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如何看待西方的矛盾与纠结

日期:2017-05-2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一带一路实质上是一个“中国版”的全球化,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造福人类的全球性发展计划。一带一路计划的实现,将是中国成为世界引领国家的信号。中国从来没有征服他国的任何野心,但中国希望用我们的能力,成为一个输出“善”的国家。
 
  一带一路实质上是一个“中国版”的全球化,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造福人类的全球性发展计划。一带一路计划的实现,将是中国成为世界引领国家的信号。中国从来没有征服他国的任何野心,但中国希望用我们的能力,成为一个输出“善”的国家。
 
撰稿|郑若麟
 
      本来,我已经持续地研究一带一路——从一个记者的角度,而非学者的角度——多年。特别是欧洲对一带一路的反映,包括欧洲、特别是法国官方、学者和媒体上的反映。我常常说,我们要仔细倾听西方国家的官方反映,这是无疑的。但西方国家学者和媒体上反映的,却有时更真切、更直接地反映了统治着西方的大财团的私底下的看法。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官方的反映 ,是说给我们国家听的;而他们媒体的反映,则是说给他们的民众听的。这是西方总体上永远处于某种双重人格的本质所决定的。这是理解西方的一把重要的钥匙。
  本来,我是可以写一篇非常积极的有关一带一路的文章:事实上,这也并非说谎。相关的资料有很多。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也都写了非常多、非常重要的文章。我其实也写了。但看到从正面角度写一带一路的文章太多了,我不可避免地在重复着很多已经反复强调的话,因而就把自己的稿子自己枪毙了。事实上,我们的很多稿子都比不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论坛上的发言。那是一篇多年未见之上佳文章……所以,我多了一个心眼,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论一带一路。希望读者能够从我的文章中看到更多的事实,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将对世界形成“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伟大倡议。当然,我们必须清醒的一点是,事实有时并不是那么赏心悦目的……
 
“全球化”4.0版
 
  先谈积极的一面。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全球化”的4.0版,或“全球化的中国版”,中国将主导一带一路,已经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潜”共识。就是最具敌对态度的西方媒体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影响力事实上早已超越中国国界,只是西方媒体迄今为止羞于承认而已。尽管西方官方心里可能有着各种“小心思”,打着各种“小算盘”,但实际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其实是很想出席这次论坛的。G7成员国意大利“勇敢地”向北京一带一路论坛派出了总理真蒂洛尼,成为西方大国(不知派出了首相前来北京的西班牙算不算西方大国?)中唯一一个派出了政府首脑的国家。而英国则由财长、德国由经济部长出席了论坛。至于法国,由于法国总统大选刚刚结束,正在进行总统交接,政府也未组成,所以法国新总统马克龙委派与中国关系相当密切的前总理拉法兰作为他的特使前来北京,并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带来了一封亲笔信。甚至连美国和日本都在最后一刻分别派出了总统特别助理波廷杰、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经济产业省副大臣松村祥史和首相政务秘书官司今井尚哉前来北京。
  在外交领域,出席或拒绝出席一个国家的重要峰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交标志,它意味着本国对东道主召开的会议的态度。如果我们将时钟倒拨哪怕十年,我们也可以发现,当中国举办什么活动而西方国家要是想抵制的话,就根本不会出席。一次峰会是非常能够说明问题的。2006年中国倡导举办了中非论坛峰会,共有48个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2010年法国也在尼斯举办法非首脑峰会,结果出席的仅38个国家。法国主流媒体对比了两个峰会后不得不承认,在非洲大陆,中国的影响力早已远过法国。
  当然,我们必须多提一句的是,法国是非洲的前宗主国,在非洲有着一批讲法语的法国前殖民地国家。法国在这些国家里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不仅远超中国,甚至连美国也不可与之同日而语。法国能够在一周内就决定出兵马里,并打赢了一场针对马里“恐怖组织”的战争,说明法国在非洲的根是扎得非常深的。法国掌控着部分法语非洲国家的命脉,掌握他们的大量情报信息,与这些国家的上层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渗透到这些国家的内部。在马里反恐战争之后连美国军方也坦承,美国做不到。但法国的影响局限于几个法语非洲国家。从整体上而言,中国在非洲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已经超越法国。嘘,我们要轻声,因为法国对此非常敏感,我们必须关起门来自己说,千万别刺激他人……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印度才是这次一带一路论坛的一个真正的“缺席者”。印度总理莫迪显然拒绝前来北京,原因非常简单:一带一路包含了巴基斯坦,印度的“宿敌”,印度眼中地缘政治上的一个难以绕开的障碍。这从另一个角度非常明确地说明,可能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更多地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待一带一路倡议,而非一个纯经济上的发展计划。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还真是动了某些人的奶酪。
  
西方的矛盾与犹豫
 
  我们都记得自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中文版出版以来,我们的学者大多接受了“谁控制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世界”的观点。而要控制欧亚大陆,五大“棋手”(法、德、俄、中、印)和五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和伊朗)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布热津斯基语)。事实上近二十年来,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几乎就是围绕着控制五大棋手和五个支轴国家而展开的。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陆路丝绸之路所覆盖的地区,我们就可以一眼看出,两者是高度重合的。
  如果我们再看一看29位出席了北京一带一路论坛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名单,我们可以发现五大棋手中的俄、中,五大支轴国家中的土耳其均名列其中;而法、德、乌克兰、阿塞拜疆和伊朗分别派出了副总理或部长级代表,韩国则派出了前国会副议长前来中国。在“五棋”“ 五支”中只有印度拒绝出席。这究意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深思。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看一看西方主要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究竟是怎么看的。
  关注西方媒体的观察家都发现,西方纸质媒体广泛报道和评论了北京一带一路峰会,这意味着对西方的精英阶层而言,一带一路对他们有着相当重要的吸引力;至少已经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切。然而面对大众的西方电视媒体则基本上没有北京一带一路论坛的画面。也就是说,对于西方民众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几乎是不存在的。而深受西方话语影响的中亚、非洲、北美和南美也大多处于类似的处境之中。贝宁驻华大使阿多夫兰德在参加央视法语频道“一带一路大辩论”时坦承,非洲民众对一带一路基本上处于无知状态。
  出现这种状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应该看到,一带一路实质上是一个“中国版”的全球化,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造福人类的全球性发展计划。一带一路计划的实现,将是中国成为世界引领国家的信号。中国从来没有征服他国的任何野心,但中国希望用我们的能力,成为一个输出“善”的国家。这是始终以无法抑制的征服欲为主导思想的西方所无法理解的。对于西方而言,一带一路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的,即一方面冷战结束后以“自由主义”为旗号的、西方的全球化日益明确地走向失败,另一方面新一轮“民主化浪潮”也在全球各地四处碰壁,因而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都面临巨大挫折的时候,中国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这一方案一提出,就受到一些西方具有政治远见和战略头脑者的高度关注。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撰文指出,全球化正在改变模式、改变中心,正在从西方移向东方,而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就是全世界的新的希望所在。他非常明智地提出,对于法国这样的国家而言,与其站在这个不可阻挡的新的全球化对立面,不如积极地参与其中,才能使法国顺应潮流,博取利益的最大化。
  上一轮全球化中,西方内部实际上产生了重大分化。西方金融跨国资本从中获得了最大化的利润,但西方实业资本却因来自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竞争而处境日益困难。西方内部的两大利益体系出现了巨大的利益分歧。以金融跨国公司集团为一方、以军工、房地产等民族公司集团为另一方的博弈开始走向白热化。前者支持全球化而后者反对全球化。在一些国家如英、美等国,反对全球化的力量在公民投票和大选中占据了上风,而在法国大选中,则是支持全球化的力量赢得了选举。这使得西方内部两大力量的博弈进一步趋于激烈。
  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西方在对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问题上,却出现了金融跨国公司集团与实体资本财团之间某种“利益趋于一致”的迹象。对于处于历史困难时期,因上一轮在“野蛮全球化”竞争中吃了一定亏的西方发达国家实业资本集团而言,中国的这个宏大的经济发展计划对它们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工业化进程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融合,都能够为西方发达国家实业资本集团提供巨大的机遇。而本来就在全球化进程中大获其利的金融和跨国资本当然更是从一带一路倡议中看到唾手可得的成倍的利润在等着它们去汲取。因而两者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对对方的妥协。正是出于这一点,法国新当选总统马克龙派往中国的特使、前总理拉法兰声称,一带一路计划对于法国来说是一个难逢的机遇,将大大有利于法国重新启动其经济复兴。
  但与此同时,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西方内部战略家们也看到,如果他们一头栽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话,中国很有可能通过投资(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建设(中国输出的强大的产能)和交换到的市场(广大亚非洲国家)换取中国所需要的资源,将使中国不可阻挡地成为欧亚大陆的主导国家。但与此同时,如同上面所分析的那样,西方资本需要参与一带一路以寻求利润,以刺激其国内经济的复苏。这就使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呈现出不可避免的矛盾心态和做法。一方面西方官方和资本财团越来越积极地来搭中国一带一路的“顺车”,而另一方面则继续在媒体上做西方和世界舆论的工作,以试图以舆论来打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来扩大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中国的“软实力”。因而在西方媒体上,一带一路总是被介绍成单方面有利于中国、而不利于西方广大民众的一个全球化方案。
 
“其实我既爱、也不爱你”
 
  正是西方的这种欲罢还休、或欲罢不能的心态,使得他们在对待一带一路时的政策充满了矛盾和犹豫。一批西方具有全局和历史眼光的学者已经理解,美国作为西方最后的一个全球性帝国,它的时代已经翻过这一页了……这批学者都看到,中国不是一个扩张的帝国,中国从来没有征服的野心,因此他们呼吁西方与中国携手开拓新一轮的全球化进程,以发展来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但目前掌握着西方国家大权的统治集团并不甘心由中国来撰写它们的墓志铭。如果说对于西方国家官方来说还存在着某种两面性的话,对于西方媒体主导的舆论而言,则基本上对一带一路倡议是怀着“je t’aime moi non plus”(意为“其实我既爱、也不爱你”,这是一句非常矛盾的话,从语法上甚至是不通的,出自法国著名歌星甘斯布尔的一首歌,现已成为一句法国名言,专门来形容这种矛盾状态)的心态。从法国和西方媒体的报道来看这次北京一带一路论坛峰会,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这样几个迹象:
  一是尽可能缩小其影响。说实在的,这样的一个峰会,西方媒体的报道是非常不充分的,甚至可以明确地说,其报道量与事件本身的历史重要性是完全不吻合的。
  二是尽可能地从负面角度来报道。将一带一路说成单方面由中国获利的倡议,这是在西方非常普遍的说法。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某种民众的“共识”。我们如何突破这种完全不符合事实的“共识”,对于我们的有关部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是尽可能将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夸大化、突出化,以此来暗示西方民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与中国媒体的大量正面报道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对此,我们应该心中有数。好在,事实是我们的媒体报道更接近于现实和真相。这一点,历史会慢慢来为我们证实的。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回顾整个一带一路在全球的影响和反映,我们要有心理准备:路还很长,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链接: “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的“大意外”
    
波延杰   美国总统特别助理
   
  北京时间12日上午,几乎是峰会前的“最后一刻”,中美两国同时宣布,“美国也将出席‘一带一路’合作论坛” 带着美国团前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美总统特别助理、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波延杰。 
  曾经,美媒对“一带一路”非常抵触,认为是与美国“势力划分”,绝不能参与“捧场”! 如今,美国这个反对界群主,竟然也参加了峰会,而且波延杰在峰会上表示,“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美国公司有很好的长期记录,已经准备好参与‘一带一路’项目”。 波延杰宣布,美国驻华大使馆已和美国企业共同成立了“美国‘一带一路’工作小组”,作为协调中美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的合作平台。
     
二阶俊博  日本自民党干事长
   
  因为执政党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要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安倍亲自会见并亲手写信一封,请求二阶带到中国,“表达了改善日中关系的意愿”。
上个月,“一带一路”峰会消息刚发布时,日本媒体还嘲讽,“只有少数西方国家”!如今,日本不仅派代表参加,还带了“亲笔信”一封,多家日本主流媒体更是派人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道。
   目前日本还没有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但国内呼吁加入的声音越来越多。多位学者联署提议,作为历史上曾深受古代丝路文化影响的日本,应制定面向21世纪的经济战略,谋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携手,不断发展日中之间的经济互补关系,并联手拓展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朴炳锡  韩国代表团团长
   
  “中国通”、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朴炳锡率韩国新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中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韩国政府借此机会谋求包括参与中国“一带一路”项目等推动区域共同繁荣的合作方案。韩国专家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为全球经济注入新动力的重大举措,此次高峰论坛将为韩国带来更多合作机遇。
   
莫迪  印度总理
   
  印度是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唯一缺席这次论坛的国家。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主席库卡尔尼认为,“印度不参加‘一带一路’论坛的决定,受到孤立的是印度自己。因为几乎全世界都去了北京,包括对中国持严重保留态度的美国和日本。”
  印度外交官、前驻土耳其大使巴德拉库马尔撰文对莫迪政府抵制“一带一路”论坛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莫迪在对华政策上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指出,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显然已经改变了对华政策,并派出了较高规格的代表团参加北京的峰会,而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却仍然停留在奥巴马政府“亚洲支点战略”的时代,显然是过时的、短视的。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