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远郊布局探路者的十年实验

日期:2016-11-0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在浦江之源,这家现代医院希望让公立医院回归它的本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担当起公立医院攻坚克难、学术引领和主导区域协同发展的天然责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松江院区)的十年履历,为中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难得的经验。
浦江之源的十年医改探索
 
  上海,一向是改革的前沿阵地。上海医改,把医改中最为复杂和艰难的任务——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全市医疗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市区的大型三甲公立医院到郊区办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是上海医改中正在探索的全新举措,至今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这个名为上海郊区三级综合性医院“5+3+1”的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投入最多的新一轮医疗资源布点调整项目。
  浦江之源,有一家医院已经在远郊办院上积累了十年的经验。十年历程中,自然有各种艰难险阻、辛酸苦辣,所有的付出,换来一个公立医院远郊发展的成功范例,为今后的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借鉴。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远郊布局探路者的十年实验
 
记者|黄 祺 撰稿|金 平 胡 杨
 
        2002年在松江铲动第一锹土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的建设者们,是带着理想和情怀来的。
  黄浦江,在上海市区划出优美的弧线,代言着上海这座都市的繁华与现代,一路向东汇入长江直到东海。如果我们调转方向,顺着黄浦江向西南追溯,几十公里后,黄浦江越来越纤细,直到她的源头淀山湖。上海市松江区,刚刚发源不久的黄浦江曲曲折折地流过这片土地,这里是上海市成陆时间最早的区域,也就是说,当松江开始出现沼泽、沼泽慢慢形成陆地,后来又有了人的活动并出现文明时,上海的其他地区,可能还是一片荒野。松江孕育了上海地区最早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广富林文化。位于长三角腹地的松江,自古经济发达,文化兴盛,人才荟萃。因此,松江也被誉为上海的文化之根。
  十年前,在上海的文明之源,一座全新的三甲医院新院区拔地而起,“全新”在这家医院指的不仅仅是建筑,更是理念和管理方式。新千年后,中国大型公立医院饱受诟病,一些人只顾抱怨,而另一些人,却试图做一些尝试,通过改变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生的职业尊严。
  今年8月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发言,前所未有地将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性提升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高度。他特别强调,医改进入深水区,要着力推进制度建设,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别指出,未来将依托现有机构,建设一批引领国内、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级医学中心,建设一批区域医学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带动医疗服务区域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
  政府对大型三甲公立医院的期许,正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者的目标,在浦江之源,这家现代医院希望让公立医院回归它的本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担当起公立医院攻坚克难、学术引领和主导区域协同发展的天然责任。
  十年后,新松江路650号,当年种下的香樟树苗,已经三四米高,一条叫沈泾浜的小河从医院绿地间穿过。作为上海落户远郊的首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十年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倾心开垦南部(松江院区),新“萌芽”的松江院区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迅速成长、成熟。不过,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者对于南部的建设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想做的,是纠正公立医院的沉疴旧疾,用现代管理方式,提高医院效率,最终带动区域医疗水平的提升。
     “假以十年,何事不成?”这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兴鹏常常提起的一句话。当年,医院是以这样的自信和决心来到松江的,现在,市一医院南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一个现代医院管理“作品”,在浦江之源展现出不一样的生机。
     
综合医改的实验田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家“百年老店”,在上海最繁华的外滩不远处驻留了152年,它为何会将自己的新院区选址在距离上海市中心50多公里的松江?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时间拨回到2000年。这一年召开的上海市卫生工作会议上,上海市政府做出了“医疗资源向郊区转移”的战略规划。松江作为当时市政府规划的“一城九镇”中唯一的“城”,战略位置举足轻重。松江坐拥沪杭铁路、沪杭高速、沪青平高速等交通干道,是人口导入区,但医疗资源却相对薄弱。城市人选择居住地,首先考虑的就是医疗和教育资源,松江非常需要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型医院。
  市一医院决策者以长远的眼光和过人的魄力,做出了去西南郊区“垦荒”的决定。
  十多年前,上海三甲医院还没有一家“开”到郊区,这家医院就这样成为了优质医疗资源填补郊区医疗洼地的探路者。
  做探路者,不容易。松江区副区长于宁,作为最早与市一医院接洽新院建设事宜的人,对“南部”落地的不易非常清楚。“医院决定来到松江时,整个新城还是一片农田,到处都是工地。”于宁回忆说,由于距离太远,轨道交通也没有完工,要动员医院职工到南部上班,自然很困难,医院方面一次又一次地带职工到松江,让大家看现状、讲愿景,“光我前后就接待了近40批医院职工代表,介绍松江发展愿景、文化历史……”经过长期的沟通,最终,松江当地政府与医院,以及医院职工达成共识,上海第一家建设在远郊的三甲综合性医院新院区破土动工。
  新院区从规划开始,就从没有因为地处郊区,而降低标准,管理者的要求不是要建一家“分院小弟”,而是与位于虹口的市一老院区具有同样技术实力和服务品质的全新现代化院区。
  后来的发展证明,市一医院南部的建设理念不仅契合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也回应了卫生主管部门对公立医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上的要求。医院运行3年后,2009年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医疗资源布点调整列入本市新医改近期重点工作,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投入最多的新一轮医疗资源布点调整项目——上海郊区三级综合性医院“5+3+1”建设工程,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市一医院南部的开拓性实践,为政府在相关工作领域的重要决策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医院到郊区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本。
 
现代化+研究型
 
  在名医院、大医院林立的上海,再建造一个大规模的三甲医院新院区,而且还是开在远郊,没有自己的特色是不可能成功的。市一医院南部将发展目标,定位为“现代化、研究型”。院长王兴鹏解释说,“现代化”包含了硬件和软件上的现代化。硬件现代化,说的是医院的就医环境要适合现代病人的要求,这是基本的要求,最容易实现。难的是软件上的现代化。软件现代化,除了医疗技术的现代化,还要从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上符合现代人的要求。
  对于“研究型”的定位,王兴鹏介绍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152年的历史上,特别是医院发展的早期,曾经创造过多个医疗技术上的上海第一、全国第一,医院有着浓厚的科研传统,因此,松江新院区虽然地处郊区,却并不会仅仅满足于基本临床治疗,而是会发展以临床为基础并能促进医疗发展的研究。
  当然,一家好医院,过硬的医疗技术是第一衡量标准,刚刚10岁的市一医院南部,已经展现出不俗的实力。
  去年,一例国内年龄最小幼儿肝移植术后ERCP治疗(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成功,体现出市一医院南部的综合技术能力。接受治疗的是只有3岁的病人,小病人因“胆道蛔虫病”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孩子父亲捐肝,让孩子接受了亲体肝移植手术。在医院普外科肝移植与消化内镜诊治团队的协作下,移植手术取得了成功。
  手术后患儿的生命得到了保障,术后的肝功能检查却发现,小病人发生了肝移植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胆管吻合口狭窄。为明确病因,需要对患儿行ERCP检查。诊断性ERCP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金标准,治疗性ERCP亦在成人的胆胰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不过,儿童消化道管壁较薄且管腔较小,本身操作难度就大于成人;加上专用于小儿的十二指肠镜在国内鲜有应用,成人十二指肠镜管径相对较粗(镜身直径11-12毫米),增加了操作难度,而患儿刚行肝移植术一周更是增加了操作风险。
  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和麻醉科等多个学科合作下,医生在吻合口处置入支架以解决梗阻问题。经过治疗,小患者肝功能逐渐好转。这个病例创造了幼儿肝移植后ERCP治疗的国内最小年龄纪录。
  除此之外,医院的急诊危重病学科倡导多学科合作(MDT)模式,2009年抢救成功上海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患者;妇儿临床医学中心下属辅助生殖医学科2015年完成全国首例利用单精子冷冻技术获得妊娠并足月分娩;儿内科2015年成功实施14月大婴儿肝移植术中血透和术后连续性血液净化;新生儿科2016年成功为一例出生体重1620克的早产新生儿施行松江区域第一例PICC置管术。心内科2016年成功为目前已知年龄最大患者(101岁)高龄患者实施起搏器植入术。
  十年来市一医院南部众多的技术突破,不仅填补了多项空白而且也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引领了技术的发展。
  2016年1月,市一医院在南部正式建立临床转化研究院,重点聚焦肠道微生态组学与慢性重大疾病、肿瘤细胞代谢、临床免疫学等领域。其中王传贵教授团队2016年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三年前,市一医院内分泌科联合松江区泗泾医院,开展了肠道微生态与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转化医学研究。对当地45岁以上8000多例常住居民糖代谢异常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将研究视角独到地放在肠道微生态与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这在国内尚属先试先行。人体共生微生物与机体健康关系密切,其结构失衡在代谢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肠道菌群的异常发酵可能是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发病的触控点。中国糖尿病人数全球排名第一(1.09亿),糖尿病及其合并的心、脑、肾、视网膜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国民健康的主要威胁。至今国际上对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流行尚无非常有效的控制方法,该研究创新性地以肠道菌群为靶点,通过膳食干预调控代谢紊乱,可谓一种全新的探索与尝试。
  此外,市一医院南部的研究团队还在国内较早开展创新项目——粪菌移植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项目。这个看起来十分“重口味”的科研课题,的确让人脑洞大开。科研人员将健康成年人的粪便经过分离纯化处理,运用肠镜的方式,灌注给病人,将疾病扰乱的肠道微生物替换成健康的肠道微生物,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大型公立医院,要有自己的看家本事。”王兴鹏说,公立医院不能整天盯着门急诊数量,临床科研上也要有“看家本事”。唯有如此,才能应对未来医疗服务市场的变化,履行好公立医院的职责。
  服务流程的现代化对于患者的就医体验来说也非常重要。依靠信息技术,市一医院南部门诊实现专家门诊全面预约和三级候诊制,患者按预约的时间来医院,避免了长时间的等待。一级候诊在大厅,二级候诊在诊区,三级候诊在诊室。通过开设咖啡吧、钢琴吧、茶吧、健康小屋、互动式健康科普电子屏等服务项目,让病人的候诊时间不再枯燥无聊。
  排队付费也是患者看病时头疼的事情,市一医院南部如今已经可以做到非现金支付,扫一扫支付宝二维码,付费就完成了。网上支付的步骤甚至不用离开诊室,医生开完处方后,电脑显示屏上生成付款码,患者通过扫码就完成了付费。这样的改变,对于口腔、针灸、推拿、妇产科等需要先缴费再回诊室看诊的患者而言格外方便。住院病人也一样,出院时,患者通过手机或一站式机器进行结账,随后护士送来药品,患者拿着药就可以出院了。
 
“同质化”凸显“公立”价值
 
  在迎来十周岁生日前夕,市一医院南部“十年耕耘奖”评选活动正火热进行。这个奖是医院用以表彰为医院建设作出贡献的“市一人”,无论医护人员还是行政、后勤、医院雇佣的社会公司职员,只要十年长期在松江院区耕耘,都可参选。急诊科护士长车咏梅,成为“十年耕耘奖”的获奖者之一。十年前,车咏梅的儿子刚上中学,她却接受了到50多公里外的郊区去创建新院的重任,如今儿子已经是大学生,车咏梅也将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奉献在了松江院区。忙碌的十年仿佛眨眼间,当年的记忆让她难忘。
  “2006年6月20日,我一直记得这一天”,车咏梅从那一天开始参加筹备组工作,走进空荡荡的南部大楼,办公室里连桌椅、档案柜都没有置办,车咏梅和筹备组的同事就像安置自己的新家一样,布置起一件件家当。这十年中,车咏梅有机会调回离家很近的北部(虹口院区),但她却舍不得。
  南北两个院区“同质化”的管理方式,让新院区医护人员愿意将全部的精力和感情都投入到新院区的事业中,这才有了南部在十年中超过预期的发展。
  为什么一定要“同质化”?王兴鹏说,推动分级诊疗和促进医疗的区域协同发展,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要求,市一医院当初选址松江建设新院区,就是为了把市区优质的医疗资源带到远郊,就是为了提升薄弱地区的医疗水平。这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做法,也是公立医院应该担负的责任。如果不能实现“同质化”,如何实现当初的目标,如何起到引领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
  市一医院本身就是带着促进区域发展的责任落户松江的,目前已经在松江区域实现与其他医疗机构的有效互动,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医疗服务质量。
  最近,医院与南部运行后第一位患者取得了联系,这位名叫陆文超的老人今年已经89岁,与市一医院结缘已经有50年了。陆文超年轻时在市区工作,宿舍在天潼路上,看病就到附近的市一医院。后来住回松江,“听说一院又开到松江来了,我非常高兴。”陆文超说。陆文超老人患有高血压,心脏做过搭桥手术,“有些必须服用的药松江其他医院没有,就会到市一来配”。2009年,陆文超又在市一医院南部做了白内障手术。
  陆文超说,不仅他自己在这里看病,子女也在这里看病。“市一医院搬到松江来以后,给松江人民带来了很多便利,以前生了重病要跑到市区去看,现在在松江就能看了。”
  接下来,市一医院正在布局与长三角区域的区域联动,将影响力辐射到更大的范围。
  在院长王兴鹏看来,发挥区域中的引领作用,是未来大型公立医院最重要的职责,公立医院好不好,不再是看“体量”,而是看“影响力”。他认为,公立医院应该成为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断示范中心、疑难危重疾病的会诊抢救中心、医疗行业标准的制定中心、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心、临床技术的研发中心、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创新中心。这些功能,才是公立医院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最重要的价值,也是市一医院正在追求的目标。
  办医院,是一种百年事业,十年仅仅是起步。走过十年,在外界一片赞叹声中,市一医院南部却又定下了新的十年目标。“我们将打造高原上的高峰,建设有特色的优势专科。公立医院,就是要有长远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为自己设立目标,完成公立医院应该完成的责任。”
  与十年前相比,现在的松江新城,人气越来越旺。每到节假日,泰晤士小镇人头攒动,是年轻人的乐园;而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则以充满着古韵的环境,吸引着游览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一边伴随和支撑着这座充满活力的新城不断成长,一边完成了自己的稳健的起步。这个新院区的十年履历,将为中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难得的经验。
  
链接:“5+3+1”工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按照十八大的要求,上海围绕医改中最为复杂和艰难的任务,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全市医疗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
      2009年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医疗资源布点调整列入本市新医改近期重点工作,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投入最多的新一轮医疗资源布点调整项目——上海郊区三级综合性医院“5+3+1”建设工程,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其中,“5”即在浦东新区、闵行、原南汇、宝山、嘉定5个区分别引入长征、仁济、六院、华山、瑞金等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床位规模600张;“3”是对崇明、青浦、奉贤3个区(县)的中心医院,提升其硬件设施和技术水平,评审通过后升级为三级医院;“1”即迁建金山医院。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