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处有“小粉红”
阅读提示:有关幸福指数、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分析可见,中国的年轻人对未来相当乐观,其乐观指数在全球名列前茅。
记者|姜浩峰
如果你不知道B站,也许就不了解,如今的‘95后’是有多爱国。这里是“95后”的“小粉红”扎堆的地方。
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记事开始就伴随互联网成长,“95后”的人生经历里,几乎已找不到前互联网时代的生活轨迹。在中国的一二三线城市,很难找到一位不触网的“95后”。那么,就不妨从B站开始追寻“95后”的爱国之路……
网上挥洒最真实的爱国情绪
“中国人永不为奴”“中国人永不为奴”“勿忘国恨,永不为奴”“家国需要我时,就是我参军之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在B站一段《日本侵华:不只是杀人》的视频上,短短3分26秒,竟然弹出了7338条弹幕,把屏幕刷得几乎看不到视频里到底在演什么,只听得激越的背景音乐。这段视频的播放者,正是今年1月2日宣布入驻B站的共青团中央微信号。由此,共青团中央已将自己的阵地推到了微博、微信、知乎和B站。在B站,共青团中央自称“团团”,向网友写道:“只要中国好青年在的地方,无论千山万水,团团都赶来见你。”目前“团团”在B站上有23.3万“粉丝”。
B站,是bilibili网的简称。这一创建于2009年6月26日的网站,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年轻人潮流文化娱乐社区中较为著名者。
B站董事长陈睿去年在上海作过一个题为《年轻一代的文化背景》的演讲。演讲中,陈睿动情地说道:“非常深的一个感触是这一代年轻人,90后、00后,他们非常爱国。”
《新民周刊》记者将陈睿此番话复述给一些“50后”“40后”听,得到的反应大多是“不太相信”。然而,陈睿此番判断,本身是基于大数据,比大爷、大妈们凭印象做出的判断,应该来得更准确一些。
尽管一些“70后”“80后”键盘侠还在给“95后”年轻群体贴标签——“娇气、自我、非主流、特立独行、二次元”,但“95后”已经用事实给自己贴了最大的一张标签——B站排名前十的国产动漫,许多都是打爱国牌的。B站最火的动漫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由国内军迷漫画家逆光飞行创作,如今已经有了不少新系列。而“兔”“我兔”,已经成为“95后”爱国者口头最流行的一种对祖国的称呼。至于“种花家”,则是“95后”们在网上自称“中华家”的一种特殊写法。
无论年长者是否接受将“中国龙”变成“我兔”,对于“95后”们来说,诸如“每一只兔子都有一个大国梦”、“干了这碗黄河水,来世还投种花家”等等言语,都能成为弹幕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B站的浏览数量来看,除了二次元文化,包括《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外,原本在电视台播出的《亮剑》《伪装者》《麻雀》等爱国题材剧,也拥有众多“粉丝”。
除了B站以外,“95后”扎堆出没的网络空间,要数百度贴吧。其中,“李毅吧”则是出了名的爱国者出没地。李毅本是一位足球运动员,2011年3月24日0点34分,李毅在新浪微博上正式宣布挂靴。从那以后,这位出生于1979年的蚌埠男人,逐渐变成了网红,变成了“95后”们的意见领袖。
2016年初,针对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李毅吧做了一件大事——出征Facebook。2016年1月20日,当时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纷纷在Facebook上跟帖蔡英文等人。更早之前,在2015年,蔡英文的Facebook下跟帖亦曾被灌爆。
不同于前辈“70后”“80后”甚至“85后”、“90后”,“95后”并不用那些激烈的文字去与台独分子大战。“95”后的武器是黄子韬、熊本熊、天线宝宝的表情包。
在网络上挥洒最真实的爱国热情,已经成为“95后”“小粉红”们最大的标签。
充分尊重有魅力的前辈们
在“70后”“80后”们年轻的时候,“离经叛道”似乎是这两代人的标签。到“90后”登场的时候,批评又转到了“90后”身上。
如今的“95后”,则表现得比这些前辈都要乖,他们充分尊重有魅力的前辈们。譬如已经退休的海军少将张召忠,这位“50后”如今是B站较大的网红。他以“局座召忠”之名,在微信开通公众平台,发布评论、观点,普及军事常识,亦每每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95后”们为了粉他,竟然流行起了一曲《局座之歌》。
张召忠最早是在1992年作为嘉宾参与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栏目制作,在《三十六计古今谈》《海军舰船知识》《情报与战争》等节目中担任主讲人。当年,他影响的是“60后”那一代人。如今,一方面他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在语言风格上已经非常贴近当代年轻人,另一方面他那饱满的爱国激情,受到“90后”“95后”的喜爱。年逾六旬的张召忠并不介意年轻网友的恶搞,献身B站拜年祭、尝试在B站开直播,引起了更广泛的B站和二次元用户的崇拜。
新近从国际关系学专业毕业的LKS,是B站用户,也是一位擅长制作鬼畜视频的UP主。所谓鬼畜视频,是一种以高度同步、快速重复的素材来制造视听喜感效果的视频。LKS制作的3分钟张召忠讲座鬼畜视频,在B站上收获了41.7万的点击量,1000+弹幕。LKS认为:“局座的原版采访视频就很有意思,很适合做素材,内容和用词肯定是最主要的,长相和语气也很有表现力。”
和张召忠类似,被“小粉红”们粉的,还有国家功勋试飞员徐勇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等。徐勇凌在B站设有《青年网络公开课:飞行时代的中国梦》,金灿荣则开设了《青年网络公开课:中美战略博弈的挑战与前景》等,都受到了“95后”们的关注。
巨变的时代不变的爱国心
杨舟杰,是上海师范大学2015级师范二班的团支书。出生于1996年的他告诉《新民周刊》:“我们这一代大学生,除了在课堂里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等公共基础课的教育以外,还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来感受祖国的伟大,同时展现青春的活力。”
接受记者采访时,杨舟杰正在上海师大徐汇校区学思湖畔,参加“学思琴歌 乐动心声”湖畔音乐会。古筝重奏《彩云追月》《紫竹调》《秋望》,歌剧《江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片段等节目,引来不少路人驻足欣赏。表演者是学校音乐学院的学生,都是95后。
杨舟杰说,“我觉得,真正的爱国情怀,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比如我们学校许多同学原本是‘哈韩族’,但最近萨德这么一闹,许多原本热衷韩国品牌的同学,竟然自觉不去消费,你说这是不是一种爱国心的体现呢?”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中之告诉记者:“现在的大学生,我觉得他们的特点是容易接受感性的东西,特别是煽情的事物特别能打动他们。”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经35年的资深教授,周中之认为,由于“95后”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对理性的、文字的东西的接受能力比前辈要弱。
记者在B站上听到了“95后”一代神曲《This is Our Generation》(我们这一代)。此曲由来自四川、广东、山东、新疆和浙江等地的说唱歌手联袂出演,表达青年人对祖国文化的自信与自身的人生追求,是以中文为主的一首RAP。歌中唱道:“我们代表中华现象,大家一起来见证,嘢,我们感受九天揽月,有人敢想不敢上我们却疾行千里一夜……”
“要让今天的年轻人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有多元价值和宽容精神,自信、从容、有尊严的中国人。”日前,在第四届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工作会议暨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上,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向《新民周刊》记者表示。可以说,教育研究部门甚至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注意到当下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而刚刚开始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的“95后”,则向社会交出了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起码在爱国心这一点上,尹后庆所提到的“自信、从容、有尊严”,正在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95后”身上有所体现。
无论如何,在信息时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在变、文化产品的表现方式在变,不变的则是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么一代富有爱国心的年轻人。
中国“95后”缘何更爱国
今年2月,国际教育慈善组织瓦尔基基金会(Varkey Foundation)公布了一项调查数据,约2万名来自北美、欧洲、大洋洲和东亚的20个国家15岁至21岁的年轻人接受了调查。有关幸福指数、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分析可见,中国的年轻人对未来相当乐观,其乐观指数在全球名列前茅。
5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世界变得越来越好,是受调查国家当中比例最高的。印度青年第二乐观,49%的受访者对世界前景持积极看法。
关于未来,约82%的中国受访年轻人认为气候变化是最让人感到担忧的因素。其他国家的大多数年轻人认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以及冲突和战争威胁最令人担忧。
2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中国是安居乐业之所,因为在这里“只要勤奋就能出人头地”。约93%的中国受访者还因为医药、可再生能源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而对未来充满希望。在问及是否认为你的国家适宜居住时,只有1%的中国受访人明确选择不适宜,66%认为适宜,对国家的乐观程度虽然低于加拿大、德国、印度,但显然比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乐观。在俄罗斯和巴西,只有46%的年轻人认为国家宜居,韩国这一比例甚至低至23%。
瓦尔基基金会总裁维卡斯·波塔向外界表示:“中国年轻人意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这一点令人鼓舞。这个动向无疑给人以希望。碳排放量最大国家的年轻人比谁都清楚气候危机的严重性,并将努力作出改变。”按照波塔的理解,中国的未来,在“95后”们身上可以看到更阳光的一面。
缘何中国的“95后”更爱国?
时事评论员马平对此分析:“回顾一下,上世纪90年代我小学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要考虑要不要读初中,是不是应该早点去谋生,攒钱娶媳妇。我读大学的时候,许多同龄人已经娶妻生子,一眼能看到一辈子的人生了。那时大多数人在20岁没有资格憧憬未来。现在,至少一半95后和00后对未来的期望值和当年重点大学的学生非常接近,显然算是根本性的变化。”
1981年出生、曾经做过工程师的马平认为,勤劳的中国人走上工业化道路以后,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大大上移,加上大学持续几轮扩招,使得“95后”所感受到的中国以及所期许的中国较为美好。“受教育的人在物质上需要体面的生活,精神上需要有更多的参与感。”马平在《超越冷战思维定式,延续中国经济奇迹?》一文中如此分析,道出了中国“95后”缘何爱国的原因。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