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的裙摆中感受舞蹈之美
阅读提示:建成后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将是一个传承城市文化艺术底蕴、集聚国内外优秀艺术的平台,也将是一个全新的国际化、复合型、公共性的舞蹈艺术综合体。
舞动上海
大妈热爱广场舞,小青年上健身房跳Zumba。这些年来,舞蹈越来越不是职业舞者的专利。街头巷尾,网络和现实世界,“素人舞者”都成了热议话题。
上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舞经过上海滩率先进入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舞蹈演员开始在全球重要赛事中相继获奖……舞蹈,一直都与上海人缘深情厚。
这些年,上海的文化产业建设不遗余力,戏剧、交响乐、舞蹈、影视、创意产业,如星星点点,融入这城市的肌理。如今,全新打造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又将落成。她不仅是一个传承城市文化艺术底蕴、集聚国内外优秀艺术的平台,也将是一个全新的国际化、复合型、公共性的舞蹈艺术综合体。
这一期,就让我们走近妆貌初成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看那美妙的设计,如裙摆飞扬,似舞姿婆娑,将那舞蹈精神,融入建筑之魂。(记者/阙 政)
在建筑的裙摆中感受舞蹈之美
记者|何映宇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即将落成了。
乘车从上海西郊的延安路高架桥上往延虹绿地看,四座崭新的建筑映入我们的眼帘:浅黄色,淡灰色的陶土板外墙,雍容亮丽,鱼鳞状的双曲面铝板犹如舞者一条流动的飘带——这就是初具端倪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所在地。
这里原本云集着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等舞蹈院校,是上海舞蹈人才的摇篮。这里曾经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舞蹈家和众多领军人物,荣获的各类国际奖项金杯林立。只是因为设备陈旧,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2012年的春天,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和市长韩正前往现场调研,最后拍板决定,整合各单位资源,搬迁刘海粟美术馆,重建上海芭蕾舞团和歌舞团的住宿公寓楼——奏响了梦想成真的第一舞曲。
将舞蹈精神融入建筑之魂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工程,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已进入后阶段装饰和设备调试阶段,虽然还没有最后完工,但不掩其美。特别是舞蹈中心2号楼,设计师妙心独具,正面通贯高耸的斜倒幕墙由不同规格的圆弧玻璃组成,而数千块尺寸各异的梯形、单曲与双曲面形板,拼合编组起来,构成了一个梦之建筑。
负责设计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是美国STUDIOS建筑事务所。许多新材料、新工艺被创造性地运用在其中。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工程总指挥乐胜利介绍说:“在外立面上,设计师使用了大面积的陶土板,获得非常好的视觉效果。在处理双曲面和单弧形铝板的工程阶段,由于采用了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新技术,确保了工程的系统性,使得悬挂在剧场顶部的金属飘带整齐划一,做工精良,委婉飘逸,是幕墙技术堪称一流的作品。”
因为这里是国际舞蹈中心,如何将舞蹈精神融入建筑之魂,是最需要设计师仔细思考的问题。落实到细部,就会变成这些更加具体的问题——如何解决舞蹈表演过程中需要的最大高度和尺度?如何解决舞蹈演员有氧排练中的空气循环?如何把灯光和音响设置做得更具有艺术性?如何使剧场更符合以人为本的需求?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又将如何为大众提供更宽广的空间享受?一个一个从细节到宏观的问题,都需要设计师用匠心、精心去解决。
对设计师而言,设计中还有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在这个项目用地中,除了新建的4座建筑之外,还有6栋历史保护建筑不能拆除。现在,我们看到,这6栋保护建筑如6颗明珠镶嵌在新建筑之中,传统与现代,过去与当下,如此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走在其中,一点也不会感到突兀。而且,这里还是虹桥历史风貌区,按风貌区的规划要求,这里只能建高度24米以下的建筑,所以设计师就巧手安排,大力拓展地下空间,最终形成了地上4.21万平方米,地下4.14万平方米的建筑格局。食堂等公共设施被安排在地下,既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又不破坏风貌区的保护,可谓一举两得。
现在,进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内部,已可见到初步完工的样貌:一座旋转的楼梯,就像舞者轻盈明透的裙摆盛开展开,层层相交,在大厅中分外醒目。这是用轻钢“柔”成的旋转楼梯,飘逸舒展的蓝色飘带委婉扭曲,似婆娑舞姿,水袖般地抛向天空,在圈圈光环下跳跃着,仰天而视——这就是舞蹈中心的华彩一章。
除此之外,一个国际一流的1100座专业剧场、一个与专业舞台1:1实景配置的300座合成排演厅,也让人眼前一亮。未来,这里还将入驻许多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各式排练厅和舞蹈艺术创作室。建成后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将是一个传承城市文化艺术底蕴、集聚国内外优秀艺术的平台,也将是一个全新的国际化、复合型、公共性的舞蹈艺术综合体。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将共同努力,把这里打造成世界各地舞蹈专业工作者交流切磋的场所和世界舞蹈艺术新高地。
舞蹈中心的重量级开幕大戏
其实,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建成,并非一蹴而就。在筹建过程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原在这里办公的三家单位,各自归属都不同——上海芭蕾舞团是隶属于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的市属事业单位,上海歌舞团隶属于文广集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则隶属于教委。在项目申报上首先就面临着难题。乐胜利说:“考虑到现行体制在土地隶属、投资来源、立项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在市发改委的具体指导下,我们采用了‘联合立项、归口申报’的方式,项目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的名义统一申报,由各方签订的‘联合立项框架协议’界定了各权益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用这样一种全新的方式,我们顺利解决了项目申报的难题。”
与此同时,建设团队也创新了建设模式和建设工程指挥部,采用了“共同委托、统一建设”的建设管理体制。即,指挥部通过“授权协议书”接受委托,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和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负责,并接受市财政局、市委宣传部和市教委共同委托的财务监理,对工程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
现在看来,这种新颖的建设模式非常有效率。经过短短3年时间的建设,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眼看就要竣工。金秋十月,中心就将迎来它的第一个演出季,许多世界名团、名演、名剧都来助威,共襄盛举。
细看一张刚出炉的预定节目排片表,便足以说明舞蹈中心在上海文化演艺市场的分量——观众不仅能看到世界名著“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的开锣大戏,还能欣赏到蜚声中外的谭元元的风采,这位红遍美国的青年舞蹈家,就是从上海舞蹈学校走出来的,她正希望有一场这样的演出,在家乡父老面前一展动人的舞姿。而刚刚获得瑞士洛桑芭蕾舞大奖的舞蹈家于杭,也多次央求她的指导老师,希望能在即将落成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演出。
真希望开幕演出那一天可以早点到来,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一饱眼福,在建筑的裙摆中感受舞蹈之美了。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