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列车装载上了“超级引擎”
阅读提示:中国与中东欧,一方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一方是欧洲新兴市场国家集中地区,双方经济高度互补。
撰稿|商 婧
11月24日至25日,中国苏州迎来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李克强总理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着重讨论如何加强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农业质检、人文等领域合作。
从华沙到布加勒斯特,从贝尔格莱德到苏州,中国—中东欧合作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迸发勃勃生机。
中国与中东欧,一方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一方是欧洲新兴市场国家集中地区,双方经济高度互补。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将中国装备制造产能与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衔接,对促进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共赢,均具有深远意义。
自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驶入“快车道”,经贸往来显著增长,投资领域愈加宽广。2014年,双方进出口贸易额突破600亿美元大关。目前,双方在机械、化工、电信等多个领域合作已开花结果,深度合作稳步推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与“16+1合作”有效对接,不啻是为中国-中东欧合作列车装载了“超级引擎”。双方积极投入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互联互通新动脉,中欧海陆快线直抵欧洲腹地,渝新欧、汉新欧……一条条运输线,将双方日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以心相交,以诚相待。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员往来日益频繁,旅游年、文化合作论坛等人文领域交流蓬勃发展。截至2014年5月,中东欧16国中14个国家已设立24所孔子学院和8个孔子课堂,学员1.8万人。为了便利人员往来,中国宣布将中东欧16国全部列入外国人72小时免签过境北京、上海等口岸名单。
中东欧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纽带。当前,中欧正着力构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就对接彼此发展战略达成重要共识。在此框架下,中国—中东欧次区域合作走深走实,将助推中欧合作更全面、更均衡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繁荣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朋友如真金,百炼色不回。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不仅传统友谊深厚,更是“面向未来的新伙伴”。在新的历史时期,双方握手“一带一路”,合作提速升级,是契合双方利益、惠及全球经济的必需和必然之举。
苏州,见证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继续携手前行。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