闸北: 也曾华界称雄,也曾焦土瓦砾
阅读提示:没有一个区,像历史上的闸北这样多灾多难。这不屑代表上海繁华的区域,才真是百分之百的上海风景。
记者|阙 政
上海以商兴市,闸北也是如此。早在1900年,闸北就开辟了华界商埠。1903年,更是颇有远见地开辟了“通商场”,建桥筑路、设警、兴办水电,为工商业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然而,没有一个区,像历史上的闸北这样多灾多难。金色年华没过多久,就接连遭遇白色恐怖、血色洗礼、黑色时代。
1937年末,在经历过日军铁蹄两次肆虐后,《上海生活》上一篇文章如此描述闸北:“车过真如不远,接二连三狗窟似的草棚,老上海也许会告诉你说,这还未到上海,到上海南京路、静安寺路、外滩一带走走,那才真是代表上海的繁华呢。然而我得告诉你,这不屑代表上海繁华的区域,才真是百分之百的上海风景……单是南京路、静安寺路,绝不足以代表上海的真正面目。”
繁华的静安,落魄的闸北,这都是上海。
金色闸北
其实,闸北也曾繁华。
如果穿越回1920年代的闸北,你会在新闸桥一带的苏州河上,看到这样一幅美景:数以百计的船只停靠在此,远处还有不断经过水路缓缓涌来的小舟。这些船上堆满了一袋袋的大米,最上层的米袋子敞着口,阳光照出大米的金亮……河岸边,一整条街开满了米行米铺,这就是当年上海有名的“沪北米市”。
因为苏州河内河航运的便利,江浙一带的米商选择来此交易。当年的米市场非但壮观,还很规范——订立营业章程23条,包括“不准赊欠,不准买空卖空,不准漫天要价,每日交易价格升降由米市场议价委员会定出当天最高限价”等等,初具现代交易市场精神,每天的成交量也有上万石之巨。
想致富,先修路。当年的闸北早就有此觉悟。191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上海指南》第8版就曾这样描述闸北:“此前本为荒凉之区,迩来路政广修,或新筑或改筑,如宝山路、宝兴路、新闸路桥、新大桥路、华兴路、士庆路、虬江路……各种工厂,与豪商巨贾之别墅,及洋人住宅,日见其多,地价亦因之而昂。”
沪宁、沪杭铁路车站,长途汽车车站,加上苏州河和沿岸码头,组成了当年闸北的水陆交通网。到1920年代末,闸北已有道路50条,跨苏州河桥梁6座。便利的交通和相对低廉的地价,吸引了许多原本设于租界的华资工厂向闸北转移,逐渐形成了沪北工商业中心,成为继沪东杨树浦之后的上海又一个重要工业区。
与沪东的重工业相比,闸北的轻工业更为集中。许多工厂都由弄堂小作坊、夫妻老婆店发端,逐渐发展成为大工厂。见证了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企业的首次飞跃。当年Made in Zhabei的国货,是可以与舶来的日货相较量,并且最终胜出,不但稳占国内市场,还能远销国外。
据《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统计,在1900-1933年间,闸北集中了上海缫丝业的97%,面粉企业92%,棉纺织业54%……横跨缫丝、化工、制药、印刷、粮油、机器制造、玻璃、搪瓷等20多个行业。大工厂数量占全市半壁江山。1925年出版的《上海指南》第21版又云:“十年以来,日渐繁盛……工厂林立……宝山路最盛,两旁已无隙地……”
这也就难怪,当年的宝山路有“华界八仙桥”之称。而商店云集的闸北大统路,则有“闸北南京路”之称。
白色闸北
不过,在帝国主义势力的压迫下,许多工厂职工的日子并不那么好过。没日没夜地工作,换来的只是咸菜和窝头构成的三餐。
1911年,闸北晋昌、长纶、锦华、协和四家丝厂女工,为反对资方克扣工资举行同盟罢工——这是上海有史记载最早的同盟罢工之一。此后,1925年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1926到1927年间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主战场都宿命般地选在了闸北。
闸北会成为罢工运动的热土,不仅因为工人、工厂集聚,更因为上海总工会和上海总商会都在闸北——前者位于宝山路宝山里2号,后者设在苏州路(今河南路桥西侧)。1925年,上海人民因罢工领袖顾正红被日本人屠杀而奋起反抗。“五卅运动”中,上海总工会和总商会形成统一战线,发布“告全体工友书”,第一句话就是:“工友们,我们中国,受外国帝国主义的侵扰压迫,真是到了极点!”
罢工,罢课,罢市。不但闸北工人积极响应,当时由瞿秋白主编的《热血日报》,由郑振铎主编的《公理日报》,也都在闸北北浙江路创刊发行,连篇揭露帝国主义暴行。处于闸北的商务印书馆旗下的《东方杂志》,还为“五卅运动”出版临时增刊,号召工友团结抗敌。
到了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闸北成为主战场之后,在陈独秀、周恩来的领导下,工人纠察队血战铁路宝山路站,攻占北火车站,取得了最终胜利。不久还成立了由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市民组成的“市民政府”,一时间工会、青年和妇女运动空前高涨。
然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害怕革命力量发展,在4月12日凌晨,发动白色恐怖袭击,假借“调解工人内讧”为名,派军警收缴工人纠察队枪支,解散上海总工会。翌日,总工会在闸北抗议阵地“青云广场”召开工人大会,10万多工人、学生集会抗议,示威游行,准备到宝山路国民党26军第二师周凤岐司令部请愿。但当队伍行至宝山路、鸿兴路路口时,遭遇埋伏的反动军警开枪镇压,当场枪杀120人,枪声半小时方熄。大雨中,血流成河,酿成了震惊中外的“宝山路惨案”。
赤色闸北
闸北多工厂,而当年赫赫有名的“工厂最著者”,则非商务印书馆莫属。
商务印书馆原本设在英租界,后来又搬到过虹口美租界,但它的辉煌,却被闸北见证——1904年,创始人夏瑞芳在闸北宝山路买了一块地,准备扩建厂房,到1907年时正式入驻,占地60余亩,不但有四个大型印刷厂、1300部印刷机,还有“尚公小学”、“疗病房”、员工宿舍,1930年代初仅员工就有4500人,是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最大的出版印刷企业。美国记者鲍威尔曾写道:“商务印书馆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完善的印刷企业之一,在对待它的数千名职工方面,也是东方最进步的工业企业。”
这里不仅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个里程碑,还是中共组织发展的摇篮。闸北的第一位中共党员,是著名作家茅盾。他1916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1921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不久,中共中央首任总书记陈独秀也成为商务印书馆的“名誉编辑”,将此地作为中共秘密联络点。在工人运动中为人民献出过热血的商务印书馆(有著名的“商务七烈士”),此时又扛起了新的赤色任务。到1924年时,商务印书馆成立了中共党小组,和同在闸北的上海大学党小组加起来,党员人数达到24人——而全市当年的党员总数是52人,闸北就占到将近半数。
非但党员多,闸北也是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根据地。据统计,到1930年,商务印书馆总共出版书籍期刊8000多种。著名的“涵芬楼”内藏有古今中外图书几十万册,1924年又以此为基础,在商务印书馆对面建造了当年闸北最高的建筑——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东方图书馆”,1926年正式对外开放。
这样的文化宝库,吸引了许多文化名人迁居闸北。闸北著名的“景云里”(今横浜路35弄),蔡元培、郑振铎、叶圣陶都曾在此居住,鲁迅也曾定居景云里,与胞弟周建人同住。有了这样的文化领袖,许多左翼青年也开始往闸北跑。茅盾、叶圣陶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分会,蒋光慈、钱杏邨等人发起的“太阳社”,也都不约而同设在闸北。
有了图书馆、书店之后,很快,世界大戏院、国光影片公司也在闸北落户,形成了一个样态丰富的文化圈。从商务印书馆率先设立“影戏部”开始,到1930年代,闸北已聚集起将近30家电影制片公司,电影院、剧场11家,成为了华界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1932年1月28日晚,日军从虹口沿虬江路向闸北北站、宝山路一带进行地面进攻,发动了“一·二八事变”。闸北首当其冲,成为主战场,经历了长达月余的狂轰滥炸。
这一仗,闸北人民英勇抗敌,用巷战伤亡日寇2万余,破灭了“三日占领闸北”的狂言。但损失也极惨重——103条里弄、4204家商号、841家工厂被毁,直接财产损失1.32亿银元,占全市华界总损失的68%。
黑色闸北
血色浓时便成黑。“一·二八”过后,闸北虽然损失惨重,仍然坚持重建废墟。人们修复铁路,重建工厂,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到1936年时,虽不是百废俱兴,也恢复了574家工厂,占到全市约三成。
然而,比“一·二八”更惨烈的“八一三”,脚步渐渐近了。1937年8月13日,为了改变日军在华的侵略预谋,蒋介石决定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战,持续三个月的对战,闸北又不可幸免地成为主战场之一。杀到最后,只剩一支孤军,坚守在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当年是大陆、金城等四家银行的储备仓库。南面隔苏州河与公共租界相望,东面也紧邻公共租界。这幢庞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易守难攻,仓库内粮弹存储充足。战争开始后不久,第88师便将师部搬到了这里。
“硝烟散去,当年闸北一役留下的血腥气,已经沉淀在苏州河底。”然而日寇将近3个月的肆虐,近百次轰炸,令当年的闸北满目疮痍。战后的1938年,《申报》记者在报道中写道:“约共十余方里,或属工厂区,工厂林立,或属商业区,市肆栉比,均为繁华之地,现在则十九已成荒郊……三十万市民于三十年来经营所称,刻下乃到处青草离离,满目荒凉。”
华界95%以上建筑物被毁,几成一片废墟。剩下的最高建筑,是裕通路四安里的一座民房,被称为“三层楼”。闸北人口也比战前骤减10万,大批空地杂草丛生,野狗出没。而原本的工业重地,在大工厂消失之后,此后经年,一直到解放前,都只能以小作坊为主,缫丝、棉纺变成了搪瓷面盆、钢筋锅。反而当铺却有59家之多(1949年初数据),足见生活赤贫的程度。
解放后闸北成为全市有名的“下只角”、“赤膊区”,显然与这两次扫平一切的战争密不可分。解放初期,闸北荒地上聚居着大量三轮车夫、码头工人、小贩、清道夫,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平方米,著名的“蕃瓜弄”、“滚地龙”占到住房总体的八成以上。
绿色闸北
如今,闸北昔年的河上米市场不复得见。但遗留至今的蓬勃茶市,却依稀可见当年鼎盛。
茶叶,一直是中国出口商品的重要品类。上海开埠之后,亦成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地点。而闸北,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成为上海丝茶生产出口的基地。当年,上海的茶叶生意多以出口为主,被称为“洋庄茶”。而与闸北毗邻的公共租界一带,七浦路、海宁路、天潼路曾是上海茶叶对外贸易的集中区域,清末以来一直是茶栈、茶行林立之所。受其影响,紧邻的闸北香山路、虬江路也纷纷设立了茶厂,成为茶叶产品加工区。
有趣的是,闸北也是上海乃至全国的热水瓶制造中心。1925年,青云路上创建的光明玻璃制造电器有限公司,首次仿制成功热水瓶胆。其生产的“红心”、“热心”、“金心”三种品牌的热水瓶也随之行销全国。
有水有茶叶,闸北人民过起了“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天潼路唐家弄一带,建有上海最早的三合一书场,楼上是茶馆和书场,楼下就是浴室。楼上喝完热茶再到楼下泡个澡,日子好过啊!
虽然许多茶厂在“一·二八”期间被毁,战后退缩到租界北区,不再设在闸北,但闸北的茶文化却有幸一路保留了下来。
1991年,上海第一家茶艺馆“宋园茶艺馆”落户闸北史料馆三楼,吸引众多文化人到访。1994年,第一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闸北公园开幕,宋园茶艺馆又成为茶文化节的主要活动场地之一。而如今的闸北公园,门口屹立着巨大的金茶壶,上刻“壶王迎客”四个大字,园内还有茶圣陆羽的石刻雕像。
曾经商铺云集的闸北大统路,在1996年时也诞生了上海第一家茶叶专业批发市场。2007年时,这个茶叶市场从大统路整体搬迁到共和新路,改名为“上海大宁国际茶城”。
如今,这座茶城就坐落在闸北公园对面,与金茶壶遥遥相望。马路另一侧,则是始建于1986年的沪北电影院。闸北居民们早上喝喝茶,下午逛逛公园,晚上还能在电影院里看一部最新上映的好莱坞大片,时间和空间就这样毫无痕迹地交错在一起,让告别了伤痛的闸北,重新迎接平静的市民生活。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