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 梦想的先锋
阅读提示:“100%学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10%学生完成创新创业学程,1%学生创办优质的创业企业。”这是高校在推动大学生创业中的有力尝试。
记者|王 煜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大学生无疑是敢于中流击水的弄潮儿。创业在他们眼中意味着什么?他们的创业有何独特之处?对于这些创业“新兵”,各方资源又该怎样有效助力?让我们看看这些年轻人和他们背后支持团队的故事。
对创业的新理解
2011年,同济大学硕士毕业生张莉从意大利读书归来,打算创业。听到这件事,她周围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你做的是奢侈品吧?你是做时尚产业吧?”当听说张莉是要做环境产业,都纷纷表示不敢相信。而张莉总是自信地说:“环保才是一个真正让人愉悦的事业,谁每天抬头看到蓝天白云还会感到沮丧呢?”
张莉决定做国内首家工业环境整体服务供应商,为客户量身定制环境治理整体解决方案,系统解决从地面到高空,从固体、粉尘、液体到气体及噪音的综合环境污染问题。
创业5年来,张莉带领她的伊尔庚公司成员,从当初的几人扩展到现在的百人,已拥有了超过50位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家团队及工程师团队,在国内国际环境保护创新创业比赛中多次斩获荣誉;资金也从最初卖掉房子跟几个创始人东拼西凑的190万元,到今年的销售额预计过亿元。在张莉眼中,这5年最大的成绩不是拿了多少订单、赚了多少钱,而是让众多国内企业逐渐重视起环境污染问题。
有许多大学生和张莉一样,选择创业的初心,是为了开创一番事业,成就心中的一个梦想。分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同济大学团委副书记杨旭涛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在以前,有些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他们认为创业就是“创办一个企业”;但是现在,更多的大学生会认识到,创业是对事业的开创。与此同时,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读不好书、找不到工作的人才来创业”,许多调查数据也证明,“学霸”才是大学生创业的主力军。创业者越来越成为能在学生群体中受到尊敬的人;就算是创业失败了,也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大学生的身份,决定了这些创始人和团队,有相当一段时间同时还要完成学业,是“兼职”创业者。他们面临的最大压力之一,就是用有限的精力,与时间赛跑。张莉的校友、现在同济大学就读博士研究生的刘成龙对此的感受非常深。
他的团队中,大部分成员都是博士、硕士,每一位成员所面对的课业压力和工作强度都很高,成员们经常在实验室一泡就是一天,然后再飞奔过来开项目会。刘成龙笑谈:关于团队最美好的记忆不在于比赛获奖,而在于赛后吃饭。“团队正儿八经的合影特别少,全都是一帮吃货跟美食的合影。这就是我们抵抗压力的万能法宝。”
2013年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还是本科生的刘成龙带着“路云”项目参赛,初出茅庐的他获得了不俗的成绩,这成了他创业之路的开始。2014年9月,刘成龙研究生阶段伊始,正值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的选拔赛,想着从2013年的比赛以来一直进行的研究理论,他觉得是时候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工程实际了,正式开始在同济创业谷搭建团队动起手来。
“路云”公路健康管家,主要是研发一套路面质量快速检测的信息系统和设备,就像医院中的医生一样,帮助道路检测病害,进而辅助养护维修,减少事故和进一步的损失。这套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将自动化采集和互联网运营相结合,减少了检测工作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消耗。
其实,创业和学术研究有许多相通之处。在科研中总会遇到很多小的点,用合适的方法做好这些“小点”也未尝不能成就一件大事。最初,团队想的是: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测量仪器完成路面的测量?既然可以,那能不能换一种数据的管理形式?如果直接做成联网的云平台岂不是可以实现数据的互通?就这样一步步,刘成龙和小伙伴们不断改正与提高,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拥有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形成了完备的自主产权体系与技术体系。
每次遇到困难,刘成龙总会想起导师杜豫川教授的一句话:“在一个领域,你敢花时间去钻研、去深入,你就是这个领域的大师。”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团队不断前进,化压力为动力。同学术研究一样,创业没有终南捷径,所要做的,唯有“坚定”二字。
高校主力推动创业
同济大学彰武路校区里的一栋小楼,远看并不起眼,但里面别有洞天:色彩明亮的装饰、Loft工位、路演厅、咖啡吧……这里是同济创业谷,在里面活跃着的,是充满奇思妙想和行动能力的大学生创业者们。
2013年,郑灵浪即将从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毕业,他选择了创业。2015年,他走进同济创业谷的小楼,申请了第六期的创新创业项目之一。郑灵浪说,一开始觉得来创业谷可以获得资金支持,没想到真正收获的是一个团队。创业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单打独斗。他说,创业离不开志同道合“创友”们的通力合作,在创业联盟或者创业夏令营结交的老乡,经过平常的一些了解再加上项目的整合和呈现,一拍即合,大家一起化梦想为现实。
郑灵浪在碰到棘手的问题时,创业谷的小伙伴会第一时间找他碰头,一起商讨解决办法,在创业谷导师一对一的个性定制化指导服务下,最终总会化险为夷。自身的科研优势和创业谷的创业氛围,二者相互配合,让初创期的团队不断壮大。如今,他的团队已获得5项国家专利,展现出极高的科研水平,具有对高质量硅纳米颗粒技术的完全知识产权,他们研发的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推动中国锂电产业发展,目前第二轮融资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说到创业以来得到的帮助,郑灵浪满是感动,他说创业谷就像一个家,从“活动消息通知”到“投资推介会中的资金支持”,一点一滴的关照都让他觉得贴心,每一次有点突破,总希望赶紧告诉创业谷的小伙伴。他希望以后企业成熟了,也经常回创业谷看看。
像郑灵浪这样的故事,在同济创业谷还有很多。为了打造“大学校区到科技园区的最后一公里工程”,同济大学从2013年开始,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对旧厂房及宿舍区进行改造,建成两校区总计1000多平方米的同济创业谷。
创业谷工作由校团委具体承接。在大学生的创业中,有“学校、企业、政府、社会、资本”五个要素,每个要素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究竟由谁牵头?同济校团委的判断是:牵头者应该是学校。学校是最接近学生、最懂学生需求的;作为非营利的事业单位,能够保证服务创业的公益性;高校作为连接产学研的平台,又是最好的资源连接者。
有了基本的判断,还要有具体的行动来支撑。同济大学团委书记刘润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在打造创业谷时,他一直在问自己三个问题:创业者怎样愿意来?创业者在这里能否更容易成功?创业谷能否整合更多资源?
创业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三个问题。首先是以高校为中心,促成前述五个元素的全面互动。如同郑灵浪的经历,大学生创业者在这里能从零开始,得到各个层次各方面的指导和资源帮助,知识、团队、人脉、资金等等都可以从这里获取。
以资金帮助方面为例,同济创业谷的理念是,学校应该关心自己的学生和校友,一定要做到在他们创业最初期最需要资助的时候,及时“雪中送炭”。创业谷利用社会捐赠,打造“四级基金”支持体系,帮助师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具体而言,每年为超过200个校内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每个团队5000元的梦想起航资金;在项目发展期提供2万到5万的“助力资金”鼓励项目进行市场试水;为获得天使投资的项目提供30万以内的“跟投股权激励资金”,吸引天使资金关注校内创新创业项目;整合100家投资机构形成“天使对接会”平台,帮助师生创新创业项目起飞。
在物理空间上,创业谷不局限于上海杨浦和嘉定两个校区,还与虹口区政府合作建立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主题馆,与各院系合作建立相关专业专题馆,实现“一谷多馆”,服务不同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成长。同济创业谷还在上海之外实现了落地,在成都建立了同济创业谷西部基地,分别在龙泉驿区和天府新区建立众创空间;与大连、深圳等地方政府也在开展合作建立创业谷校外基地。利用这些校外基地的优势,校内创业谷与校外园区形成良性互动互补。
创业谷助力学生、校友创业的作用是明显的。运行3年以来,创业谷共吸引全校28个院系760个项目进行申报,通过评审考核先后签约入驻项目团队266个,1000余名学生成为“创业谷会员”;60个项目团队通过创业谷的培育进入实体运营,吸引社会投资总计超过4800万元,吸引社会捐赠资金近1亿元。
刘润说:同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提出之前,就预见到创新创业在青年工作中的重要性,开始建设创业谷。在“双创”成为热潮后,又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和顶层设计。2015年起,同济大学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教务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相关院系、社会企业家等不同群体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以整合校内外课程、实践资源,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发展纲要、规章制度。
同时,同济大学还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作为实体机构,承担具体工作。推进“四学一量”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学时、学分、学程、学位”以及“教师工作量”结合起来。例如,目前同济所有层级的学生,都必须完成创新创业指定课程的学分,方可毕业。在2017年,同济的工商管理专业即将开设创新创业方向,对高考考生和本校其他专业学生开放招生,将采取模块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还将探索国际化的办学方式。
同济的目标,是实现“100%学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10%学生完成创新创业学程,1%学生创办优质的创业企业”。这是高校在推动大学生创业中的有力尝试。
创业更重要的是育人
2015年两会期间,新东方创始人、同时也是大学生创业导师和天使投资人的俞敏洪曾对媒体表示:他接触了许多大学生创业项目,“坦率地说,95%是没有创新的。”他一方面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模仿拷贝在商业上来说并不是坏事;另一方面,他还是强调,国家应该更多鼓励真正的创新企业、创新项目。
不少高校也在推进学生创业时强调,大学生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创新”。
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部长徐速表示,就他在工作中的亲身接触而言,在上海范围内,这几年大学生投身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创业氛围的浓厚增长,较之以前是很明显的。共青团系统一直是推进青年和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力量。由团中央等单位主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以及从2014年开始的“创青春”全国青年和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已经成为创业方面的品牌,吸引了大量高校学子投身创业之旅。他举例说,现在大家熟知的“饿了么”,就是2014年“创青春”大赛的全国金奖项目。
然而,也不能迷信比赛的成果。徐速说,实践多次证明,并不是得奖的团队或者项目就一定能在后续的市场考验中得到认可,提倡大学生创业,应该回归教育的本源。社会各界应该通过创业竞赛的举办、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创业氛围的营造等等工作,让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创业能力和素养。这样,就算以后这些大学生不去创业,但他们同样具备了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竞争力,依然是社会的可用之才。
在他看来,大学生创业群体由于能力和经验的限制,需要经历磨练、拓展之后才会达到更高水平,一开始就敢于和能抓住“风口”的,永远是少数。他同时认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首先完成大学学业,人的思想境界和眼界才能更高,资源的积累也会更丰富。对于休学创业,俞敏洪也发表过类似观点:原则上不反对不鼓励。“对于那些真的有创业热情,并且有创业机会的大学生,如果不让他休学创业,对他是一种伤害。但是也不能过多鼓励,因为有些可能根本还没有做好创业准备,或者没有资本的,故意休学,但其实并不是去创业。所以还是要采取理性的态度。”
“大学生充满活力和激情,但也要多理性思考,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不要只把创业当作一个秀场。”徐速说。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