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先有爱霓裳, 再有旗袍匠

日期:2016-06-0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今天的旗袍,暗示着女性的妩媚妖娆,殊不知,旗袍的诞生,竟然是女性伸张平等权益,向男装学来的款式。
记者|黄 祺
 
       “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
  70年前,影星周璇演唱的《花样的年华》红透大江南北。香港导演王家卫以此歌为名,创作了电影《花样年华》,成为华语电影经典。今天的观众,无论是听《花样的年华》,还是欣赏电影里张曼玉的曼妙身影,都以为那是旧上海摩登时尚生活的缩影。但其实,《花样的年华》唱的是抗战背景下的零落生活;而《花样年华》讲的,则是1960年代香港这座尴尬城市中苦涩的情感故事。
  时光容易过滤掉现实生活的残酷,只留下美好的记忆。
  这种误会,也落在了旗袍的身上。今天的旗袍,暗示着女性的妩媚妖娆,殊不知,旗袍的诞生,竟然是女性伸张平等权益,向男装学来的款式。
  上海,是现代旗袍的发源地,业内人士也把今天我们看到的旗袍款式,叫作“海派旗袍”。从上世纪初开始,受到新思想影响的城市女性,开始在服装上寻求突破,以表明自己摆脱旧束缚的决心,上海的裁缝们,便用自己的手艺,为新女性们实现愿望。
  因为有了这些求新求变的新女性,上海裁缝才有了创新、变革的动力和空间。裙摆宽宽窄窄、袖子长长短短、腰际瘦瘦肥肥、领口高高低低——在时局动荡、人心焦躁的年代里,时尚变化的速度也特别快,上海裁缝就迎着女人们的喜好,在裙子上做着变换,最终,形成了1930年代经典的旗袍样式。
  先有爱霓裳,再有旗袍匠。上海女人与上海裁缝,相辅相成。
  
旗袍重回时尚
 
  舞台上,歌唱家王维倩着一身红色旗袍,演唱上海老歌《花样的年华》《玫瑰玫瑰我爱你》……旗袍上点缀着刺绣的花卉和喜鹊,华丽却不张扬,王维倩江南女子的身形,与旗袍相得益彰。
  很多人欣赏她的演出,都会感叹:王维倩穿旗袍就是很“像”。像什么呢?大概像的是人们印象中的中国女性,既妩媚又矜持,是一种独特的东方美。
  王维倩女士被誉为“上海的声音”,她演绎的上海老歌,带着时代感,却又与现代的都市生活毫不违和,将上世纪30年代的摩登上海与今天的潮范上海联系在一起。每唱上海老歌,王维倩必定穿旗袍,服装,也是表演的一部分,只有旗袍,最适合重现旧上海的气氛。
  讲起旗袍,王维倩有自己的偏爱与认识。她喜欢找年轻设计师做旗袍,喜欢有创意的旗袍,喜欢与自己气质、内涵吻合的旗袍。“旗袍其实从来就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旗袍,就是要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盘扣做得再精致、再繁复,现代人不可能有时间一颗一颗慢慢纽,等你纽好扣子,上班一定迟到。”
  都市的女性,要工作,要挤地铁,要上厅堂下厨房,服装也需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因此,日常活动中王维倩穿的旗袍,有更多的变化,上身短一点,下面配裤子,也别有风情。王维倩告诉我,日常的一些聚会或者活动,她也会挑一件旗袍穿上。这种旗袍不是舞台上那种鲜艳夺目的,而是低调稳重的。穿上这样的旗袍,着装者便有了自己的态度和个性,同时又不会让周围人感到怪异。
  爱穿旗袍的,不仅仅限于演绎上海老歌的王维倩。如今穿旗袍,又成为上海女士的时尚。去年的上海书展上,我碰巧遇到几位上海中年女性,各自穿了不同样式的旗袍,化着妆,踩着半高的皮鞋逛书展。这些女士大概是民间的旗袍爱好者,看得出统一接受了一些礼仪和表演的训练,每到书展上中国风情比较浓郁的装饰角落,她们就停下来互相拍照,Pose摆得很像样。
  在上海,民间的旗袍粉丝团体不计其数,无论上了年纪的女性还是年轻人,在重要的活动中,常常会把旗袍作为庄重的礼服。最典型的例子是婚礼,上海人家举办婚礼,新人妈妈会特意去旗袍店定制一件旗袍。据“龙凤旗袍”的经理高珮菁介绍,龙凤很大一部分旗袍,是顾客为婚礼购买的,新娘旗袍、妈妈旗袍,都非常受欢迎。
  婚礼上,妈妈们穿旗袍,既与隆重的场合协调,又代表着尊重传统,最重要的是,不常穿旗袍的女性穿上旗袍,立马展现出女性的魅力来,让亲友眼前一亮。
  除了样式比较传统的旗袍,夜店、派对或者艺术活动上,还常常能见到穿着改良旗袍的年轻女孩。这一类带有旗袍元素的服装,保留了立领、盘扣等旗袍最核心的特征,但又融入了其他服装的样式,让年轻姑娘们看起来既非常中国又非常时尚。
  
代表女权的长袍
 
  我们今天对旗袍的固有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30年代上海女明星们的身姿上:胡蝶、阮玲玉、周璇……还有女作家张爱玲,她那张下巴扬起45度角的著名照片,就穿着一件旗袍,旗袍高高竖起的立领,放大了她脸上的骄傲。
  从这些女星的旗袍照中,我们看到的是女性的妖娆,但让人意外的是,旗袍诞生的初期,竟然是为了模仿男装——女性们要的,是一件与男性类似的长袍。
  旗袍,一直被解释为旗人之袍,很多人以为旗袍就是简单地由满族贵族女性的长袍演变而来。但事实上,旗袍的来历要复杂得多,满族服饰只是旗袍吸纳的多种元素中的一种。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之风日盛,旧王朝朝着覆灭的方向移动,西方新的思潮蔓延,受到冲击最大的自然是上海这样已经开发的都市。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帝制瓦解,社会处处变得不一样,女人们也在寻找表达革新愿望的载体。
  社会要变,服装首当其冲。一些接受新思想的女性认为,新的社会,首先要男女平等。当时中国非体力劳动的男性,大多着长衫,于是,一些大胆的女人,也要穿长衫一样的长袍。张爱玲的《更衣记》里说:“一九二一年,女人穿上了长袍。”
  当然,旗袍的另一来源,是民间女性对满族贵族女性服装的模仿。这种模仿除了是对奢华的偏好(就像今天模仿大牌时装款式的平价时装受欢迎一样),还有实用性的考虑——长袍比上下两截的衣服保暖且方便。1925年周瘦鹃在《我不反对旗袍》中写道:“上海妇女无论老的、小的、幼的,差不多十人中有七八人穿旗袍,秋风刚刚起,已有人穿起旗袍,为美观起见,不防从夹衣穿起,而为棉,为衬绒,为驼绒,为毛皮。”
  男装和满服,应该都是旗袍的灵感来源,这种一件到底的服装,很快在上海风靡。到1940年代,女性无论老少,无论何种职业,都爱穿旗袍——学生有学生的旗袍,女工有女工的旗袍,旗袍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衣服。
  而旗袍的样式,也从来不曾停滞不变,特别是20世纪最初的30年,旗袍光是长长短短的变化,就一浪跟着一浪,长的时候长及脚背,短的时候短到膝盖。旗袍的袖长和领口,也随着潮流翻新着花样。
  
讲究工艺的时代
 
  到了1940年代,旗袍经典的款式基本上固定下来。这个时候,旗袍已经从最初的宽袍大袖,演变成包裹着身体的裙装,将女性的身体曲线尽量地凸显。这样紧身的裙子,对制作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装饰上也有了更多的花样。
  上海中式礼服定制品牌“瀚艺”的艺术总监周朱光认为,旗袍的诞生地是上海,上海裁缝参与了旗袍款式的演变,在一家一家裁缝店里,裁缝们根据顾客的需要,制作出她们喜爱的旗袍,最终演变出现在看到的经典款式。因此,经典的旗袍款式,又被称为“海派旗袍”。
  当时的上海,汇聚了大批优秀的裁缝,这些祖籍宁波、苏州等地的裁缝,技艺精良。一名乡下少年来到上海当学徒,必须要花上几年时间跟着师傅学习手艺,这学徒的几年不仅工作辛苦、受师傅责骂,而且只有生活费,没有额外的收入。在师傅的锤炼之下,学徒掌握了手艺,才能出师为顾客服务。这种传统的学徒制度,保证了裁缝们的工艺水准。
  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上海制作旗袍的裁缝店多不胜数,裁缝们把新学到的西式立体裁剪,也运用到了旗袍的制作上,使得旗袍更加合身。
  虽然历经时代变迁的风浪,仍然有几家老字号旗袍店,一直存留到今天,“龙凤旗袍”就是其中的一家。
  清末,江南地区民众把裁制传统中式服装店铺称为“苏广成衣铺”。当时人们认为,苏州人的手艺细致含蓄,广州地区式样大胆粗犷,“苏广成衣”,合两地之长,彰显成品手艺高超和式样新颖。
  龙凤旗袍手工制作工艺的第一代传承人朱林清,就是上世纪30年代在沪上苏广帮裁缝铺习艺,后来创办了“朱顺兴”中式服装铺,是沪上有名的旗袍品牌。解放后,“朱顺兴”与其他四家中式服装衣铺合并,成立“上海龙凤中式服装店”。“龙凤旗袍制作技艺”在2007年入选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又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徐永良告诉记者,定制龙凤旗袍,首先要精确测量人体36个部位的尺寸,保证制作的旗袍完美展示体型。在缝纫制作工艺上,龙凤继承了苏广成衣铺“镶、嵌、滚、宕”的传统工艺特色,并发展出“镂、雕、盘、绣”的绝技。
  盘扣,是旗袍装饰中最重要的配件,盘扣的精美程度,往往能代表一件旗袍的制作水平。盘扣的制作,首先要剪出布条,然后两边折光,放入细铜丝,做出尺寸,结成纽扣,再盘成花型。徐永良介绍说,一件旗袍上的盘扣,往往要花费一天或者几天的时间,而制作一件旗袍,则需要几个师傅相互配合,至少一个星期才能制成。
  
“国服”复兴
 
  由于社会变革,1949年后,旗袍在中国大陆逐渐消失,但在海外,却风靡一时。
  电影《花样年华》的背景,是1960年代的香港。一大批上海裁缝,追随自己的老顾客到了香港。香港当时是一个不发达的南国城市,上海太太们身上精美的旗袍,在香港掀起时尚之风。生活在香港的洋人们,第一次从穿旗袍的女性身上,发现了专属于东方女人的美。
  另一个将旗袍带到全世界面前的人,是影星周采芹。1936年出生的周采芹,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的女儿。16岁时,周采芹被送到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学习,成为该校的首位华裔学生。1959年,周采芹在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中,扮演名为苏丝黄的香港妓女,她的旗袍扮相,很快掀起风潮。1959年的圣诞节,旗袍成为英国城市中最流行的晚装,英国时髦的姑娘们把头发拉直、染黑,把眼睛画成东方式的杏仁眼,穿上旗袍扮演“中国娃娃”。
  至今,在很多西方人眼里,旗袍还是一个可以代表中国女性的符号。
  最近几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国外时,随同出访的夫人彭丽媛的着装,再次掀起旗袍热潮。城市中的普通女性,也开始尝试穿旗袍,推广旗袍文化的民间组织也应运而生。
  两年前成立的“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就是这样一个机构,会长张丽丽曾任上海市妇联主席。她告诉《新民周刊》记者,过去多年做妇女工作,发现无论任何行业,女性们对自己的形象都非常关注,希望自己能够自信优雅,而旗袍正是能帮助女性改善自己的形象的一种服装,而且海派旗袍就诞生在上海,上海更应该传承和保护这种文化。
  尽管才成立两年时间,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已经举办了多次大型活动。2015年的米兰世博会上,促进会在世博园举办了大型的旗袍秀,在各国观众面前展示了中国旗袍之美。
  有人穿,还得有人会做。促进会的另一个目标,是扶持旗袍制作工艺的传承和提升。去年6月6日“海派旗袍日”当天,促进会举行了向四位海派旗袍制作大师致敬的隆重仪式,张丽丽会长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仪式,提高旗袍工匠的社会影响力。
  服装的风潮,通常是由明星引领的。现在,歌唱家王维倩、二胡演奏家马晓辉、芭蕾舞演员辛丽丽、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等上海女性名流,都受邀成为海派旗袍文化的形象大使,她们穿着旗袍的形象,就是最好的“广告”。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