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稳中求进 中国经济仍是最强动力

日期:2017-03-2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在平稳中发力,锐意改革,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这不仅是中国经济的需求,也是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源”的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最大的贡献。
记者|刘朝晖
 
       2016年我国的GDP增速为6.7%,但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仍处于高位。从2017年全国两会这一观察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中,目前中国经济状况如何,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实现、怎么实现,改革如何推进等问题的答案已逐渐浮出水面。中国经济这艘巨大的航船如何保持自己的航向,不仅是全国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世界各国的关心所在。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一个总基调,那就是稳中求进。在“稳”字当头的基础上,报告将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定在6.5%左右。在平稳中发力,锐意改革,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这不仅是中国经济的需求,也是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源”的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最大的贡献。
 
6.5%是一个合理目标
 
  去年6.7%的GDP增长率,戳破了那些中国经济将“硬着陆”之类的论调,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强大的发动机。3月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介绍,2016年,中国GDP总量突破了7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比上年增长了6.7%,增速又重返了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首,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用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回应了中国经济‘悲观论’;另外,作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的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33.2%。
  然而,总量和基数变大后做不到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当一个经济体成长起来后,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绝对值要比过去大很多,不可能维持“永动机”式的长期高速增长。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实际上已经对2017年的经济发展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当时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发布的报告也显示,考虑到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和明年的需求变化趋势,以及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现实,建议把2017年经济增长调控目标定在6.5%左右。《人民日报》当时也发表长篇述评,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方位”。述评表示,中国经济正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基于此,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确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这是充分考虑了国内外复杂因素后做出的合理判断,符合经济规律和客观实际,也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衔接。可以认为,6.5%左右是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底线,政府有信心实现高于这个数字的增长。同时,报告提出,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经济增速、物价和就业三项指标综合起来,6.5%左右的增速基本属于使经济运行在下限保就业、上限控物价这个合理区间内的中高速增长,且稳中求进。
  在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后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也表示:增长6.5%这个速度不低了,也很不容易。如果今年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增量比去年还要大,因为这是在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7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1万亿美元基础上的增长,而且可以带动1100万人以上的就业。这符合经济规律,也可以使注意力更多地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会低,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情况下推动全球增长的重要力量。
  那么,今年6.5%左右经济增速能否实现?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用了8个字概括: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两会部长通道”上也强调,今年1-2月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稳中向好态势。眼下中国经济虽企稳向好,但下行压力仍存。要完成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GDP同比增长6.5%左右目标,难度不小。
  不过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近日表示,实现6.5%左右增长的可能性“非常之大”。何立峰表示,中国是一个有将近14亿人口的大国,就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要解决新增工作岗位是很困难的。此外,经济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很多民生以及其他方面的短板要补,需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他认为,去年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2017年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将会创造更多的条件、更好的环境,这个目标完成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去年底的地方“两会“,也很看好今年经济形势。据《证券日报》不完全统计,有28个省份2017年GDP增长目标超6%,12个省份超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两会部长通道”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正从上半场的降速阶段,过渡到下半场的提质阶段,经济走势有望从“L”型的“一竖”过渡到“一横”。李伟说,目前国内外经济运行出现了众多新变化,积极有利的因素明显增多,经济增长大幅下滑的风险明显降低。
  但李伟也表示,“一横”走势,指的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态势相对平稳,并不排除出现短期波动;中国经济开始走入下半场提质阶段,也不意味着经济转型已经成功。“我国经济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
 
供给侧改革向纵深推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做好全盘经济工作的一把“钥匙”。 走在经济转型的大道上,站在新方位的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重点,去产能将加速出清并加码扩围。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这表明除了2016年进行的钢铁、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外,产能过剩的水泥、玻璃、电解铝、造船、建材、化工、有色等行业也将进行改革。
  新华社去年12月曾发文介绍了全国十大钢企之一湖南华菱钢铁集团的经验。半年多前还是资产负债比高达80%以上,很多生产项目订单急剧萎缩的华菱钢铁集团,得益于大刀阔斧的改革,淘汰低端产能,聚焦中高端产品和新兴用钢领域,生产经营形势明显好转。
  华菱钢铁的变化,正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缩影。去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发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成效初显、亮点频现。从2016的攻坚之年,迈向2017的深化之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在新的一年中挺向纵深。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九大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包括去产能在内的“三去一降一补”位列任务之首,报告并明确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
  在两会期间,中国两个煤炭大省——内蒙古和山西的官员分别透露,内蒙古今年将削减150万吨的煤炭产能,山西则将削减2000万吨;而钢铁大省河北今年则计划压减钢产能1562万吨,铁产能1624万吨,合计3186万吨。“这个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预期目标是一样的,这是我们的计划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争取去得更多一点。”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称,该省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略高于河北省去年增速6.8%。河北省长张庆伟亦表示,“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河北张家口、廊坊、保定三个市要退出钢铁行业,另外承德和秦皇岛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减一半。据张庆伟介绍,2012年河北全省有148家钢铁企业,到去年底已减少到104家;截至2016年底,核定的河北省粗钢产能在2.67亿吨,今年要压减到2.5亿吨。
 
振兴实体经济“降成本”
 
  “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及要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但今年明确指出“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
  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高德康做客“2017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时表示,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关键还是要看能否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振兴。“振兴实体经济,企业尤其是制造业责无旁贷。”高德康表示,企业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创新力量,是中国经济的坚强脊梁,企业兴则国家兴,企业强则国家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国外制造业回归,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企业税费负担仍然过重,总体经营成本偏高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存在。在不少国家都在以减税降费作为增强企业活力、对冲压力的语境中,中国巩固经济向好局面的最佳翘板,就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前不久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表示,尽一切努力把企业负担降下来。这也是为中国发展“蓄能”。
  在谈到如何给企业再减减负的问题时,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继续减税降费,包括降低“五险一金”比例。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今年全年将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
 
中国智造打造核心竞争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智能制造”作为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成为今年地方两会和全国两会的一大关注热点。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期多次表示,今年将是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关键一年,工信部等部门将出台一系列举措,推进战略的持续落地和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今年计划有20-30个城市入围。
  以创新带动,打造品质过得硬的中国品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实体经济的必然之路。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曾表示,只有提高品质、树立品牌,扎扎实实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把实体经济做强。高德康也表示,在国家层面,质量、创新、品牌和“工匠精神”这四个关键词的提出,明确了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攻方向,给出了实体经济振兴的着力点。
  纵观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也诞生了吉利、奇瑞、华为、中兴、联想、格力等一批质量担当企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吹响了“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的集结号,切实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和内涵式增长时代。
  如何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这是现下中国汽车品牌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亟待突破的时代课题。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曾言:他的梦想就是造好车,而做汽车必须要专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作为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引领者和中国品牌的先行者,奇瑞汽车近年来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通过持续推进技术、品质、国际化的品牌战略,成功的实现战略转型2.0阶段的新跨越,在提升体系能力的同时,带来品质与品牌的全面跃升,不断夯实与合资企业全面竞争的“内家功底”,让世人看到自主品牌不断突破的“向上的力量”。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