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与楼市的两会节奏
阅读提示:不管是股市还是楼市,抑或是中国经济,但愿都有一个美丽的远方在等待着投资者们。
撰稿|陆澍敏
一年一度两会季,在这春风拂面的日子里,全国最有权力、最有财富、最有影响力的群体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其中投资者们尤为关注的是以股市和楼市为代表的财经领域。
客观地说,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全球的投资者来说都不是一个好年景,美国复苏缓慢,变数颇多;欧洲欲振乏力,泥足深陷;新兴经济体中,除了印度一枝独秀外,南非GDP增幅仅为1.3%,为2009年来最差的一年,增长动力有衰竭之势,而巴西、俄罗斯则分别以-3.8%和-3.7%的GDP增长陷入可怕的经济衰退。
作为金砖五国的龙头老大、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2015年的GDP增速是6.9%,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里的总结来说,就是“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域”。
去年一年里股市和楼市出现的暴涨暴跌、大起大落现象也令投资者们心生疑虑,“2015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相对最困难的一年”,去年初被主流媒体以及许多专家学者作为文章标题的这句话,在今年年初又回荡在我们耳边,只不过把“2015”替换成了“2016”,与此同时,境外媒体唱空中国的调门前所未有地高涨,知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更把中国的主权评级展望下调到“负面”……
危机也是转机。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而2016年又是“十三五”的启航之年,越是在纷繁复杂的背景下,越是需要投资者们静下心来,在两会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回顾过去的风景,然后眺望远方的未来。
前奏一:股市向左
以沪指来看,2014年的收盘点位是3234.68点,2015年的收盘点位是3539.18点,涨幅9.41%,涨幅温和,但貌似慢牛的指数变化之下,埋藏着A股一颗狂野的心。
2015年,指数先是上冲到5178.19点的最高点,然后又一口气下跌到2850.71点的最低点,几乎跌去一半,投资者经历了从暴涨到暴跌的过山车行情,见证过单日成交破万亿的奇迹日(2015年4月20日),遭遇过16次千股跌停的惨烈,为国家队的出手救市大声叫过好,也为救市队伍中出现违法券商吐过槽,为注册制的消息反复心惊肉跳,为熔断机制的推出和暂停揪心不已。
一批批的亿万富翁迅速诞生,又迅速消失,一个个的券商、私募一哥或一姐登上神坛,又被摔得粉碎,清盘、爆仓、消灭甚至跳楼……这些刺激性的词汇像集束炸弹般密集轰炸投资者们的耳朵,许多老股民都说,这轮行情在他们过去十几年的投资生涯中前所未见——他们是对的,2015年可以说是刷新股市多项纪录的一年,超出经验范围的情节演绎如同大片那样惊心动魄。
如同面对一张走势图,我们习惯上把下跌阶段称为左侧行情,把上涨阶段称为右侧行情,那么不用怀疑,中国股市已经打破上涨趋势,进入了左侧行情,无论从心理上、技术上看,恐怕连著名的死多头李大霄先生都无法否认这一点,进入2016年,股市展开新一轮下跌,跌破了2015年的底部,创下2638.30点的低点,截至3月4日,仅仅两个多月时间上证综指就下跌了18.79%,去年表现强劲的创业板下跌了29.73%,大盘在120月均线附近苦苦挣扎。
通过杠杆牛在短时间内一飞冲天的中国股市,又在粗暴的去杠杆后猛烈下跌,最终除了少数人大赚一笔,多数投资者损失惨重,更令管理层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经济转型的愿望受挫,而救市过程中的各行其是,手忙脚乱,也让管理层的公信力受到怀疑,这就是两会前股市的运行轨迹。
前奏二:楼市向右
与股市先跌后涨的趋势正相反,用股市的话说,就是楼市进入了右侧交易区域。
曾记否?2014年的楼市还是一片哀鸿,房价下滑,成交萎靡,连专业唱多十六年的任大炮任志强,彼时也曾发表过看空楼市的言论。然而在谁都事先未看好的2015年,楼市走出了一段先是止跌企稳,然后缓慢上扬,最后爆发增长的漂亮的上涨K线,一举创出了新高。
有数据为证:根据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84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销售额87281亿元,同比增长14.4%,也创下了历史销售额的新高。GDP的增幅是6.9%,楼市销售额的增幅是它的两倍多,可见国民把更多的钱转移到了房市。
本轮楼市上涨的逻辑,一是汇率因素,从2015年8月初开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6.20附近迅速下跌,目前暂时稳定在6.51上方,跌幅高达5%左右,出于害怕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心理,一部分资金选择投入历史上表现最坚挺的楼市来避险;二是货币政策的宽松,2015年,央行先后5次降息、5次降准,2016年3月1日再度降准,释放出的数以万亿计的流动性有相当一部分进入楼市,从而推高了楼价;三是楼市刺激政策的出台,经过2014年楼市的低迷,2015年年中开始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多项楼市刺激政策,曾经限购的城市纷纷解冻,目前仍然限购的城市只剩下6个,这也释放了一部分楼市刚需;四是股市的大幅振荡下跌,也令投资者急于进入楼市这一相对安全的投资渠道。除了这四大原因,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和改善性需求的周期叠加也成为楼市上涨的推手。
风景看过,想明白一些问题,我们不妨试着眺望远方,从两会传递出来的信息,来展望一下两会后股市与楼市可能的发展方向。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适时推出深港通、提高融资比重,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国企改革、推进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地产去库存等六个部分。细细研读,应该对我们判断两会后股市与楼市的走向有所帮助。
股市,国家队不会抛弃投资者
展望两会后的股市走向,很可能会出现变化。首先是金融创新步伐可能会趋于谨慎。在人事变动上可见端倪,上一位证监会主席肖钢先生上台后,管理层锐意改革,强推注册制,放任杠杆牛,熔断机制匆忙推出又草草中止,客观上对股市的暴涨暴跌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月20日,肖钢离任,原农行党委书记刘士余先生接任证监会主席一职,刘虽然比肖年轻三岁,但观察其历年对于经济和股市的言论,似乎稳健的成分更多,两会时在回应记者采访时,刘士余只谈证监会要大力抓好监管,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工作,这原是证监会的本分,也从侧面体现了新任刘主席的谨慎。
除了人事变动,在政策上也体现出管理层的审慎。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提出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只字未提注册制改革,只是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了一句,而且,请注意用词:“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这意味着目前阶段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还不具备,还需要“创造”。与狂飙突进相比,稳步前行也许更符合目前阶段中国股市的特性。
其次是关注国企改革,尤其是供给侧改革带给股市的机会。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分类推进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这固然是前两年国企改革工作的延续,但提出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必然要依靠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此外,尤其要关注“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机会。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6年五大任务中,首先就是“去产能”,怎样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供给侧行业,甩掉包袱,提高效率,同时又不引发严重的就业危机?大力推进资本市场上的兼并重组,尽可能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恐怕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春江水暖鸭先知,春节前后以钢铁、煤炭、化工为代表的供给侧改革概念股已经被一些主力资金所关注,走出了一波行情,相信两会后相关配套政策还会持续推进,其中蕴藏着投资机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
再次,鉴于国际、国内经济上的不可测因素,在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投资者心态尚未稳固的背景下,国家对于稳定市场方面的努力会有一个延续性。纵观欧美发达国家的救市行为,比如金融风暴后的美国,一般都是持续三四年,然后根据市场情况逐步退出。
中国股市也不应该胶柱鼓瑟,将救市看成是逆天行事,从而讳莫如深。救市,不是不尊重市场,更不是要取代市场的作用,而是在市场机制短暂失灵时为避免付出更大代价做出的缓冲行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其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对经济运行难道不该负责吗?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里几次提出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便是国家队会将救市进行到底的信号.
3月4日,两会开幕前的一个交易日,证券市场出现波动,据彭博社报道,国家队又进行了买入护盘,类似的行为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剧烈振荡趋于平缓前不会停止。一句话,国家对于投资者不会抛弃,也不会放弃。
最后,对于两会后股市行情的整体判断,可能短时间内整体不会有大行情,而主板机会将会高于创业板。无论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2016年五大经济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到的供给侧改革,用足球里的术语形容,都属于“防守反击”——守住增长底线,夯实经济基础,消解负面因素。中国经济还远未到重新起飞的阶段,经济艰难转型,投资者的信心也需要修复,短时间内再度出现大牛市的可能不大,而以“去产能、去库存”、供给侧改革的国企股为主的主板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机会会多过创业板。
楼市,两极分化亟待解决
2015年的楼市异常火爆,是成交量破纪录的新高之年,2016年的楼市将何去何从?有一些方向可窥。
首先是更多地方、更多救市政策的出台。自去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提房地产去库存后,这一热词迅速占据了各级财经会议和各大媒体的头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房地产去库存更是被李克强总理列为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房地产救市政策纷纷出台,仅今年1到2月,中央就出台了7个政策,分别在降低首付、税费调整、土地监管等方面给予了明确指示,而地方政府这方面的热情更为高涨,仅2月份就有江西、山西、内蒙古、云南、福建、海南、南京、山东、辽宁、福州、重庆、杭州、广东、河北等省市自治区推出了房产刺激政策。相信随着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的强调,两会后各地陆续会有更多房产刺激政策出台。
其次是三四线城市继续艰难去库存。查阅历史数据发现,2015年末的商品房待售面积较2014年末的62169万平方米增加了96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达到15.58%,增幅是全年销售面积同比增幅6.5%的两倍有余。而中国指数研究院2015年12月底对房企的问卷调查显示,57%的受访房企表示目前库存压力很大或较大。怎么回事?销售迭创新高的楼市,去库存去了一年,怎么会越去库存越多了呢?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由于各城市供需状况各不相同,2015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间房价分化现象仍非常明显: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较快,环比涨幅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一线城市的房价同比平均涨幅远高于二三线城市;其余二线城市环比较为平稳;大部分三线城市仍然处于库存逐步消化阶段,环比和同比涨幅平均仍在下降。
这个分析是有实实在在数据支持的,交行报告也显示,一线城市2015年以来房价大涨了21.33%,二线城市房价同比微升0.58%,三线城市则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41%。国家统计局数据则给出了地域差异:201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分别为13.3%、8.9%和3.4%,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3.1%、12.5%和5.0%,而东北地区则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4.5%,销售额同比下降19.8%。
所谓的去库存,难就难在中西部地区的三四线城市以及东北地区,所以大家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近日沈阳推出的房地产刺激政策那么激进,甚至还拟推出“支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新毕业生购房,并且首付比例可以零首付”的优惠政策,虽因媒体报道引发公众的关注被迫暂停,但地方政府的焦急心情可见一斑。
心情可以理解,但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却是个无情的事实,有这些地区逐年下滑的小学生入学人数增长率为证,没有了人,房子还能卖给谁呢?而解决这些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一方面需要继续大力推进城镇化,另一方面又和供给侧改革问题纠缠在一起——不解决三四线城市产业空心化问题、不改善东北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和昔日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型,又怎么留得住人?而化解这些问题,又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未来的许多日子里,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和东北地区还将持续艰难的去库存过程。
第三,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的压力很大。上海市委书记韩正3月6日表示,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情况差异性很大,因城施策是非常正确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非理性、过热的情绪,这不利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上海房地产市场将加强科学的、符合规律的调控。
上面我们提到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和东北地区的人口在流失,流失到哪里去了呢?流失到北上广深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如苏州、厦门、郑州去了,这与这些地区的房价猛烈上涨是相互印证的,同样有小学生入学人数增长率为据。别的地方需要去库存,这些地方不用,因为根本就没库存,截至1月底,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库存全部降至10个月以下。在库存紧张,房地产政策刺激,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的背景下,这些城市的房地产上涨需要调控智慧。
最后,我想为目前的楼市定一个位。以股票的技术形态来看楼市,2004年至今大致已走出四轮大的上涨行情,目前处于最为凌厉的上升第五浪中,有加速赶顶的迹象,从售楼处和房产交易中心熙熙攘攘的人群,从街头巷尾无人不在热议的楼市信息,从急剧放量的房地产交易量……都透露出狂热的情绪,而每次股市见顶时,人们也都是这么狂热的。当然,楼市不同于股市,见顶的过程不会那么快速,即便真的见顶,也未必会急速下跌。
现在,要说楼市还有很大上涨空间,恐怕那些买楼的人自己心里也要打个问号。所以持有或新购入房产的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国家的货币政策,以防转向。
不管是股市还是楼市,抑或是中国经济,但愿都有一个美丽的远方在等待着投资者们。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