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医 每一天都在践行“军民融合”
阅读提示:在这样的军队医院里,“军民融合”是医务人员每一天的工作,是城市灾害发生时冲在第一线的责任,是特殊公共卫生事件中投入防治和救治的核心力量。在军队医院里,医生与病人既是军民情也是医患情。
记者|黄 祺 撰稿|方梅兰
中国军人制服的色彩,按军种有不同的颜色。在这些着不同颜色制服的中国军人中,有一种军人,他们还有一件“特殊制服”——白大褂,这就是军医。在中国的医疗系统中,也有一种特殊的医疗机构:军队医院。
军队医院的主要职责是为军人和战争提供医疗保障,但很多身处城市的军队医院,在为部队提供医疗服务之余,也向当地普通患者开放,为驻地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在这样的军队医院里,“军民融合”是医务人员每一天的工作,是城市灾害发生时冲在第一线的责任,是特殊公共卫生事件中投入防治和救治的核心力量。在军队医院里,医生与病人既是军民情也是医患情。
重大伤亡事件中,总有军医的身影
上海南北高架路,车流日夜奔腾。汽车行驶到高架人民广场以北不过一公里,一幢灰色大厦就会映入眼帘,高楼与道路的簇拥之中的,就是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今年6月30日,长征医院的军医们随着海军军医大学成立组建,也换上了海军军装——浪花白。但作为军医,他们始终秉承着既为患者救死扶伤,又担负着为军队、为战争时刻准备的神圣责任。
长征医院身居上海最繁华的位置,自然也承担起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各类重大伤亡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治重任。由于在骨创伤、脑创伤、胸腹创伤、急救等学科上明显的优势,以及军队医院特有的组织纪律性,长征医院在多次救治重任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4年的最后一天,外滩发生拥挤踩踏事件,距离外滩约3公里的长征医院,成为主要救治危重伤员的医院之一。这一夜的“战斗”,长征医院郑兴东院长记忆深刻,接到大批伤员即将到院的信息,刚刚完成巡查病房的郑兴东院长,立即下达启动医院应急预案的指令。
这原本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跨年夜,长征医院急诊科护士孙蕾刚给护士朱虹送去一块巧克力,互道“新年快乐”,预检台的电话铃声就骤然响起,电话那端一个急切的声音通知她:马上会有大批拥挤踩踏伤的重伤员送至医院,请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尽管有着丰富的急救经验,但当28名重伤员在1个小时内被陆续送至医院时,伤者的伤情还是超过了医生们的预料。这次事件中,伤亡者均是20岁左右到外滩参加跨年的年轻人,面对如此鲜活的生命,医护人员尽了一切的努力,即便是已经没有呼吸心跳的伤者,长征医院的医务人员也进行了系统规范的处置。
凌晨时分,成批到达医院的危重伤员一度给长征医院的抢救带来巨大压力,但医院完备的应急预案、平常的应急训练和在重大灾害事故抢救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得各项抢救工作迅速转入有序状态。有序的抢救为伤者生命赢得了时间,而在挤压伤的抢救中,时间就意味着生与死,关系着伤者的康复,以及将来的生活质量。
与时间赛跑,抢救患者生命首先需要的是医生,平时长征医院医护人员采取三线排班制度:一线医生是当班医生;二线医生尽管可以休息,但必须吃住在医院;三线医生可以在家中休息,但接到指令后必须在半小时内赶到医院。另外,下一班准备接班的护士均被要求住宿在医院旁边的宿舍楼内。因此,医院可以最快速度调动医务人员增援重大事件的危重伤员紧急抢救。
随着各科室专家增援到位,医院备用的仪器设备紧急调配到抢救室,平时备用的抢救室B区立刻启用,专门开辟紧急通道用于批量伤员抢救。至此,包括急救科、胸外科、骨科、脑外科等30多名主任专家教授在内的百余名医务人员全力投入到伤员抢救中,医院从人员到设备、场地、药品等抢救资源都在最短的时间就绪,抢救现场变得井然有序。
事后,长征医院院长郑兴东总结说:“医院完备的应急预案、日常的应急训练以及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在拥挤踩踏事件抢救这样的关键时刻得以体现,作为收治事件伤员数量最多、伤情最重的医院,我们的医务人员经历了现实考验,出色完成了这次抢救任务。”
无论是温州动车事故、11.15大火、外滩拥挤踩踏等重大伤亡突发事件,还是亚信峰会、世博安保等重大保障任务,长征医院都投入了最好的医疗资源,为挽救和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作出了最大的努力。11.15大火中伤情最重的两名伤员,也是在长征医院接受救治的,最重的伤员在医院住院长达1年时间,最终出院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郑兴东院长告诉记者,作为驻守在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家三甲军队医院,就应该努力实现“看基层医院看不了的病,救地方医院救不了的伤”。医院探索建立的院前急救、院内抢救、ICU综合救治和康复一体化,以及相关学科一站式服务的急救体系,已经被国内100多家医院采用,为《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的颁布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温暖的血透室,浓浓的医患情
1900年诞生的长征医院,见证了上海的变迁,也见证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深情。作为上海这座繁华都市中的医疗机构,长征医院在“姓军为战,姓军为兵”之余,坚持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也受到万千患者的赞誉。作为军队医院,长征医院不仅提供的医疗服务有自己的特色,医院文化也与地方医院有一些不同,在这里,“奉献”与“牺牲”并不是口号,而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担当和职责。
2015年,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护理组荣获集体一等功,血透中心里发生感人至深的医患之情通过媒体报道,被更多的人知晓。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在会见由海军军医大学校长孙颖浩率领的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护理组先进事迹报告团时,高度赞扬了血透中心护理组。韩正说: “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护理组30多年来默默奉献,事迹十分感人,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你们用自己的行动,生动阐释了‘一切为了谁’的真谛,你们是长征医院的骄傲,是军队的骄傲,是上海的骄傲,值得全社会学习和弘扬 。”
血透护理组多年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奉行救死扶伤、服务军民的崇高使命,以超负荷、高质量服务创造出血透患者5年存活率77.3%,10年存活率40.5%,存活最长时间28年的奇迹。
我国有1.2亿肾病患者,这些患者中每年要新发13万例尿毒症患者,其中80%需要终身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是上海乃至全国尿毒症患者的一个重要治疗平台,上海平均每15名尿毒症患者中至少有一人是在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接受治疗。
尿毒症患者一周做三次透析,每次时间不少于4小时,他们和血透中心护士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人。护理组平均年龄只有26岁,一个班次要管理六七张病床,一刻不停地观病情、查体征、读数据、记参数,行走路程相当于从人民广场到莘庄。尿毒症患者活着不容易,情绪难免暴躁或者低落,而这些年轻的护士,需要在患者最艰难的时候给他们鼓励。血透病房还经常有年老体弱甚至瘫痪的患者,考验着护理人员的技术和耐心。
有一位52岁的患者,曾接到过25张病危通知书,因为之前血透经历太痛苦,1995年转到长征医院时坚决不做血透,治疗组根据她的身体情况精心设计了透析方案,让他坚持了下来。有一年,患者做了骨科手术后,透析成了难事,让她意外的是,护士们上门,帮助她去医院透析。现在,这位患者喜欢跳广场舞,可以正常生活。为了回报医务人员如亲人般的照顾,她签署了遗体捐献承诺书。
另一位只有30多岁的年轻血透患者,到日本旅游时到当地医院做血透。日本护士看到她手臂上几千个平整、规则的针孔,深深地佩服中国血透护士的精湛技术。这位已经在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接受了十多年血透的患者,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到医院接受血透,很多人难以相信她居然身患重病。
血透中心有100台血液透析机,但这样的规模还是无法满足透析患者的需求。2009年,为了解决床位紧张的问题,血透中心在无法扩容的情况下,在全国率先开始夜间透析,是全国唯一一个排四班、开夜间长时间透析的中心,每天在这里接受血透的患者达300多人,至今为16余万人次的患者提供了透析服务。一位患者描述说:“护士们工作起来就像前线战士打仗一样,必须全身心地紧张动员起来,没有热烈而镇定的情绪和紧张有序的工作作风,是不可能完成得那么准确、准时的。”
海军军医大学校长孙颖浩院士评价:“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护理组的护士们一天四班倒,多年如一日为患者忙碌,他们技术精湛,对患者关爱、细致、体贴。这代表了我们军医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在社会上树立起军医的良好形象,捍卫了军医的荣誉。”
军地携手创新,助力医疗发展
实现分级诊疗和医疗资源的均衡,是国家目前正在推进的医改目标,军队医院同样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利用自有资源从不同的角度为医疗资源的均衡化而努力。
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是上海一家二级医院,十多年前,医院由于医疗特色不明显,面临着生存危机。郑兴东院长介绍说,2003年起,原闸北区中心医院(现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由上海长征医院委托管理,2011年7月,长征医院与原闸北区正式开展军民融合式建设闸北中心医院,长征医院先后派遣了医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药事管理等专家以及12位学科带头人帮扶闸北中心医院优化管理模式、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几年以后,这家医院扭转了逐年萎缩的颓势,医院管理走向科学规范,学科建设布局合理,医疗特色优势明显,员工福利收入也明显改善。
骨科、神经外科、肾内科、急救科、血液科、皮肤科等,都是长征医院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医院将这些深受患者欢迎的医疗资源,输送到闸北区中心医院,学科带头人不仅在闸北区中心医院为患者提供治疗,也培养了医院医生,帮助科室成长,提升了整个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如今,通过长征医院长达14年的帮建,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已面目一新,无论是临床业务量还是管理的规范、科研的发展,都进入了快车道。
现代医学在最近的二十年里突飞猛进,科研是三甲医院的责任,也是医改对大型公立医院的要求。院长郑兴东认为,抢占“新医疗革命”制高点,是长征医院发展面临的紧迫而严肃的重大课题,必须鼓足向一流迈进的勇气,建设军事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
今年5月19日,由上海长征医院与原能细胞科技集团军民共建的“长征—原能细胞临床研究中心”在上海长征医院正式启动。这个中心拥有国内第一家全自动深低温细胞存储中心,可实现活体细胞程序降温、存储、复苏、使用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由于整个流程均处于精准控制的深低温环境,从而保证细胞可以高质量长期存活,确保在使用时细胞活性完好如初。
依托这一先进的细胞存储中心,长征医院生殖中心建立了我国首家“生育力保存中心”,这个中心可以储存女性生育力——卵巢组织冷冻及卵子冷冻。免疫细胞的存储,则是深低温储存技术可以实现的另一个重要的领域。长征医院肿瘤科近几年开展了免疫细胞存储在肿瘤高危人群中的应用研究,这个项目以肿瘤高危人群为对象,在健康状态下提取免疫细胞并存储,目标是通过向难治性肿瘤患者回输免疫细胞,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此外,细胞深低温存储技术还能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长征医院自2016年率先开展上海首例胰岛细胞移植以来,现已成功实施10例,均完全实现胰岛素脱离。但是,由于胰岛细胞供体紧缺,以及有能力开展胰岛移植单位较少,常出现患者等不到合适胰腺供体,或供体找不到适合接受移植患者的苦恼。因此,长征医院开始依托深低温储存技术,研发胰岛细胞的低温冻存和复苏,构建胰岛细胞库。
院长郑兴东告诉记者,这种军民融合式的科研创新,发挥了两者的优势,将会大大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并最终让病人受益。
链接:当年医生为军,今天军医为民
长征医院的前身,是1900年由德国宝隆博士创办的宝隆医院,1930年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附属医院”。1951年更名为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医院。
1955年10月,由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签署命令,成立了“上海急症外科医院”;1958年9月,列编为“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966年9月,经上海市批准对外称“上海长征医院”。
说起来,这家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医院,与军队有着不解之缘。根据史料记载,1949年5月27日,全院职工与上海市人民一起欢庆解放,医院派出屠开元教授带领医师到九兵团20军医院协医治伤员,并在同孚路(原德国医学院旧址)开设解放军伤员病房。
1949年8月,根据华东卫生部要求,医院派出医生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感染血吸虫病的情况,后来组建了中美医院血防中队,这个中队历时三个月,检查9000多人,治疗4000多人。
抗美援朝运动期间,上海医务界成立上海志愿医疗手术队支援前线,医院113人组成抗美援朝第一手术大队,1951年2月到达长春军医大学,每天从鸭绿江边收治伤病员,同时以医带教,帮助长春军医大学培养医学人才,并建立骨库解决了战伤修复植骨难题。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