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 十大霸气瞬间
撰稿|王泠一(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近四十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和平与发展,是这个世界的主流。近年,当国际社会的主流受到干扰时,中国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位置捍卫主流。
2016年的中国,捍卫了主流、赢得了世界!
杭州 精彩的G20峰会主场外交
2016年9月5日,备受世界瞩目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落下帷幕。这是中国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持续介入G20治理结构的延续并首次主办峰会。此次杭州峰会可谓高朋满座,除了二十国集团成员领导人外,还有8个嘉宾国领导人、7个国际组织负责人,这么多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的到来,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搭建了中心平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杭州峰会“时间表”更是排得满满当当,一个会见接着一个会见,在密集的会见、交流和世界主流媒体的积极传播中,中国开展了一次卓有成效的主场外交。
杭州峰会的主题“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及其共识显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G20这个团体中,正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谋求稳定和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与发展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通过独有的“中国智慧”,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
全球气候协定 卓越的全球领导力
2016年11月中旬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作为《巴黎协定》的倡导者、维护者和实施者,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中国提出的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巴黎协定》是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从批准到生效,历时不到一年,显示出各国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中国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批准、生效的整个过程中做出了关键性重要贡献。
在《巴黎协定》签署前,中国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保持沟通,又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谈判集团密切协调,保持发展中国家间的内部团结与合作,为推动协定签署发挥关键作用。在《巴黎协定》生效进程中,中美两国领导人在杭州G20峰会开幕前一天向潘基文交存了《巴黎协定》批准文书。
潘基文指出,随着中国和美国迈出这历史性的一步,批准协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到全球总排放量的39%,距协定生效门槛的55%又近了一步。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行动有力地推进协定生效进程,也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积极信号,彰显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对此潘基文认为全球一致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曾看起来“毫无可能”,但“现在这种合作已变得势不可挡”。
古特雷斯 候任秘书长首选访华
20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45周年。
11月29日,候任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结束对中国两天的访问行程。在11月28日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后,古特雷斯对媒体盛赞当今国际事务中的中国作用,并表示期待中国在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古特雷斯表示:当今世界充满了多种多样的新旧冲突,亟需通过改善多边治理机制化解这些挑战,中国一直是这一机制的坚定支柱国家,这就使得联合国与中国之间的合作愈加必要。
伊朗 后伊核时代的友善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强调“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通融”,并坚持不懈地推动伊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与谈判进程。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纠缠12年的伊核问题终获阶段性解决。这也被国际社会普遍评价为“中国方案的胜利和最佳成果”。
2016年1月,西方对于伊朗的部分制裁得到解除;但西方并不真正愿意伊朗得到充分宽松的发展环境。不过,国际社会和伊朗智库都认为——不管华盛顿围绕对伊制裁作出何种决定,都不会给伊朗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因为,对华贸易的扩大和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项目,已经使伊朗对西方的施压变得不那么敏感。
和谈 叙利亚内战引导降温
2011年初持续至今的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之间的冲突,造成了人道主义灾难和500多万难民。中国主张通过和谈解决叙利亚问题,并反对强行用武力推翻一国合法政权。2016年初,北京接待了叙利亚反对派代表团,就和谈问题进行了规劝,为叙利亚内战的降温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后,叙利亚全国境内大面积的武装冲突基本结束。在中方的努力下,2016年12月19日,安理会通过了法国起草的第2328号决议。
对话 朝鲜核试问题收放自如
2016年,朝鲜为追求所谓核大国地位和充分的核威慑力,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中国方面的一再劝告,发动两次核试验。除年初进行了号称“首次氢弹”试验外,于9月再次进行核试。
中方坚持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朝核问题,最终必须通过对话寻求平衡解决半岛相关各方安全关切、寻求半岛长治久安之策。所以,中国一方面也参加了联合国涉朝框架下的必要制裁,同时再次强烈敦促各方着眼大局,谨言慎行,避免进一步相互刺激。
战略 定力南海戏剧性转变
2016年7月12日,应菲律宾原政府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公布所谓的“最终裁决”。对于这一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仲裁”,中方曾经多次声明,不接受和不承认所谓仲裁庭管辖和裁决。
杜特尔特担任新一届国家总统之后,菲律宾外交迅速出现了重大调整。应习近平主席的邀请,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于10月18日至21日对中国展开了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这是自2011年以来菲律宾总统对中国的首次国事访问。
警告 坚决反制萨德入韩
2016年下半年,韩国领导人决议部署“萨德”,直接危害中国以及俄罗斯的战略腹地。“萨德”作为美国在东北亚地区钉下的一个楔子,不但将固化半岛分裂和新冷战格局,还让中韩关系面临重大危机。从韩国国内来看,2016年之初以来执政党及其政权的危机就接踵而至。同时,韩国国内政坛也出现了反“萨德”入韩的声音和力量。
金砖机制 期待厦门新蓝图
2016年10月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果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巴西总统特梅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5国领导人围绕“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决方案”主题,就金砖国家合作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达成广泛共识。2017年中国厦门将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同各成员国一道,携手努力,规划金砖国家发展新蓝图。
中国 世界经济“压舱石”
2016年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稳中求进”的说法迅速从北京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网上网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此还调高了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而中国主流智库则普遍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6.5%左右。中国在自我发展同时,也促进全球制造业升级,使无数人分享公平和福祉。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