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20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迎来黄金时代
金爵,崛起
从1993到2017,以“金爵”为标志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走到了第20届。而她也已然成为了上海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回望这20届历程,你会发现,上海国际电影节也见证了中国电影产业走出低谷、走进“黄金时代”的同步历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强盛的不仅是电影节、电影产业,还有上海的城市发展,中国的发展富强。文运牵动国运,文脉连着国脉。上海国际电影节,给了我们又一个文化自信的理由。
砥砺奋进,20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迎来黄金时代
从1993年创办,到今年,以“金爵”为标志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走到了20届。电影节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是依托着国家20年来的强盛、上海城市发展的强盛、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强盛——如果把电影节比作一条船的话,这三股强盛的力量就是水,先有水涨,再有船高。而最近的5年,更堪称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国家利好政策一个接一个出台,电影已经被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成为我们从大国向强国发展路上的一个支柱性产业。
记者|阙 政
6月17日至6月26日,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隆重举行。从1993年创办,到今年,以“金爵”为标志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走到了20届。从最开始的两年一届,到2001年起改为每年举办,2003年因非典停办,2004年恢复举办至今,也已经走到了第25个年头。
今年电影节上,一个名为“光影筑梦-SIFF20”的纪念展,从6月11日开票当天拉开帷幕,一直持续到6月的最后一天——展览分为“前言、足迹、星光、创新、梦想”五大板块,足迹区以年份为线索,汇总和提炼过往各届的精彩片段,编写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大年谱;星光区用300多幅照片组成壮观的照片墙,成为本次展览的点睛之笔;创新区通过“电影项目创投、一带一路、国际直通车、互联网电影系列活动、成龙动作电影周”五个板块,体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锐意开拓的精神;而梦想区则荟萃了上百位海内外电影人的热烈祝贺,再度通过洋洋大观的“SIFF20祝福墙”,抒发业界同仁对电影节的祝福。
展览在上海展览中心、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上海影城、上海大剧院、正大广场商业中心、地铁10号线南京东路站文化长廊及本市15家展映影院倾情举办。与此同时,时长近20分钟的纪录片《光影筑梦》也在多个平台同步播出,与今年电影节组委会为上海市民准备的6万份观影手册一起,构成电影节“光影筑梦20届”的集体记忆。
值此20届大年,《新民周刊》记者采访了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主持电影节工作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执行副主席任仲伦,听这位亲历者,回顾20届电影节走过的风风雨雨,展望它对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建立文化自信的未来。
国际瞩目、亚洲一流、中国顶尖
作为国际少有、中国唯一的A类电影节,如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它从弱小到壮大,也走过了前后25年、整整20届的风雨。在任仲伦看来,电影节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是依托着国家20年来的强盛、上海城市发展的强盛、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强盛——如果把电影节比作一条船的话,这三股强盛的力量就是水,水涨船高,才使得电影节慢慢成长到“国际瞩目、亚洲一流、中国顶尖”。
一个一流的国际电影节应该是什么模样?在任仲伦看来,如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就是最好的回答:“它有三个特点:权威性、专业性和群众性。第一是权威性。对业界来讲,电影节的核心是评奖环节,评委会的影响力、奖项的影响力,是业界最为看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刚创办的时候,评委会主席基本上都是中国电影人。当时国内有种舆论认为,中国电影节嘛,就应该由中国电影人来主持评奖。但是我们始终坚持,应该提高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化程度,从全球视野来评奖。2006年第九届电影节时,我们第一次迎来了国际电影人吕克·贝松担任评委会主席,之后的十多年,评委会主席人选越来越国际化,都具有相当的权威。”
其次,是电影节的专业化程度。“展映影片的选择,每年都有大量美国主流大片以外的国际优秀电影。由于每年能够进口到中国市场的分账大片是有指标的,不能超过34部,所以基本上能进来的都是美国大片、大IP,这样对发行商而言风险可以降到最低。但这也确实在客观上抑制了其他国家、不同类型影片的展映空间——而上海国际电影节弥补了这个不足,它成为中国这几年来展示世界电影文化的最好平台,各种类型的电影都能在电影节展映,而且,都有自己的观众。”
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总票房超过2000万,而这仅仅是9天展映时间、全市部分影院的成绩。今年,电影节开票在6月11日,但前一天晚上已经有影迷冒着倾盆大雨赶往电影节主会场上海影城排队。“我晚上7点多到了影城,看到队伍已经排到了银星假日酒店,队伍里还有一对老年夫妇,打听下来,是先来给孩子占位,排上半场,孩子再接着排下半场。这样的热情,在其他电影节是很少见的。许多影片一开票就售罄,听说还有好几部热门片被炒到了一千多元一张。这也正是电影节群众性的体现——这座城市历来就流着电影的血液,现在,电影节又成了全球明星、制片人、大公司的聚集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影人生态。这样蒸蒸日上的场面,在现有的国际大电影节上是很少见到的,这些年我到过东京、釜山、香港,都没有这样热烈的气氛,即使欧洲三大电影节,威尼斯、戛纳、柏林,也没有这样的热气腾腾——欧洲电影节已经进入发展平稳期,星光依然靓丽,但人气未必超过中国。而我们正处在黄金上升期,有人笑说:6月份的上海,一场大雨一下,马路上堵着的都是电影人。”任仲伦说。
中国电影迎来“黄金时代”
就在十多年前,上海国际电影节还远没有今日这么风光。当时媒体对电影节时有“星光黯淡”的评价。这也难怪,十年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也才16亿人民币,差不多只有2016年总票房457亿的三十分之一。
“2003年我去美国六大电影公司拜访,当时中国电影总票房更低,只有9亿。老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中国在盗版他们的电影,十个人有九个会问我同一个问题:你们的盗版问题能不能解决?政府什么态度?企业什么态度?”任仲伦回忆道,“那时候中国电影处在低谷,那时的上海电影节也是会面临种种困难。”
十多年后的今天,当任仲伦再代表电影节、代表上影集团走向国际时,对方关心的问题完全变了:“他们都在关心怎么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45000块银幕,被国际上看作一个巨大的吸引力,美国现在也就4000块银幕。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加入中国元素:场景、演员,希望中国人会感兴趣,这已经有很多先例了。而现在国际上更期待的方式是合作拍摄,作为合拍片进来,可以不受引进片额度的限制。现在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成了中国电影集中的交流平台,聚集了各国的电影人、大公司、电影协会。所以可以这么说:电影节也是和中国电影差不多同时崛起的,就是最近十年,越来越好。”
从9亿到457亿,从不到2000块银幕到45000块,从每年七八十部电影产量到每年七八百部,从每年7500万到每年13亿人次的观众……中国电影从低谷到高峰,既离不开行业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在任仲伦看来,中国电影的复苏,与电影体制改革密切相关。1993年,计划经济下胶片拷贝“统购统销”的模式被打破,电影不再以拷贝销售数量计算盈利,而是开始与票房挂钩,形成了市场化的激烈竞争。“原来电影是专营的,能拍电影的也就四大国有企业:北影、上影、八一、长影,再加上地方上的十几家电影公司。这之后,电影逐渐产业化,专营慢慢放开,不止民营企业,社会任何资本、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可以申请拍摄电影,等于是向全社会开放了。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活力,这可以说是电影产业第一次与资本对接。虽然难免会有一些先行者最终牺牲在沙滩上,但也崛起了一批做大做强的电影企业。”
而最近的5年,更堪称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国家利好政策一个接一个出台,电影已经被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成为我们从大国向强国发展路上的一个支柱性产业。
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美,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被称为“中美电影新政”。2014年,国家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精神,随之,上海市委宣传部等9家单位也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设立了“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2015年11月,又进一步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扶持奖励的范围几乎涵盖了电影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对98个项目资助或奖励的总金额近2亿元,其中对于电影创作的直接扶持就有近1个亿。
“从剧本创意到重点项目的扶持,评选精品、优品奖,客观上来说对企业发展大有好处。”任仲伦表示,“不仅如此,上海还提出了电影重大产业的布局: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温哥华电影学院、支持以上影为代表的产业高地建设……这里面既有针对产业、产品的常态化政策,又有对阶段性重大项目的支持,而且越来越完备,越来越具象,越来越精准。这些政策如今已经初见成效,比如温哥华电影学院的第一批毕业生,已经有62%进入了上影集团、立鼎影业、米粒影业等上海的大中型影视类企业,30%还在环上大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为上海影视产业直接补充了新生力量。又比如,2016年上海的电影总票房首次超过了北京。未来三五年,我相信这些利好政策带来的成效还会更加显著。”
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国家已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战略层面,而中国电影产业也将在更加法治化的环境中迎来新的机遇。
全球发行能力:大制片厂的核心竞争力
去年8月17日,任仲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铜锣。如今,将近一年过去,“上海电影”在证券市场上的市值虽然处于中等,但股价和市盈率却始终名列前茅,而这正是体现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的地方。
“上市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完成了新一轮的发展。”任仲伦表示,“过去上影以实业为主,现在它把实业和资本经营结合起来了,这是很重要的变化,对上影来讲是‘双翼齐飞’。”
据悉,上影还将继续完成其他主营业务的资本化,而就在今年,还将推出一个50亿左右的基金,助推上影的股权改革、片场建设和重点影片投资。“我们希望借助基金杠杆,完成新的飞跃,保证未来三五年的战略目标可以顺利实现。”
上影集团一直是一家与海外合作非常全面的公司。“2003年我们就和华纳兄弟合作了第一家合资影院‘永华’,之后又有和韩国CGV合作的多家影城;2007年和环球合拍《木乃伊3》;2009年和全球最大的影视技术公司Technicolor(特艺)合作了‘上影特艺影视技术有限公司’;IMAX也是我们最早引进的。”最近,上影刚刚签订了与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的派拉蒙3年双向合作,“3 年里派拉蒙所有的影片,上影都参与投资,也参与分成。从前大都是单片合作,而这次是全片单。这样的合作,对于我们上影影片未来的投资、海外发行也将非常有帮助。与此同时,我们还将通过这样的合作,为中国培养第一批具有国际经验的制片人。”
从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导演、编剧、制片、演员等电影产业不可或缺的人才,就像是车间里流水线上的员工,没有生存压力,相对封闭式运行,除了几大国有电影企业“包养”的人才,社会上几乎找不到配套力量。但现在一切都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大制片厂的运行模式已经被打破,你看即使是曾经旗下拥有很多导演、明星的民营企业,现在也差不多都单飞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去了。当电影产业走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就会形成庞大的产业链——社会分工和配合变得更为重要。比如好莱坞大公司就没有自己的导演、演员、编剧、摄影师,导演只向导演工会报到,编剧只向编剧工会报到,他们本身都是独立的,接受电影项目的双向市场选择——电影的制作因此变成巨大的社会分工和配置,这是全世界的产业趋势。而中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变化的过程中。未来,制片厂的两大竞争优势应该是:第一,制片的决策和管理,找项目,决定投资方向,并由此制作出更多优秀影片;第二,全球发行能力,这才是大制片厂的核心竞争力。”
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国电影成长、成熟、成功
文运牵动国运,文脉连着国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前不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发,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近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撰文指出:“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科技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升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延续中华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并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对中国电影而言,目前已经震撼到国际的,是它连续十年保持的30%以上复合增长,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48.5%,这样的发展速度,足以让全球惊讶。
但和“产业”相比,中国电影本身的力量,或者说它的“产品”,却还没有能和产业发展匹配。“产品走得要比产业慢一步。”任仲伦认为,“这些年来国际上在产业层面的联盟是越来越多,但老外还没有觉得中国电影本身已经对他们构成威胁。如果要打造文化强国,最强的竞争力应该是中国电影自身,这不是市场、产业能够替代的。”
最近,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市场豪取12亿票房,深深震撼了中国电影人。“这对于中国电影是个很有力的启示。”任仲伦说,“前几年,大家都相信大数据的分析,说我们中国的电影观众都是17-23岁的年轻人,他们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不愿意思考,只要娱乐。《泰囧》等影片在市场上的成功似乎也证明了中国观众只要无厘头的娱乐。业界分析来分析去,最终结论是我们要生产娱乐产品,为观众服务,于是有了一大堆迎合市场的电影。可就在我们一窝蜂往那儿赶的路上,《摔跤吧!爸爸》横空出世——实际上它让我们看到,真正表现人情人性的电影,只要能打动观众,依然有好的票房。我们其实也有这样的题材,但是大家都觉得老套,不相信有人看,不相信会打动人,即使有人去拍了,院线经理也不排片,觉得市场不会认可。《摔跤吧!爸爸》它的整个叙述都是很传统的,但是也很认真,它的出现证明了我们前两年的大数据虽然有合理性但也不是全部,教会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
在任仲伦看来,中国电影产业目前的状态,似乎全世界都未曾发生过。“浮躁、喧嚣、躁动,很多名词被发明:粉丝经济啦,小鲜肉啦,大IP啦……我把它称为‘资本高烧期的盲目’,大家都很亢奋,头晕晕的。这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会冷静下来的——从内容制作上,我们绝对有理由以中国为主,有民族文化的自信。我始终坚持,内容创作上坚持中国主导。与此同时,在制作的管理、技术和经营上,应该打开视野,学习美国,特别是好莱坞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把中国内容和国际技术结合起来,让中国电影成长、成熟、成功。”
最近,上影集团正在积极筹备“创世神话”项目中的重量级电影创作《禹神治水》。任仲伦与美国制片人讨论了这部影片,对方的反应是:这是一部灾难片。“从前我们只知道这是一个大禹治水‘三顾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实际上,深入了解下来,你会发现这里至少可以分为三个世界:舜为神界,鲧禹父子是半神半人,还有兽界。舜让鲧去治水,鲧偷了一块息壤,可以日长夜大,堵住洪水。可水是堵住了,舜却不高兴了,想要杀了鲧,让他的儿子继续治水。大禹顶着杀父之仇,在充满人性的纠结之下,最终通过治水统一九州,结束了中国的远古时代,进入氏族社会,文明就此开始。这恰恰造成了我们和西方海洋文明的不同——水治好了,农田出现,农耕民族的特性就是缺乏冒险精神、相信苦干,他们组织成一个个集体,尊重自己的首领,遇到危险抱团应对,慢慢地开始分封建制……所以大禹治水的故事里其实是有很多中国民族文化的基因在里面的。”
任仲伦打算花费3年时间去打造这样一部史诗级的奇幻灾难片:“它的精神内核是体现中华民族的原始智慧和创造力,而影像技术则要体现当代最高的实力和魅力。它要有完整的世界观设计,中国独特风格的造型设计。等到建国70周年时推出,同时展现中华民族的创世智慧传奇和当代影像技术的实力。”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