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 穿越时空的历史博物馆
阅读提示:灯塔已不见踪影,但设计团队仍然把它保留下来,让人可以想象它曾经为川流不息的航船发出的光芒。思绪飞扬之余,用手机扫描铭牌上的二维码,还可以读到灯塔的故事,一睹它过去的芳容。在徐进看来,这是“让历史自己来讲述故事”。
记者|王 煜
凭栏远眺,对岸的陆家嘴金融区摩天大楼栉比鳞次;回看脚下,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码头花岗岩诉说着百年工业的故事。附近稍微上了些年纪的居民走到这条滨江道路上,总会时不时惊喜地叫出声来:这里的一墙一石、一树一景,有的保留着数十年前他们在此工作时的原状,有的用现代化的艺术呈现方式激荡着他们心中的记忆和情怀。漫步于此,仿佛青春未老、涛声依旧。
这是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示范段的真实情景。将来,无论是“45公里双桥”范围内的2.8公里,还是滨江南段的5.5公里,以及区域内整个15.5公里的滨江岸线,杨浦滨江都会如示范段一般,坚持保留百年工业的历史遗存,体现新旧对比的张力,让这片空间成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延伸550米的“博物馆”
登上丹东路轮渡站的二层平台,沿着黄浦江岸向西望去,全长约550米的滨江空间示范段的岸线边,用钢管组成的棕色灯柱和栏杆一路延伸到怀德路,独特的造型引人注目。走近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粗犷的钢管是真的锈迹斑斑,而不是只靠油漆上色。示范段的设计团队负责人之一、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师室副主任徐进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为了展现码头特色文化,这些钢管、四通、弯管接头都是用和工业管道一样口径大小的材料,做成生锈的效果。
徐进说,最初他们试用是一种自然生锈的管道材料,效果真实,但是锈迹容易剥落,也会沾到游人的身上。经过多次比较,选用了现在的“三明治”方案:在钢管上涂底漆,然后撒上锈粉,最后再覆盖一层涂料。这样既不失外观的独特,也让人能更好地接触。再仔细看,每一段钢管上都有独特的编号。“以后人们在这里聚会,就可以直接约在几号灯柱下碰头了。”
从丹东路轮渡站往西走,沿江的路中“停泊”着一列列和灯柱栏杆同样色泽的“小船”。它其实是花坛和坐凳的结合体,“船舱”里种植着鲜花绿草,两侧的“船舷”可供游人休憩,设计师叫它“工业之舟”。在“小船”之间的地面上,还有一道道交错延伸的钢轨,这是设计师营造的“工业之轨”。定睛看去,路面有新有旧。徐进介绍说,这里原本是“渔人码头”,原来的一条条向江面凸起的泊位都在改建中得以保留,泊位间的空隙则填上了花岗岩路面以保持贯通,因此看上去是新旧交错。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在江浦路建成“中国第一海洋鱼货市场”;上世纪90年代,这里建成了占地5万平方米的国家级上海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此时,水产品市场已经不在,唤起人们记忆的,是设计师精心打造的一尊尊展现当时鱼虾交易场景的雕塑。
滨江道路靠里的一侧,还能看到斑驳的防汛墙,这是历史的遗留。“当时有人建议把老的防汛墙拆除,但我们团队里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把它们留下来。”徐进说。设计团队仅对防汛墙的损坏部分做了一些加固工作,其他尽量保持原貌。原来的防汛墙之间有一些凹进的部分,现在设计团队在这些地方加上了可以开关的蓝色钢板门,汛期可以和原有的墙体一起抵挡江水,非汛期可以打开,让内侧的商业建筑直通滨江空间。防汛墙的脚下,安置了金属格栅板,人们可以站在板子上向下看到江水,聆听波涛拍岸的声音。
和防汛墙一样,在杨浦滨江示范段的许多地方,设计团队秉着“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的理念,将能保留的历史遗存都尽量保留。一个废弃的趸船系柱,乍一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保留的必要,但设计团队认为它也是有生命的。“你看,水泥柱子的侧面还长着一丛植物,多有活力。”徐进给记者指示着。
临江的一个水泥底座,原来安放的是一个灯塔,现在灯塔已不见踪影,但设计团队仍然把它保留下来,让人可以想象它曾经为川流不息的航船发出的光芒。思绪飞扬之余,用手机扫描铭牌上的二维码,还可以读到灯塔的故事,一睹它过去的芳容。在徐进看来,这是“让历史自己来讲述故事”。
当然,在改建过程中,设计团队也融入了现代的创意元素。在一处斜坡上,排列着一些金属的拴船桩,这些都是原来码头用来绑渔船缆绳的原物,设计团队把它们收集起来,排列成三角阵列,貌似面向黄浦江出航的船头,形成起航的视觉艺术效果。同时,这些拴船桩还能供人坐下休息,也是合影拍照的绝佳地点,平添了许多乐趣。
从渔人码头原址再往西,是上海第一毛条厂的原址。1915年,英商在杨树浦路、威妥玛路(今怀德路)独资开办新怡和纱厂,1966年新怡和纱厂改为上海第一毛条厂。毛条厂已于2009年正式落幕,目前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是一栋两层砖木结构的英国乡村式老洋房。据考证,这里是“杨树浦纱厂大班住宅”,起初为英国老板住宅,建于1918年。在毛条厂时代,这里是厂里的“疗养所”,职工生病需要短期观察,就在里面休息。未来,这里将成为杨浦滨江空间的文化展示馆和游客中心。除此之外,第一毛条厂的历史,也保留在设计团队新建的“工人扛大包”雕塑中,以及防汛墙的“涂鸦文字”上。
老洋房的边上有一个漂浮在湿地上的“雨水花园”。这个地块本要建设两栋别墅,地基已挖好,但后来别墅停建,施工挖出的低地就自然地积存雨水成了一片池塘。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在这里种上芦苇、铺上栈桥,搭建花园。通过“渗”“蓄”“滞”“净”“用”“排”等方式,雨水可以就地消纳和吸收利用,在雨水过多时储存,不需要再消耗市政用水来灌溉,这是“海绵城市”的一处微型实践。在蜿蜒的栈桥上,一块块红褐色的金属格栅板也镌刻着从怡和纱厂到第一毛条厂的历史。
从雨水公园回到江边,要从高处的防汛墙走下来,设计团队别出机杼地在这里建造了一个特殊的坡道。坡道的廊道侧面,一根根金属绳垂直并排,设计灵感既来源于纱厂的纺织廊架,也像是竖琴的琴弦,它拨动了时空,使人仿佛穿越回纺织机嗡嗡作响的大工业时代。
在550米的岸线上,设计团队营造了“四带十四景”,打造出了杨浦百年工业文明的天然展示场。
水与船的奇妙故事
杨浦滨江示范段已于2016年7月正式向公众开放,而杨浦属于“45公里双桥滨江”的2.8公里中,按计划紧接着要贯通开放的,是毗邻示范段西侧的杨树浦水厂和上海船厂地段。
杨树浦水厂是上海第一座自来水厂,也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1880年,英商成立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在黄浦江边建造了杨树浦水厂。水厂由英国设计师哈特设计,1881年8月开工,两年后竣工。1883年6月29日,水厂落成,时任北洋通商务大臣的李鸿章为水厂拧开阀门。
如今,已有130多年历史的杨树浦水厂仍承担着为上海市民供水的重任,年供水量超过4亿立方米,约占上海供水总量的四分之一,它也是全国供水行业建厂最早、生产能力最大的地面水厂之一。
杨树浦水厂的建筑特色鲜明:灰色砖墙,嵌以红砖腰线,围墙上有缺口,连绵不绝数百米,如同一座英国中世纪的城堡,厂中有大片碧绿的草坪,非常华丽壮观。水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为历史文物,水厂的建筑不能移动,但它又阻挡了滨江岸线的贯通。如何解决?设计团队与杨树浦水厂沟通,得到大力支持,后者主动将源水管向内移动了5米。在此基础上,设计团队决定修建一座与厂区距离3.5米的栈桥。
栈桥的设计以“舟”为原型,从横截面看去,就像一艘大船的龙骨造型。“栈桥一头连接的是厚重的百年工业文明,另一头连接的是柔和的江水,所以我们就想,这座桥应该是刚与柔的结合。”徐进这样对《新民周刊》记者说。在这样的理念下,栈桥定为钢木结构:整体木结构是以木材的温润衬托水厂的历史,而格栅钢结构是简洁有力地回应杨浦厚重的工业传统。
和示范段一样,栈桥的建设中也保留了部分原有的趸船系柱等设施,非常靠近水厂的六号取水口、液铝码头,游人站在栈桥边,甚至能透过窗户看到水厂的生产设备,水厂平时并不对外开放,以往普通人是无法看见水厂神秘的内部设施的。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栈桥正在铺设当中,部分钢结构的“龙骨”已经架好。
杨树浦水厂的邻居是上海船厂,后者的历史比水厂更长,建造时期距今已有140多年。上海船厂的前身是英商英联船厂,曾是英国人在远东设立的最大的修船厂;解放后改为现名,最多时有职工8500多人。几年前,船厂已经搬迁到崇明,杨树浦路的这个厂址已经停产。
大船虽然已开走,但留下的船坞却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这两座船坞长度分别达200米和240米。2007年,我国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曾在这里修整。
在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建设规划中,船厂的船坞将保留下来。为最大程度保留两个船坞的完整性,车行道路将从上空跨越船坞,形成上侧通车、垂直方向下侧步行的立体交通。场地上原有的历史工业痕迹及船坞特征也将得到保留,包括四台塔吊、两个瞭望塔、若干轨道以及船坞内四周护臂和散布的船桩等。
徐进说,设计团队不仅要保留历史,让人们走近它,还要给船坞赋予现代的新功能。其中一个想法是让这里成为演艺、展示、时尚发布的空间。当人们从生态绿坡缓缓进入船坞,可以感受到庞大的空间和体量,回想起当年这里修船造船的场景。四台塔吊可用于悬吊巨型天幕,打在上面的投影可以呈现震撼的视觉效果。“在改建过程中体现新旧对比的张力,是我们一直贯彻的理念。”她说。
杨浦滨江共有3个轮渡码头,设计团队都将采取和丹东路轮渡站一样的设计思路,用建设人行天桥的立体交通方式来贯通:轮渡乘客走天桥下方的道路上下船,观赏滨江风景的游人走天桥通过。有意思的是,丹东路轮渡站为了和滨江示范段统一,也在天桥上自行设立了风格一致的栏杆和灯柱。
杨浦滨江的华丽转身
尽管杨浦的滨江岸线在“45公里双桥”范围中只有2.8公里,但它全区的滨江岸线长达15.5公里,是除了浦东新区之外,全市拥有滨江岸线最长的一个区。
在高度倚仗水运的过去,杨浦滨江是中外客商登陆上海的第一站,杨树浦路两侧的狭长地带因交通便利,成为中外资本竞相落地之所。到上世纪上半叶,杨树浦一带聚集了纺织、烟草、造船、造纸、机器制造、制药、制皂、公用事业等各种门类的工业企业300多家,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工业基地,不仅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的许多“第一”,还曾经创造出占上海市六分之一产值的辉煌业绩。
也正是因为沿江遍布工厂、码头,过去,杨浦的滨江空间都被占据,市民无法在此漫步。因为这个原因,杨浦区的滨江开发在整个上海市是比较迟的。“我们有后发优势,但也同时有压力,就是如何在开发中体现出杨浦的特色。”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经理张洪新对《新民周刊》记者说。
杨浦的滨江岸线走向如同一个开口向左的“C”,在开发规划中被分为三段:南段,从秦皇岛路到定海桥;中段,从定海路到翔殷路,包括整个复兴岛及周边区域;北段,军工路沿线,从翔殷路到闸北电厂。
2013年8月5日,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了杨浦南段滨江控详规划;之后,《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公共岸线贯通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又对滨江开发提出了总体要求。杨浦滨江明确了目标,先期重点推进南段滨江地区5.5公里岸线的开发建设;其中,按照上海市委书记韩正2016年关于“到明年年底,努力实现两岸重点区域45公里公共空间的基本贯通”的要求,内环线内的2.8公里岸线计划于2017年6月底贯通。
张洪新介绍说:杨浦南段滨江控详规划提出了“历史感、智慧型、生态性、生活化”这四大核心设计理念,其中百年工业遗存的“历史感”是杨浦滨江最显著的特点。在示范段的开发中,2013年10月开始进行概念规划方案设计,后来在正式开工前又历经了一次方案的提升过程。她说,这次“提升”,将杨浦工业文明遗存的特点更加凸显。
据统计,杨浦滨江有各类、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85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树浦水厂,以及上海工部局、上海煤气公司、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群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5.5公里的南段滨江沿线,共分布着32幢历史保护建筑,按照规划,它们将被一一保留。难点在于:既要保护这些工业遗存,不影响正常生产,又能够打通滨江岸线。
张洪新说,虽然沿江的一些企业与政府签订了支持贯通滨江公共空间的框架协议,但具体落实起来,都需要一家家沟通,反复思考以选择最佳方案。她举例说,示范段的西侧怀德路入口,原来停泊着一家央企的趸船,占据了不少空间,为了让趸船在示范段施工时移位,在之后复位,设计团队与对方进行了二三十轮谈判,花了五个月时间才协调出最终的方案。
在杨浦滨江示范段,人们已经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历史感与现代感交错的张力。
而所谓“智慧型”,是延续地域文脉,采用先进的智慧与科技为地块注入新的活力,构建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与杨浦全区的转型步调一致,实现杨浦滨江从“工业文明发展带”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双创示范区”的转型。另外,在这里,公共WIFI、监控、信息发布、交通诱导系统等共同组成了智慧城市的布局。
杨浦滨江南段也是上海绿色低碳实践的试点区,类似“雨水公园”这样体现“生态性”理念的设计,始终贯穿于滨江开发的始终。
杨浦滨江将在新的时代,褪下百年工业的外衣,华丽转身。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