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寻找“上海女神”

日期:2016-02-2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回国前,母亲告诉她,来看我不要带其他东西,带些花来就可以了。出了院要去外面走走,母亲第一个要去的竟然是花店。撒明说,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一辈子爱美,也一辈子有童心的人。
上海女人,嗲
 
  上海女人真是嗲!
  您读这段话时,最好用沪语,这样才能品到它的奥妙,这个“嗲”可以双重语境去理解,可以是外界对上海女人性格特征的那个理解,类似于“娇”和“作”,但是在上海,“嗲”还有另一种理解,近似于“好”和“妙”,是夸奖的意思。
  直言不讳,这个话题源自那个春节期间被传播甚广、引发一地鸡毛的假新闻——上海女生因为一顿年夜饭,吓得从江西男友的老家逃回上海。
  这则假新闻之所以有了惊人的传播力,离不开一个基础,那就是上海女人身上一贯的关注度。她们时尚、紧跟国际潮流,甚至在上世纪初一度引领亚洲潮流,但是她们又从不失中国传统女性的优雅;她们自尊独立,却又精明能干、善于持家;这些是为全国女性羡慕的地方,尤其她们的社会地位。
  但是,你也一定认识到,上海女人一直是被误读的,比如“作”“嗲”,还有人认为她们太现实、太物质。否则假新闻也就没有想象空间以至发酵了。
  说中国有两种女人——中国女人与上海女人,还真有这么一点味道在里面。总之,上海女人是那么的不一样。
  最近还有一件与上海女人有关的事很火,那就是一本在上海旧货市场淘来的旧影集,记录了一个生于旧时代的上海“女神”,数百万网民一起寻找,她是那么优雅,那么神秘。
  上海女人有着特殊的磁场吸引着你去想解读她,不过,认为上海女人就是非常高雅的、抽烟的、穿旗袍的,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那是对上海女人没有近距离的观察;同样,认为上海女人只会“作”“市井”“小市民”,那也是对上海女人缺乏应有的尊重与深入的了解。
  好了,关子卖了这么多,您一定很想了解,上海女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谜,比如,她们在家都是让男人烧菜洗衣服的吗?她们是不是都很爱交际?
  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独特的视角,细细品读,我相信,您也会由衷感叹——
  上海女人,真是嗲!(首席记者/杨 江)
 
 
寻找“上海女神”
 
记者|应 琛
 
       老照片,留住的不仅是一种隽永的美,更是一种记忆深处的怀恋。曾经的笑容和灿烂的阳光,历经岁月成为深厚的情感,积淀、留存在心底,难以忘怀。
  就在刚刚过去的猴年春节里,一本来自上海文庙旧货市场的老相册,一名出生于民国时期的上海女子,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从相册中的老照片来看,她并不是高门望户里的名媛,也不是上海滩上走红的明星,但她气质脱俗,一抹微笑宠辱不惊,风轻云淡。
  这本老相册里的“故事”被有心人整理成了题为《一本文庙老相册,竟记录了民国无名“女神”的一生》的文章,并发表于微信。文中,一张张当时的照片,呈现了该名女子几乎完整的人生轨迹。在时代巨大的变革浪潮中,相片里的她眉宇间始终清淡从容。短短几天,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就高达近百万,并引发争相转载。
  她究竟是谁?她的人生是怎样度过的?网友心中的疑问很快随着这位“上海女神”身份的揭开,而一一解开:她叫李伟华,生于上海,退休前是上海蕾西饭店的会计……
  太多人感慨“女神”的美和气质,似乎遥不可及。“但只要内心是纯洁的,精神是高贵的,你也可以是最美的。”上述微信文章的作者——新民晚报记者沈月明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提出了美好的期望,“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希望借助这股‘寻找女神’的热潮,更多人能不忘初心,去重拾、重建曾经那份‘遗失的美好’。”
 
老相册里发现一个神秘的她
 
  故事要从今年1月9日说起,沈月明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周六。由于收到收藏家张寅超的邀请,沈月明和其好友——书法篆刻家周景明一起来到杭州参加由铁崧斋画廊主办的一个摄影展。当天,张寅超也拿出了自己收藏多年的多本老相册展出。
  在翻看一本本老相册时,沈月明一下子就被一本精美的绣花封面相册吸引住了。“除了封面绣了花之外,这本相册还是用铜铆钉装订的。”
  显然,除了精致的外表,这本老相册还蕴藏着更大的惊喜:相册中的照片,均为黑白照,拍摄内容包括了个人照、集体照、夫妻照以及婚后的各种生活照。两百多张照片几乎完整地记录了相片中这名清丽女子的一生。
  “她身上透出的那种非凡的气质,如美玉,如清流。当然,她长得也非常美。”沈月明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在他看来,这样的容貌,这样的气质,正是那个时代典型上海女性所特有的。
  在探寻“美”的动力下,沈月明和同样好奇的周景明一起兴奋地翻阅这本老相册,用他的话来说,就像是福尔摩斯探案那样,得益于众多照片下标注的拍摄时间,通过反复的假设、推断、确定、否定,他俩最后居然拼凑出了她大致的人生轨迹。
  据他们推测,相册的主角,应该是一个生于民国的上海女子。少女时代,她是中产之家的千金;中青年时代,她又成了红色中国的一名普通工人。
  虽然不知道她的名字和出身,也不知道她的归宿,但沈月明形容她“就像是一树深巷里的梨花”——独自绚烂,又静静凋落,“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女子,是如此的平凡和渺小,历史的风雨或许改变她命运的方向,但没能吞噬她,击垮她”。
  “虽然还未到大富之家,但她起码应该出生于小康家庭。”沈月明认为,她的父亲应该不是达官贵人,也不像知识精英,“可能是个比较成功的生意人。虽世多离乱,但在父亲的庇荫之下,生活在上海的她依然快乐幸福。”
  沈月明也感叹道,那个时代的上海,不愧东方第一大都市,“当年的时尚和审美,今天中国很多地方仍有不及”。而当时上海时髦的运动骑马、游泳,这名女子都有参与,尤其是相册中的泳装照看起来甚至有些惊艳。
  既然有幸邂逅了这本相册,沈月明当即表示有意写一篇文章。“一来为自己留下一个记录,二来也想与更多的朋友分享,让他们也能欣赏到这难得一见的气质和美”。随后,他用手机翻拍下了那些“可以体现该女子气质”和“能反映她人生重要线索”的照片。
 
“朋友圈”接力寻“女神”
 
  后来因为工作的忙碌,这件事被耽搁了下来。直到春节长假,沈月明觉得一定要了却这桩心事。他坦言,从大年初一就开始动手,“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先挑选了照片,还做了一些修图的工作”。
  最终,按照这位“女神”的人生脉络,沈月明怀着郑重、崇敬的心情,用抒情温暖的文字,串联起一张张老照片。发表之前,他又再三推敲,留下了比较确定的内容以及校对了文字和排版。
  2月13日上午,沈月明在其微信平台“美国行摄”推送了这篇文章。读者们感受到了“女神”巨大的魅力,沈月明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发自内心的赞美:“作为一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中产之家的女儿,她的血液里没有革命的冲动。她善良、温和、勤勉、干净。没有大爱,也没有大恨,一定要说爱,那就是爱她的家人,然后就是爱美,爱拍照。”
  就像沈月明在文章中写到的那样:“哪怕在五六十年代,她都会坚持上照相馆拍照留影。她把拍照当成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是她与从前那个浪漫少女的私密联系。”
  而从后面的照片可以看到,拍摄于1945-1946年抗战胜利初期的照片上的女子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希望。而人生最美的年华,也是她最幸福最自信的岁月——1950年,她结婚了。丈夫也是相貌堂堂,婚后她先后在徐汇饮食店和上海西餐馆雷茜饭店工作,直至退休。
  在这本相册里的最后一张照片拍摄于1981年12月,相片中的她挽着身边两个年轻的小伙子,笑开了花。沈月明当时猜测,这两个年轻人应该是她带的徒弟,“按她的性格,已经算得上开怀大笑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让人心安的结局。对一个平凡女子来说,接受命运,求得内心的平安喜乐,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事实上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对于社会,她不曾加害,且略有贡献,这样的人生,足以骄傲地谢幕了。”
  尽管文章的最后,沈月明写道:“假使万能的互联网能寻访到她的音信,请一定向她转达迟到的新年祝福。也请她原谅,几个陌生人围观了她的人生,还作了一些可能不准确甚至不恰当的推测。而如果只能找到愿意珍藏她人生记录的亲戚,我们也一定不吝相赠。这位女士,是你们家族值得骄傲的一分子。”
  但沈月明却向记者坦言,他写这篇文章时并无意发起一场“寻找女神”的行动,甚至觉得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小小的影响力,“是找不到人的”,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如果什么消息也没有,那也不应遗憾。多少生命如荒野流星,至少她,我们曾见证美丽地绽放过。”
  “要知道,我这个公号,原来只有两篇文章,22个粉丝。”沈月明也只是将文章转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以及张寅超组建的艺术圈几个朋友的群里。
 
时代变迁带不走的优雅
 
  或许是这位上海“女神”的微微一笑倾倒了整座城市。一夕间,文章的阅读数就超过了50万,还有很多海内外华文公众号要求转载。而后文章被转载至新浪微博,又被知名演员姚晨转发后,再次引发网民关注,并引发了一股“寻找女神”的热潮。
  “也许是这些令人倍感亲切的笑容、熟悉的场景,触动了人们内心最纯净的地方。”沈月明没想到它会成为一个新闻热点,他也无意炒作,但到后来,“是读者自发地觉得应该要找到她”。
  爆发式的传播,让寻找这位“上海女神”的过程变得顺利许多,甚至“可以说得来全不费功夫”。从2月13日到14日,大量和“女神”相关的确凿信息纷纷传来。
  “女神的身份其实文章刊出当天就找到了。”但为了保险起见,沈月明又进行了更深入的采访和核实。最终,“女神”不再“无名”:她叫李伟华。
  “总的来说,寻找李伟华的过程并不复杂,毕竟她生前是有单位的人,而且很多亲友在上海,当文章传播开来后,找到是必然的事。但在寻找的过程中,市民和读者表现出的极大的期待,以及千方百计寻找线索,提供线索的热情令人感动。”沈月明说,所有人的出发点,就是希望了解老人晚年的生活,知道她最后的归宿,其情其行,令人感佩。
  经过对李伟华亲友的采访,李伟华的人生被大致还原。尽管文章最大的谬误是认为李伟华一生没有生育,有些推理的结果也与她的真实人生有所出入,但其基本的人生轨迹,沈月明并没有猜错。
  原来李伟华的父母从广东中山来沪谋生,最早在汉口路开了一家粤式小餐馆,后来这家小餐馆并入美心饭店。李伟华于1929年1月出生于上海,有两个弟弟。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小生活在上海的李伟华从长相到气质活脱脱就是一个上海女子。“听说她的声音也很好听,脆脆的,是一口非常标准的上海话。”沈月明不禁赞叹,“真是相由心生,我们对这个人基本判断没错,甚至可以说我们低估了她。真实的李伟华,更开朗,更自信,更能干,更有魅力。”
  据了解,李伟华育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女眼中的母亲,平凡而伟大,为人善良,待人也特别热情。对于母亲的相册为何流落到旧货市场,大儿子撒勤感到不可理解,推测因为母亲搬过几次家,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遗失了。
  而女儿撒明似乎较多遗传了李伟华的特质,大方开朗擅长交流。在撒明看来,母亲其实是一个职业女性,家务活做得不多,“文革”以前家里请保姆,后来她也学着做饭,“当然母亲也会帮着小辈带孩子”。
  李伟华是1958年参加工作的,在徐汇饮食店当服务员,1961年她被评为“工作标兵”,同年底公司调她到蕾茜饭店做会计。
  “李伟华也算是出身小业主家庭了,完全可以不出来工作。但看得出来她很独立,也很要强。”沈月明说,李伟华虽然只有初中的学历,但她后来还自己去上了夜校。
  对于三个子女,李伟华爱得深沉,但一直放手让他们去成长。撒明和哥哥是老三届,后来上山下乡,她和哥哥都很踊跃,其实家里只需去一个,但李伟华说,外面的天地很宽广,要去就去吧,在生产组里也没啥大出息。撒明后来在江苏大丰农场插队,李伟华就去看过,儿子插队的地方也去过。
  就像李伟华少女时代的很多照片一样,撒明说,母亲是一个新女性,思想很开明,也非常时尚,舞也跳得很好。她记得小时候,母亲一身旗袍,穿高跟鞋走在弄堂里,噔噔噔的,一路的人都看着她,但她总是很自信,旁若无人地走。小时候母亲还特别喜欢给她烫头发,把她打扮得像洋娃娃一样。
  撒明觉得母亲特别了不起的一点是,晚年身患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后,李伟华当时居然就有了遗体捐献的意愿,这在当今也是非常开明和有奉献精神的举动。
  沈月明说,李伟华非常响应“号召”,“当年他们兄妹上山下乡是这样,国家号召市民捐献遗体,她就非常主动地去响应了,这也说明她的心中是有大爱的。”
  2008年,李伟华离世。撒明一直记得一件事,母亲去世前三月,她专程从澳大利亚回沪陪病中的母亲。她推着轮椅和母亲走在小区里,母亲半开玩笑地对街坊邻居说:“你看我漂亮还是我女儿漂亮?”
  回国前,母亲告诉她,来看我不要带其他东西,带些花来就可以了。出了院要去外面走走,母亲第一个要去的竟然是花店。撒明说,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一辈子爱美,也一辈子有童心的人。
  沈月明表示,就算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女人,也可以生活得那么精致,即使后来社会在不断变迁,也丝毫没有影响她的优雅。“正如有些网友说的那样,始终没有粗鄙化或许是李伟华能被这么多人关注和流传的原因。”
 
人们为何追捧李伟华
 
  其实无论李伟华是一个怎样美丽的女子,最美的还是她的心灵。沈月明回头来看事件发酵的整个过程,“她身上的种种说不尽的美好品质,也许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传统美德’”。
  撒明很感激沈月明发掘了“上海女神”,并为她找到了家,“(这)给上海市民带来了今年第一股温馨怀旧的春风,更给我们家人带来对她的无限怀念和仰慕。”撒明说,“母爱”给“女神”增添了更光彩的形象,“但妈妈只是那个时代千万个‘上海妹’其中的一个,也是当今千万伟大母亲中的一个。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更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女性的美和德。”
  而让沈月明特别敬佩的一点是,从李伟华在网络“走红”之后,收到的评价和反馈几乎都是正面的,“这是不多见的。以往一个热点事件出来后,总有一些人会指出阴暗面。但对于李伟华,完全没有。”
  可以说,老相册里这名“上海女神”,勾起一座城市与千家万户的悠悠往事。
  采访中,不少“上海爷叔”谈了自己对老上海女性形象的认识,“简单概括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确,在物质生活相对贫乏的时期,上海女性的形象是“勤劳持家”,甚至还能搬煤球,自己生火,“上海女人穿上旗袍美,系上围裙也很美,家里各种家务样样都能行”。
  沈月明也联想起了他的祖辈,虽然身在上海农村,但身上同样有令人肃然起敬的气质和美德。“我的祖母,待人接物都是极其和善的,说话从来不高声大气。勤勉劳作,努力持家,闲来用不知哪里找来的零星彩线和一把小小的纺车,织成长长的、有美丽花纹的彩带,心灵手巧,也是她对美的追求。我的爷爷,是一个木匠,邻村的一个老人死了,他做一副薄薄的寿材,并不要钱。多远的路他都是走回家,做学徒时从市区走到南汇,从早走到黑。但最触动我的,是我记事的时候,回家的路是一条‘钢渣路’,有带尖角的铁渣冒出来,或者小石块散在路面,他会一路捡了扔在路边,那是怕路人伤了脚,怕自行车摔个跟斗。”
  传统美德的养成,靠的是每一个家庭代代的呵护和尊崇,一代代的发扬与光大,以及整个社会的浸染和熏陶。沈月明有些惆怅,他觉得在对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上,当代人做得还不够。
  但值得欣慰的,“女神”李伟华受到如此大范围的追捧,说明人们的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并未停步。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